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 歸鞘,流華錄,清韻公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久沒見過孫原讀書,或者說,從未見他讀過。

郭嘉有些錯愕,在他的記憶裡,彆說是書,就是公文案牘,孫原也未曾碰過,甫一件見他捧著書卷,竟有些不適應。

“在讀什麼?”

“嗯?”

冷不防被郭嘉嚇到,孫原眉頭一挑,隨手將書卷遞了過去:“《潛夫論》。”

輪椅旁是一張小幾,依稀放了《法言》《太玄》《新論》《新書》幾部,正是百年前的鴻儒名作。

“難得。”

伸手接過書簡,郭嘉掃了一眼,正是大漢鴻儒王符《潛夫論》中《救邊》一節。

《救邊》一節乃王符針對大漢二百年來涼州守棄之爭論的總結,雖是儒士出身,王符卻怒批當權者棄守涼州千裡疆土,僅此一篇儘顯能臣本色。

不過郭嘉心思多,問了一句:“怕丟了她的家鄉?”

孫原眉頭促起,抬頭瞥了他一眼,淡淡道:“隻是看到這一節,你想多了。”

西疆對比北境,其實更複雜。不僅是孫原,跟孫原一同走遍涼州各郡的董真也是如此想法。北境的邊疆,有鮮卑、匈奴、烏桓、扶餘、丁零諸族,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經冠軍侯封狼居胥、武陽侯勒石燕然,匈奴已經內附,北境安穩了幾十年,算得天幸。

而西疆,三絕西域,陽關與玉門關近五十年不曾見漢人,羌族人遍布河西四郡,大漢近百年來國力衰退,亦不可否認是被西疆拖進了泥潭。

《潛夫論》由此而來。

郭嘉望著孫原,沉吟了片刻,低聲道:“荊州派遣了使者……”

孫原拿書的手頓住了。

郭嘉看了一眼他的手:“我覺得,你還是應見一見。”

那手沒有再去拿書,而是慢慢地縮回了袖子裡。

整個小築裡突然安靜得沒有絲絲聲響,郭嘉回去望去,隻見心然和董真俏生生地站在身後,沒有則聲。

孫原沒有沉默太久,反問了一句:“誰來了?”

“陸允。”

孫原見到了陸允,一年多沒見這位四弟,隻是覺得他成熟了一些,多了些風塵。

“三哥。”

陸允瞧著他這位三哥,已然沒了當初南宮門一戰的風華,整個人消瘦了許多,坐在輪椅上,已是起不來身了。

這一聲“三哥”,遲了一年,不過孫原隻是笑笑,伸了伸手,讓他坐到自己身邊來。火盆裡的木炭劈啪作響,簾外北風呼嘯,已然入冬了。

董真給孫原拉了拉身上的紫狐大氅,俯下身蹲坐在他身邊,竟是不願離去了。

孫原笑笑,握著她的手,衝陸允笑道:“千裡迢迢跑來這裡,想來不是為了說一年多前的事情了。兄長可有什麼囑咐的?”

陸允歎了一口氣:“我是來送真武劍的。”

他一直背著劍匣,除了他的冷冥,還有李意老人的真武。

郭嘉皺眉,真武劍自玉皇頂一戰之後一直在孫宇手中,李意的玄機閣也默認成為荊州的部署,隻不過天道八極中人都知道,當初李意的托孤之人選定的是孫原而非孫宇。

此刻歸還真武劍,不僅郭嘉不明其意,便是陸允和孫原亦不明白。真武是玄機閣信物,自孫宇手腕,沒有真武亦可收服玄機閣,而今真武已無用處,形同廢鐵,便是送還孫原,亦不能讓他重新掌握玄機閣了。

真武劍匣古樸依舊,此刻在清韻小築裡竟有些格格不入。

孫原望著這柄名列《評劍譜》第十三位的道家名劍,沉吟了一會,低聲問道:“兄長可有話?”

“有話。”

陸允臉上的冰冷少了許多,也不知是這室內幾座火盆映得,還是外頭冷風吹得,臉頰眉眼都有些紅。

“大哥說……”

“君失萱草,我失薔薇,斯人已逝,斯事永懸。”

“惟願青羽長安。”

郭嘉、心然、董真、林紫夜都在他身旁,此刻都望著孫原那張沒有表情的臉。

斯人已逝,斯事永懸。

孫宇將一根最鋒利最毒的針,狠狠地插在了孫原的心口。

孫原沒有動,亦沒有言語,靠在輪椅上望著真武劍一動不動。

三個女子一言未發,郭嘉頗覺得有些尷尬,他的位置最為不同,明知不該言語,卻不得不說了一句:“南宮姑娘的死,並非是青羽的錯……”

“兄長他不是怪我……”

孫原的聲音打斷了郭嘉的話,隻見他眼神裡有些許情感閃爍,卻說不清道不明是何意思。

“他不過是想告訴我……”

“而今我經曆的這些,皆是他經曆過的。他所希望的,不過是讓我好好活著,與他一樣,在回憶中苦苦煎熬罷了。”

當初孫原和管寧隻救回了南宮雨薇的屍體,孫宇縱然不曾記恨,卻難抑胸中悲痛,而至今日……兄弟兩人幾乎如出一轍。

一個西去千裡,踏遍風沙,隻為望一眼姑射山腳下她家鄉的模樣。

一個南下江東,血洗世家,不過是為她的不公搏一個心中痛快。

折磨的,不過是他們自己而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流華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流華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