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章 會師,流華錄,清韻公子,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子出了明堂,入眼處,是大漢巍峨都城,陽光萬道,斜霞輝煌,丈許方圓的“雒陽”二字如擎天柱石,懸在天地之間。

呂強站在他身後,俯身問道:“陛下,可否回宮?”

天子搖搖頭,又點點頭,道:“去南宮。”

“南宮?”呂強一呆,天子久居北宮宮苑,今日為何突然想去北宮?

北宮華光殿宣室,自劉宏主政之後便極少回來,轉眼已近十年不曾再聽講於此。

呂強與兩百宣室護衛一直跟在車駕旁,車馬疾馳,他年紀漸大,已有些跟不上了。直到天子下了車駕,已是華光殿前,呂強不及喘息便去開車門,不料天子竟是自己開了門,徑自下了車。

呂強一時錯愕,一晃神,天子便拾級而上往殿裡而去。身邊已然出現護衛王越的身影:“常侍,今日陛下不同往日,是否要安排護衛?”

呂強搖搖頭:“不必了,華光殿是陛下幼年所居,方圓不大,宦者跟著陛下,你們守好就是了。”

王越望了望天子背影不遠,便點點頭。

呂強一路隨著天子,亦步亦趨,卻是體力不支,勉強到了殿門處,褪了鞋,緩了兩口氣,卻沒看見天子身影,進去四處張望,亦是不見,似是想起了什麼,徑直往天子舊居而來。

華光殿久空,除了日常宮人再無他人,呂強一路入內,隻見空蕩廳堂內,一道孤獨身影正麵對滿牆書簡,莫名蕭索。

那皇者手中,一道陳舊的奏疏緩緩展開,簌簌而落些許塵土,蒼勁字跡已映入眼簾:

“……張角等遭赦不悔,而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討,恐更騷擾,速成其患。且欲切使刺史﹑二千石,簡彆流人,各護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後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此孫子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廟勝之術也……”

臨了署名:臣司徒賜拜奏,時大漢熹平五年六月乙醜。

曾幾何時,君臣師徒對講於這華光殿中,一去十八年。手中這封奏疏,竟然也有九年了。

“呂強……”

恍惚間聽見天子呼喚,呂強急忙奔到天子身側,低聲道:“仆在。”

“朕是不是有很久……不曾讀書了……?”

“陛下,這……”呂強一時語塞,不知所答,悄悄抬頭,卻依稀看見,煌煌天子,失魂落魄。

“詔:太尉楊賜,敦德允元,忠愛恭懿,親以尚書侍進。累評張角始謀,禍釁未彰。賜陳便宜,欲緩誅夷。令德既光,嘉謀恒然,封爵臨晉侯,以昭聖明,特進留府。”

呂強聽聞“詔”字,便從袖中取了筆板,疾書記下,他已經很久未曾聽見當今天子如此清楚下詔了。

當今天子的驕奢淫逸是大漢曆代君主之最,其聰慧靈敏,又何嘗不是萬裡挑一。

呂強收拾筆板,恭敬道:“仆記下了,這便去傳詔。”

“且慢。”

他身形一頓,再度匍匐於地,依稀覺得天子已轉過身來。

“前幾日,你和左中郎將皇甫嵩一同上疏,希望朕解了黨錮罷?”

呂強周身一抖,從未想過天子竟然記得這道奏疏:“是,仆與左中郎將……”

“朕準了。”

呂強話頭一頓,心如雷擊,難以置信,一時間顧不得禮儀規矩,豁然抬頭直視天子:“陛下……”

“朕準了。”

天子看著他,難得的笑了笑。

呂強看不到,皇者背負在身後的手,緊緊握著那卷竹簡,筋骨分明。

**********************************************************************************************************************

巨大的馬蹄聲震撼大地,七千大漢騎兵在馳道上急速奔馳,浩浩蕩蕩綿延十裡。為首一人,年紀四十歲上下,須髯飄飛,麵容冷峻滄桑,一身戎裝,正是世代名將的北地太守皇甫嵩。

他已經許久沒有深夜帶軍疾馳,何況這七千騎兵乃是北地郡的邊軍勁卒和河內郡的精銳騎兵,是大漢最精銳的鐵騎之一。

三日之前,他還在北地郡的太守府之中。三日之後,他已是大漢的左中郎將。

天子詔:北地太守皇甫嵩,即日拜左中郎將,統率北軍射聲、長水、屯騎三營將士,並河東、河南、河內三郡騎兵,平定中原黃巾之亂。

大漢立國四百年,除卻王莽、赤眉之亂外,內郡再無此等大亂,竟然需要北軍和三河騎兵聯手對敵。而如今,八州動蕩,黃巾軍席卷天下,即使是一生無敗績的皇甫嵩,亦深覺撲麵而來的腥風血雨。

席、卷、天、下,這是何等可怕的四個字!

皇甫嵩知道,能做到這四個字的除了當年與高祖並爭天下的霸王項羽之外,唯有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河南尹,成皋,虎牢關。

五營北軍早已集結完畢,軍寨連綿二十裡,高大的箭樓上,一道卓然身姿,儒衫落拓,向北遙望,正是太學博士、新拜北中郎將盧植盧子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流華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流華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