三山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我的幸福一定會敲門,重回七七,開局跟女知青回城,三山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生活枯燥的農村,一本好書,足以讓人興奮。

  陳江自詡為文學青年,雖然每個月的工分剛夠填飽肚子,但是每每有機會,他都會去買新書。

  這一次他趁著元旦去了趟親戚家,回來的時候,正好看到了新華書店裡剛剛擺出來的新的一期《燕京文藝》。

  一本兩毛五,等於吃一大碗肉絲麵的錢。

  在村裡,陳江一天的工分,算下來也就是兩毛錢。

  但是,他還是毫不猶豫的將這本《燕京文藝》買了下來。陳江覺得,他雖然在物質上是貧窮的,但他的精神世界比其他人都要富足。

  他一路回來,並沒有來得及仔細看裡麵的內容。

  但是他對於開篇的第一個作品《當幸福來敲門》,卻是無比的喜歡。

  這種喜歡,不隻是作品的名字,更是一種寓意。

  新的一年,幸福一定會敲他陳江的門!

  以往,隻要他買了新書,整個知青點都會沸騰。

  幾乎所有的同伴,都會興奮的一擁而上,然後爭相觀看。

  甚至有時候,發現了好的作品,還會有人專門誦讀。

  但是現在,所有人的反應,都無比的冷淡。

  “孫福安,大家這是怎麼了?”陳江一邊將車子停好,一邊朝著站在一邊的孫福安問道。

  孫福安二十四五歲,個頭不高,戴一副眼鏡,很斯文的樣子。

  他和陳江關係不錯,此時聽到陳江的問題,沉吟了一下,這才道:“程旭遠回來了。”

  “你說啥?”寒風呼嘯,陳江的心都有點冷。

  孫福安道:“程旭遠從京裡回來了,我們三個剛剛去看了。”

  陳江愣了一下,他雖然知道,程旭遠應該會回來,但是此刻,聽到程旭遠的消息,他還是愣了一下。

  那個他從前看不起,覺得他配不上沈瑜墨的家夥回來了!

  他……他不但借助沈瑜墨回城的機會,以家屬隨遷進了燕京。

  最可惡的是,他竟然考上了燕京大學。

  他回來了!

  一時間,剛才滿腦子的興奮,此時已經消失的乾乾淨淨。

  他一握手中的書,朝著自己的房屋走去。

  屋裡壘著土炕,雖然四麵漏風,但是土炕依舊讓屋裡的溫度比外麵高了七八度。

  而一些沒有事情的知青,更是躺在土炕上,或者看書,或者閉目養神。

  陳江脫掉鞋,直接上了床。

  他躺在床上,腦子裡全都是程旭遠回來的事情。

  他回來了!

  這個娶了沈瑜墨的家夥,現在衣錦還鄉了。

  如果他隻是靠著沈瑜墨衣錦還鄉,陳江的心中雖然很不舒服,卻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是,他卻是以昌豐縣考分第一名,考入燕京大學的身份回來的。

  這讓陳江有些接受不了!

  羨慕嗎?

  嫉妒嗎?

  他現在覺得最痛苦的莫過於自己的自尊心所遭受的傷害!

  胡亂思索之間,他就拿出了自己剛剛購買的《燕京文藝》。

  看著排在第一篇的《當幸福來敲門》,他臉上的神色不斷的變幻著。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突然忍不住大聲的朗誦了起來:“當幸福來敲門,你會發現,所有的努力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當你認為最困難的時候,其實就是伱最接近成功的時候。”

  “有了目標就要全力以赴……”

  陳江的朗誦,讓同樣躺在床上的孫福安一下子興奮了起來。

  他忍不住朝著陳江道:“陳江,你朗誦的是什麼,說得真好。”

  陳江揮了揮手道:“我朗誦的是《當幸福來敲門》的句子,寫的非常好。”

  “我覺得,不少句子,都是寫給我的。”

  看著陳江揚起的書,孫福安道:“《當幸福來敲門》你看完了嗎?看完了讓我看看。”

  “也讓我看看!”

  “我也要看,光聽這幾句話,我都覺得自己的心振奮了一下。”

  看著滿臉熱切的幾個同伴,陳江的心不由得生出了一絲滿足。

  他沉聲的道:“我是看完了,可是給你們一個個的看,還是有點慢,這樣吧,我讀給大家聽。”

  “這個故事真的很好。”

  說話間,他也不等同伴們答應,就大聲的念道:“當幸福來敲門,作者徐淩雲。”

  “他是一個被富人遺棄的兒子……”

  不得不說,陳江的誦讀抑揚頓挫,擲地有聲,非常有感染性。

  在這誦讀中,孫福安等人,都慢慢的沉醉在故事中。

  不隻是住在這個房間中的孫福安等人,其他房間的知青,在聽到陳江的誦讀之後,一個個也都聚集了過來。

  他們坐在土炕沿上,或者直接蹲在地上,靜靜的聽著。

  如果說,程旭遠考上燕京大學就像在他們的青春激流打起的一個浪頭,那麼現在,這個浪頭在每一個人的內心裡漸漸平伏了!

  天氣雖冷,但是他們的心,此時一個個卻是火熱。

  徐淩雲,一個遭受了困苦,卻永遠堅信幸福一定會到來的形象,像一道光,照亮了他們抑鬱的心頭。

  這些年輕而又困苦的人,就覺得一股巨大的暖流在自己的胸膛裡洶湧澎湃,好像他們自個兒就是徐淩雲,好像幸福就等在不遠的前方……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口乾舌燥的陳江終於將這篇兩萬多字的讀完了。





  他眼睛中閃動著激動的道:“隻要我們堅持,我相信,幸福就在我們的前方。”

  “我們會像徐淩雲一樣,去迎接屬於自己的幸福。”……

  坐在家裡的土炕上,看著滿是紅糖水的瓷碗裡,四個剝好的雞蛋,程旭遠就覺得肚子有點漲。

  他雖然是大小夥子,但是早晨已經吃了飯,再加上剛剛已經吃了一碗紅糖水雞蛋,現在實在是吃不下去了。

  王桂蘭盯著程旭遠道:“大遠,快吃,等一下就涼了!”

