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 人潮如驚浪,流華錄,清韻公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陽郡,宛城。

宛城原為古之申伯封地,有故屈申城,為南陽郡第一大城,也正是南陽郡郡治所在,有戶四萬六千三百二十四,口十九萬八千七百七十四,南陽屬縣三十六,戶三十八萬,口一百九十六萬四千,僅宛城一縣便占其九分之一,可見其為南陽第一重鎮。

隨著揚州大量的饑民北遷,潁川、汝南一帶的饑民、流民被迫南下,似乎其中有人故意誘導一般,隻有很少部分的饑民流入南陽境內,而湧入江夏郡的幾達四十餘萬。

出乎意料的是,南陽的眾多掾屬似乎並未將區區流民放在心上,而是策動了荊州眾多世家豪族的力量,在博山設立了“南州府學”。

宛城城南有一座北筮山,隻不過此刻山上毫無人跡,便是平日裡打柴過活的樵夫也是一個也不見人影,唯有山頂上,有兩道身影迎風挺拔,雖是春寒料峭,卻仍舊單衣薄衫,玄青交映。

“大哥,你動作倒快。”

趙空青衣翩翩,他雖是率性的心性,此刻卻一臉肅然,全無半分嬉笑。

身旁的玄衣男子遠眺山南,眉宇挺俊,氣宇軒昂:“天時、人和、地利,本就皆是先機。”

“既是先機,我便儘占。”

趙空回到南陽不過二十日,這二十日中他專於兵事,孫宇和一眾南陽掾屬的所作所為並不清楚,直到孫宇邀他一同登山方才明白過來。

從方城山、衡山到中陰山、博山、北筮山,南陽境內諸多山峻險要之處皆已儘收眼內,路途更周遊南陽各縣,僅僅十天,便讓趙空知曉南陽山川地形之貌——太平道將反,孫宇這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平亂之戰做準備。自趙空專任南陽都尉之後,孫宇便不再掌兵,可於兵事而言,他未必不如趙空。

平甘寧之亂,趙空不過用了十天,而這十天,他儘收南陽郡兵,三千郡兵儘屯北筮山之南麓南筮聚。南筮聚北依北筮山,為涅陽、育陽、堵陽、朝陽等縣之北屏,況且南筮聚雖在育陽境內,距離宛城卻也不過二十裡。趙空屯兵在此,一為此處天然地勢,北倚山為屏,南擁眾縣,南北又有白河貫通;二來太平道眾或從潁、汝南下,或從江夏西進,南筮聚為南陽郡之中,皆可救援;其三便是因為數萬潁汝流民群落在宛城、涅陽、舞陰、葉縣等南陽北方屬縣,趙空此舉多半有著監視的心思。

“隻怕張曼成不這麼想。”

趙空嘴角揚起笑意,他的對手——太平道南方第一方首領張曼成,恐怕絕不會這麼想。

張角以道義信天下,分教眾三十六方,大方萬餘,小方七八千,每一方皆委任首領,長江之南有六方,這第一大方的首領便是張角八位弟子中的大弟子馬元義,隻不過這位行蹤莫測的“神上使”久已失蹤,接替他的便是這位出身卑微的張曼成。

趙空知道張曼城想奪南陽,荊州第一大郡自然惹人垂涎欲滴。便是不久前那一場刺殺也與他脫不了乾係。

趙空與孫原夜出雒陽,僅僅隔了一日便遇到太平道的刺殺,未免太過巧合。

唯一知道趙空和孫原出城時機的隻有兩人,中常侍畢嵐,宣室軍候王越。

隻不過這兩人似乎都沒有暗通太平道的嫌疑。畢嵐是十二常侍中最低調的一個,他即使有這般心思,也絕不會在如此明顯時刻行刺殺之事。天子重用趙空和孫原,夜出雒陽北宮宮門,這是何等隱秘之事,若是被刺殺於道,第一個受到天子懷疑的便是他畢嵐,以畢嵐心智,豈會出此下策。

至於王越,以他在天子身邊的地位身份,想來也不需要行此下作之事。

那麼還有誰會知道這種機密?

何進,唯有何進。

如果何進參與了太平道的事,那麼孫宇、孫原、趙空都會成為他們必殺的目標,除去孫宇和趙空,朝廷短時間內根本不及反應,即使再派出一位南陽太守也無法穩住南陽人心,這荊州第一大郡對於張曼成而言可謂唾手可得。

何進和太平道密謀,這還隻是小事。迫在眉睫的是南陽境內的流民。

流民,準確說是饑民。光和六年,南陽大災,一些百姓不得已以乞討為生,持續至今卻數量不多。但近十天來,南陽境內流民竟隱隱約約多了起來,似是背後有什麼人在操控這流民的數量,每日便多一些。這便是太平道的手段了。

孫宇心中有數,可惜已失了這分天時。

雖然隻搶到了幾分天時,但除了地利,孫宇還占了人和。

許劭、蔡邕兩位大儒出任分彆出任南陽長史和郡學從事,登時震動了南陽全境,甚至震動了京畿和荊北三郡,尤其是孫宇下令擴充了郡學,在宛城之南的博山設“南州府學”,更是使得各地的寒門子弟如雲湧入。

蔡邕主掌的南州府學,和帝都的太學有何分彆?太學有鄭玄、盧植、何休、馬日磾等鴻儒,而南陽現在便有蔡邕、許劭、許虔、鄭泰等大儒,縱然比不上太學,亦不遑多讓。更何況,太學重典“熹平石經”雖佇立帝都,可它卻是出自蔡邕的手筆。蔡邕流居江東七年,如今重回中原,自然便是中原儒學的一麵大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流華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流華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