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流華錄,清韻公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來富饒的泰山之野,如今人頭攢動,三十餘萬黃巾軍宛如黃土塵浪一般浩浩蕩蕩。

整個泰山縣已儘是黃巾軍的天下,但張角誌不在此,他要的是這幾十萬黃巾軍儘往冀州,他的目的是冀州,是巨鹿郡和魏郡。

高聳的泰山之巔,張角一身黃袍,額間一道黃巾,翩然如仙的身影如今卻多了幾分人間煙火氣。

他望著自己的手掌,已布滿皺紋,滿是滄桑。

三十年,他等了今天整整三十年。

他的身邊本該跟著他最得意的弟子馬元義,這個孩子孤獨地死在了千裡之外的帝都雒陽,沒有再回到他的身邊。從他離開自己身邊,已經過去了三年,當初未曾料到,三年前臨彆竟成最後一眼。

張寶默默地站在他身後,凝望著山下漫野的黃巾軍,目光來回眺望,似在等候什麼。突然間眼前一亮,喜道:“來了。”

張角聞聲抬頭,隻見東北方人影閃動,看似還在數裡之外,卻在幾個閃爍跳躍之後便已近在數十丈之內。那人身輕如燕,在數十萬大軍中穿行如風,腳尖連連點動,自平地而起,數個騰挪閃爍便已上了泰山峭壁,直奔山頂而來。

張角看了看來人,便轉過頭去,吩咐張寶道:“告訴玄音先生,命他通知淮河以南諸軍不必再北向了。”

“兄長?”張寶一愣神,反問道:“這是為何?三弟尚未到便如此決定麼?”

他輕聲一笑,黯然轉頭回望山下:“孫青羽親往聽雪樓,北海隱鶴怕是要現身了。當世知我太玄法言之陣者,除卻司馬水鏡便是管幼安,他若是出手,我這陣勢又能用幾時?”

張寶心知太玄法言之陣已是張角畢生絕學,卻更知所謂“局勢”瞬息萬變,因一座陣勢便棄了信心絕不可取,勸道:“兄長,河北信眾足有百萬,何必將勝算壓在區區陣勢上。”

張角道:“陣勢固不足取,可這四百年大漢人物,你又怎知今日不會有衛霍?”

“兄長!”張寶渾然不知張角竟然會有如此想法,登時臉色大變,正欲再說,卻見遠處那道人影已到身前。

張梁看著張角和張寶,也不待氣息平複,便急忙拱手道:“兄長,孫原在聽雪樓住了兩日了。”

“兩日了……”

張角輕笑一聲,緩緩道:“管幼安能讓他住兩日,想來是要入世了。”

張梁看了一眼張寶,他們年歲小些,卻也比管寧大上許多,知道數年前張角草創太玄法言之陣時,特地請司馬徽、管寧、於吉、襄楷等道學高人共研陣法,以儒學經學奧義融入天地之道中。管寧看似輕微提點,便已知道其學究天人,然而終究是後輩,張角為何如此相知?

張寶搖了搖頭,張角心思深遠,乃是兄弟三人中最精於卜卦星相之人,他之想法又如何能是張寶和張梁所能料想。

張角道:“管幼安曾被許子將許為‘白衣隱鶴管幼安’,能‘隱’便能‘出’,無非是需要一個契機。”

“儒家孟子有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管幼安一人隱居於北海朱虛聽雪樓,淡泊明誌,寧靜致遠,此為獨善其身,豈非符合儒家經義?如今孫原親赴北海,留宿兩日,以管寧的心性,如何能讓一般人物在他的聽雪樓裡待上這般久?”

若是一般人則罷了,孫原卻是當今天子不惜一切捧起來的人物,他的背後是天子,是皇權,天子驕奢淫逸了這般許久,突然意欲發奮圖強奪回權柄,豈不正是管寧這般人物期待已久的天時?不然蔡邕、許劭、鄭泰這些人又為何會彙聚到孫宇的身邊?

張寶輕輕點頭,已然明白。突然間胸口一陣劇痛,情不自禁彎下腰去。身側張梁手疾眼快,登時伸手將他扶住:“二哥傷還未好?”

張角伸手過來,一道真氣直送到張寶體內,點頭道:“不錯。孫宇的劍招太過霸道,雖然是兩敗俱傷,二弟的傷卻遠比他要沉重。”

“未必見得是兩敗俱傷……”張寶低咳一聲,幽幽道:“孫宇的武功修為在我看,必已經超出地榜之上,已是跨入天道之列了。”

張梁臉色一變:“他不過二十年紀,何來此等恐怖修為?”

張角並不理會張梁,卻是看向張寶:“他的修為,當真到了如此地步?”

張寶苦笑道:“兄長細想想就當明白。八卦玄機劍雖是粗淺,以天地氣機催動,理當有天道七分威能,孫宇已出輪回一劍,氣息已短,不過數息時間便再度蓄力,以裂天劍招破我玄機劍芒,留痕長空……此子修為如何,兄長與三弟還不能了然麼?”

他話到一半便已看見兩人臉色大變,頓了一頓又道:“此子僅憑這渾厚修為,便已淩駕於地榜之上,我黃巾軍中能敵者屈指可數。更何況,此子與尋常郡守大不相同,乃是南下勁敵,萬需小心。”

張角沉吟片刻,緩緩望向張梁:“這兄弟二人的底細,當真查不出來麼?”

張梁點點頭:“這兩人仿佛是在這人間憑空出現一般,莫說尋常劉姓宗室查不出,便是帝都雒陽亦查不出絲毫蹤跡……”他看了看張角臉色,躊躇一二,方才緩緩道:“這……二人若是劉家暗中培養出來的,那這當今天子的城府心思,隻怕是深不見底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流華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流華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