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帝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9章 司馬氏,三國:十倍速度,貂蟬說我太快了,天命帝王,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欠一更,明早更】

【欠一更,明早更】

【欠一更,明早更】

【欠一更,明早更】

【欠一更,明早更】

................................

公孫度(?—204年),字升濟。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人。中國東漢末年遼東太守,三國時期遼東割據政權開創者。 [22]公孫度少時隨父居玄菟郡,任為郡吏,建寧二年(169年),任尚書郎,遷冀州刺史,後被免官。中平六年(189年),經同鄉中郎將徐榮推薦,任為遼東太守。 [4] [21]公孫度到任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令行政通。公孫度在遼東立足後,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東萊諸縣,開疆擴土,並嫁女與夫餘國王尉仇台,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曹操表薦公孫度任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建安九年(204年),公孫度因病而逝。 [22]公孫度的銳意進取和苦心經營,使得遼東地區獲得了暫時的安寧,並推動了當地生產技術和封建文化的發展。在這一時期,遼東地區“強不淩弱,眾不暴寡,商賈之人市不二價”,頗具治平之象。與此同時,中原動蕩,戰亂不已,中原人士多避難於遼東。

公孫度是遼東襄平人,父親公孫延因逃避郡吏追捕而逃到玄菟郡,公孫度後來做了玄菟郡吏。當時玄菟太守公孫琙的兒子公孫豹年方十八歲就夭折了,公孫度少時也叫公孫豹,又與公孫琙的兒子年齡相仿,公孫琙一見到他,就很喜愛他,送他去學習,並為他娶了妻。 [1]建寧二年(169年),朝廷下詔推舉有道之士,公孫度與東郡謝弼、東海陳敦一起被舉薦擔任尚書郎(後漢書為郎中) [2],後來又升任為冀州刺史,但因謠言,旋即被罷免。中平六年(189年),因同鄉徐榮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將,他推薦公孫度做了遼東太守。(《三國誌》後文稱公孫度“始度以中平六年據遼東”,則其擔任遼東太守為中平六年之事)

因為公孫度是從玄菟郡的小官吏發跡的,所以遼東郡的人都很瞧不起他。在這之前,遼東屬國的公孫昭為鎮守襄平的縣令,他讓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擔任伍長。公孫度一上任,就將公孫昭抓了起來,在襄平市中將其鞭打而死。郡中豪門望族如田韶等家,隻因在平時的來往上對公孫度沒有恩惠,就都被他找借口殺了,被他如此誅滅的豪族有一百多家,郡中人個個驚恐萬狀,這是施威於內

對外他則雄張海東、威服外夷,夫餘國王尉仇台更是主動成為遼東的附屬,而公孫度也因為夫餘在當時強盛的高句麗和鮮卑之間,將自己的宗族之女(《隋書》記載為公孫度之女 [6])嫁給了仇台。據《後漢書》記載,高句麗"其人性凶急,有氣力,習戰鬥,好寇鈔",公孫度曾擔任玄菟郡佐吏熟知高句麗虛實,公孫度在取得遼東郡後東伐高句麗,是役之後,高句麗聽從遼東調遣。 [7]在公孫度擴張海東期間,高句麗王伯固畏懼公孫度的威名,在公孫度討伐富山賊時亦派遣大加(大加為高句麗官名)優居、主簿然人等相助。 [8]之後公孫度更是東征高句驪,西征烏丸,威震海外。 [9]當時中原大亂,中原人士多避難於遼東,其中亦有管寧、邴原、王烈、太史慈等知名人物。

公孫度威行海外,中原人士避亂者多歸,北海管寧、邴原、王烈都去遼東依靠他,在他治下“遼東強不淩弱,眾不暴寡,商賈之人市不二價。” [11]

公孫度初平元年(190年),公孫度得知中原一帶正處於動亂之中,便對他親信部下柳毅、陽儀說:“漢皇室將要覆滅,我到了與各位商量圖謀王位的時候了。” [12]當時襄平縣延裡祀社神的地方長了一塊大石頭,長一丈多,下麵有三塊小石頭做它的足。有人對公孫度說:“這塊石頭的形狀與漢宣帝的冠石相似,它所在的延裡,又與你父親的名字相同。社是祀土地神的地方,表明您應該擁有天下的土地,而有三公作為輔佐。”公孫度更加高興。原河內太守李敏,在郡中知名度很高,公孫度想要強行征辟他 [13],但他又不喜歡公孫度的所作所為,又惟恐公孫度加害自己,於是帶領全家遷居到了一處海島。公孫度得知後,大為惱怒,掘開李敏父親的墳墓,打開棺材焚燒屍體,又誅滅了李氏宗族。

公孫度分遼東郡為遼西和中遼兩郡,分設太守之職,渡海收取東萊各縣,設營州刺史;自封為遼東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孫延為建義侯。為漢朝的兩位祖先立廟宇,按照古製在襄平城南設壇,在郊外祭祀天地,親耕藉田,治理軍隊,出行時坐著皇帝才能坐的鑾駕,帽子上懸垂著九條玉串,以頭戴旄帽的騎兵為羽林軍。曹操征召公孫度做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公孫度說:“我在遼東稱王,要永寧乾什麼啊!”將印綬藏於武器庫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三國:十倍速度,貂蟬說我太快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三國:十倍速度,貂蟬說我太快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