  對於王桂蘭這種恨不得將所有好東西,都讓兒子吃下去的心情,程旭遠非常理解,但是他真的吃不下。

  “媽,我早晨吃的太飽,現在實在是吃不下了。”

  “讓小妹吃吧。”

  說話間,程旭遠就將盛滿了雞蛋紅糖水的碗遞給了妹妹程若苗。

  程若苗一邊吞咽著口水,一邊小心的朝著自己的母親王桂蘭看去。

  王桂蘭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揮手道:“行了,你想吃就吃吧。”

  說到這裡,她就繼續向程旭遠道:“大遠,晌午你想吃啥?媽給你做。”

  程旭遠道:“媽,隨便吃點就行,我等一下去幾個爺爺家轉一圈。”

  說話間,程旭遠就將自己帶來的點心和水果糖找了出來。

  這一次程旭遠帶回的東西中,最適合看望老人的,就是沙琪瑪和水果糖。水果糖都是用紙包的,一包一斤。

  程旭遠將紙包拆開,分成了半斤一包。

  不是他不舍得,而是孟德誌給他的水果糖票隻有三斤,而爺爺兄弟五個,他不分的話,根本就不夠拿的。

  看著兒子分禮品,王桂蘭有點舍不得。

  但是她也清楚,兒子這趟必須得去。

  她一邊幫程旭遠收拾東西,一邊道:“見了你爺爺他們,多笑笑,多說高興的事情。”

  “還有啊,分房子的事兒,也彆瞞著。”

  “也該多說給他們聽聽,讓他們高興高興。”

  程旭遠趕忙道:“好好好,我知道了,一定會說給他們聽的。”

  就在他將最後一包拆開的水果糖要包上的時候,已經將四個雞蛋都吃下去的程若苗悄悄的來到他的身邊,眼巴巴的看著程旭遠身前的水果糖。

  看著十幾歲的程若苗,程旭遠笑了笑,抓起了一把水果糖遞給她道:“慢慢吃,吃多了對牙不好。”

  “謝謝哥。”程若苗頓時眉開眼笑。

  好像生怕母親阻攔似的,快速的朝著門外跑去:“媽,我出去玩了。”

  “你給她那麼多糖乾啥?”王桂蘭道:“不省著點,用不了幾天就要被她給吃完。”

  程旭遠笑了笑道:“沒事,吃完了以後再買。”

  說話間,他就拿著包好的糖和點心出了門。

  雖然是回了家,但是半天下來,程旭遠感到比坐車都要累。

  長輩要去問候!

  村裡的鄰居過來,你要陪著聊天。

  還有一些外村的親戚……

  直到天黑的時候,才算把這一切忙活完。

  晚上剛剛吃完王桂蘭精心做的晚飯,二爺爺程福來、爺爺程福高等人就已經來了。

  說是精心準備的晚飯,實際上也就是蒸了白麵饃,用平時不舍得吃的油渣炒了個大白菜,還用大蔥炒了一盤雞蛋。

  可是,這兩道菜,對於幾乎每天都在吃紅薯乾子饃和黃麵饃的程若苗來說,就等於是過年了。

  在這個窮鄉僻壤,沒什麼稀罕吃的,油渣就像黃金一樣珍貴。

  大哥回來了,不但有糖吃,還有好吃的。

  大家都是吃了飯來的,畢竟在這個誰都不寬裕的時候,除非特殊情況,誰也不會在飯點兒去彆人家。

  程旭遠拿出一盒翡翠煙又散了一圈後,就坐下來和程福高等人聊天。

  實際上,這個聊天基本上是程旭遠和二爺爺程福來聊。

  程福來作為大隊的當家人,跑的地方多,見過一些世麵。

  昏暗的煤油燈下,程旭遠說了一些自己工作的情況之後,程福來道:“大遠考上燕京大學,那就是咱們整個程家的臉麵。”

  “家興啊,我覺得這次擺席,絕對不能給孩子丟臉。”

  “這次擺席,你準備怎麼弄?”

  對於這個問題,程家興早就想好了,他沉聲的道:“二叔,我準備把家裡的豬殺了。”

  “菜嘛,弄八道,煙最少也要小金鐘,再準備二十瓶老白乾。”

  “我估計,如果全村一家來一個人,再加上親戚朋友,怎麼都得準備八桌。”

  程福來道:“八桌有點緊張,你最好按十桌來打算。”

  說到這裡,他咳嗽了一聲道:“家興,我和你幾個叔叔都在這兒,有啥缺的就說,這不是你自己的大好事,也是咱們整個老程家的臉麵。”

  “對,缺啥你就說,大遠是咱們縣唯一考上燕京大學的,咱們老程家絕對不能丟人。”說話的是程旭遠的四爺爺,他六十多歲了,聲音依舊不小。

  程家興遲疑了一下,這才道:“二叔,我……我是這麼想的。”

  “大遠這次擺席,就是為了慶祝他去上大學。”

  “我準備不收禮,就是請大家吃頓飯,好好慶祝一下。”

  說到不收禮這幾個字,有些昏暗的燈光下,程家興的眼睛中,閃動著一絲絲異樣的光澤。

  他就不收禮。

  他就要讓十裡八村,都知道他們家的大喜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