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 以退為進,流華錄,清韻公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個時辰之後。

大漢北宮,麒麟殿,天子與大將軍何進、太尉楊賜共同議事。

天子獨坐高台,雖是一身皇袍正冠,卻是一臉惺忪、眸眼半睜的模樣,便是言語也有幾分輕緩:“各地奏報,兩位愛卿可曾覽畢?”

何進與楊賜左右分座,卻是絲毫不敢抬頭,他兩人久在朝堂,自然知道這位天子看似輕描淡寫,實則睥睨天下,手段極多,當下隻得同聲應和:“回陛下,臣已覽畢。”

“哦……”天子側了側身,又緩緩問道:“博士盧植的奏疏,朕已抄送二位愛卿府上,可有什麼建議?”

“臣以為……”

楊賜剛一拱手,何進便已搶先一步,前者不禁一挑眉,冷冷地哼了一聲,便由得他說去。

何進心中冷笑連連:“老狐狸,何某豈會讓你拿了兵權?”

“愛卿想說什麼?”天子好整以暇,話語輕蔑。

何進聽出天子語氣之中的笑意,恭敬答道:“陛下,博士盧植所說諸策確實穩妥,除卻最末一條,臣以為不得施行。”

“哦……?”天子聽著何進說話,眼神卻已轉向楊賜身上,看著楊賜臉上神情一變再變,緩緩道:“盧植的奏表朕尚未看過,愛卿不妨一一說明。”

“諾。”

何進心中一挑,不論天子說得真話假話,他都不敢篡改盧植的奏疏,何況還有一個人老成精的楊太尉虎視眈眈,隻得道:“博士所言,其實與他當年所陳八事相近,一曰用良,讓州郡核舉賢良,隨才任用。二曰原禁:對黨錮之人多加赦宥,以為助力。三曰禦癘:厚葬多年來亡於黨錮的才俊義士。四曰備寇:優待侯王之家與各地大漢將士,整頓邊軍、北軍,厚恤將士。五曰修體:征召才德之人,以為良佐。六曰尊堯:按時對郡守刺史進行考績。七曰禦下:杜絕設宴請托之惡習,多進賢良。八曰散利:乃是希望天子不再蓄積私財。”

天子最好積財,尤其是隻進不出。大漢以大司農掌天下財貨稅收,以少府掌鹽鐵山澤並皇宮皇族私用,當今的這位天子,還有一座廣為人知的“萬金堂”,這座萬金堂,自然是天子藏納私錢之所,隻見進不了出,甚至於所進何來,也是謎一般。

“哦……”天子嘴角劃過一抹不經意的笑意,“這是看上了朕的‘萬金堂’?”

何進垂首不語,他的目的已經達到。楊賜眼神低垂,已經胸藏怒意。天子不會輕易拿出萬金堂的錢,原因究竟為何,其他人不知,身為三公的楊賜卻是知道。也正是因為何進這一句話,楊賜終於明白了,何進到底想做什麼?

“陛下,老臣以為子乾博士並非是針對陛下,而是希望在此大漢遭逢大難之時,天下臣民應當竭儘所能,助大漢渡過此劫難。”

天子的笑意愈發明顯了,他眼神如劍芒犀利,直射楊賜心底:“太尉此話,可是在教育朕,如何治國?”

楊賜麵不改色,淡淡道:“陛下乃聖明之君,先太傅劉公曾對臣言:陛下之聰明,乃當世罕見。劉公之語,老臣深信不疑,如今大漢社稷遭逢賊寇,陛下正當一展謀略之時。臣屬不過輔佐,而天下主之以陛下,陛下又何須老臣教育?”

天子一動不動,悄然間沒了聲息。

何進目光一冽,心知不好。先太傅劉寬,正是當今天子的啟蒙帝師,更是高祖皇帝十五世孫,乃是天子最為相信的臣子。半個月前,太尉楊賜受封臨晉侯,當時便上書天子請求分出食邑給一同侍講的劉寬、張濟。天子便封其為逯鄉侯,食邑六百戶,雖不至是何等殊榮,卻無形中彰顯出楊家與劉家非同一般的交情。

天子呆了半晌,方才緩緩回答道:“朕聽說盧植給劉公謝了一封書信,楊公知曉麼?”

“回稟陛下,老臣知曉此事。”楊賜點了點頭,隨即從袖中取出盧植的書信,雙手捧起:“這便是盧植書信。盧植信中說他給三公府並劉公家中各去信一封,力陳平亂之策,希望於大漢所有助益。”

早有宦者急趨過來,將書信遞將上去,天子在書案上展開,原本惺忪的睡眼登時閃過一道神采。

楊賜輕抬眉眼,正見高坐之上的皇者緩緩直了身軀,仿佛有了些許精神。

天子抬手將布帛緩緩平放在身前案幾上注視楊賜,淡淡反問:“楊公以為盧植之策如何?”

楊賜稽首而拜,肅然道:“老臣以為此為謀國之策,願陛下采納。”

天子與何進同時一震,心思各異。

《周禮》九拜,其最重者乃“稽首”: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之上,拱手於地於膝前,手不分散,伸頭到手前地上,俯伏向下直至頭碰地,動作舒緩。是以卑者見尊者的重禮。楊賜久為重臣,更兼是天子老師,如今年事已高,這般禮節已是許久不見了。

天子麵色一變,肅然道:“楊公如此大禮,朕知之矣。”隨即望向何進:“大將軍可知盧植之策?”

“臣且不知。”何進連忙頓首,“臣願聞其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流華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流華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