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儀公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承諾母儀天下,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淑儀公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從慈寧宮出來,皇帝望著紫禁城的宮牆,心中充滿了信心。他相信,在皇貴妃這樣的賢內助支持下,永瑚定會在沙場上建功立業,而他也能帶領大清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

暮色如稀釋的鬆煙墨汁,將永壽宮的琉璃瓦染成黛青色。皇帝的龍紋皂靴踏過青石階時,簷角銅鈴忽然叮咚作響,驚起梁間一對白頭鵯。這鈴聲與三十年前他大婚那日鳳輿上的銅鈴何其相似,當時馨瀾——如今的皇貴妃——鳳冠上的東珠壓得她脖頸通紅,卻仍倔強地挺直脊背。

"皇上萬安。"宮人跪伏一片,皇帝的目光卻徑直穿過人群。佛龕前的皇貴妃仿佛一尊冰雕玉刻的觀音像,褪去象征副後威儀的鎏金點翠朝冠,烏發如墨瀑垂落腰際,僅以一支羊脂白玉簪斜簪鬢邊——那是他登基那年賜的,簪頭刻著"寧心靜誌"四個小字。

素色杭綢旗裝裹著她清瘦的身軀,背脊繃直如寒冬裡斜逸的梅枝。案上供著的那雙虎頭鞋已褪成月白色,鞋麵上金線繡的虎紋卻依舊鮮活,三柱沉香在鎏金蓮花香爐中靜靜燃燒,香灰簌簌落在鎏金纏枝紋的香盤裡,在她眉間投下細碎的陰影。

"皇上來了。"她未起身,聲音裹著砂紙打磨般的喑啞。纖指撫著案上未封口的家書,墨跡在宣紙上洇出深淺不一的漣漪:"臣妾剛給永瑚寫了家書,告訴他邊關的雪比宮裡大,讓他記得把皮裘裡的灰鼠毛朝裡穿——那年他三歲生辰,非說灰鼠毛紮臉不肯穿,結果凍出了高熱..."

話音戛然而止,她忽然以袖掩麵。素色袖口滑落時,露出腕間一串菩提子手串,那是永瑚周歲時她親手串的。香爐裡的沉香忽明忽暗,映得她指節泛著青白,恍若殿外殘雪壓著的梅枝。

皇帝微微俯身,輕聲說道:“馨瀾,你辛苦了。朕知你心中掛念永瑚,他此番出征,亦是朕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永瑚身為皇子,當有保家衛國之責,這對他而言,是磨礪,亦是機遇。”

皇貴妃慢慢地抬起頭,目光落在皇帝身上,那雙眼眸中仿佛蘊含著千言萬語。怨恨、擔憂、理解,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讓人難以琢磨。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然後緩緩站起身來。她的動作優雅而端莊,卻又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皇貴妃微微躬身,行了一個標準的萬福禮,輕聲說道:“皇上將六宮之事托付於臣妾,臣妾深感責任重大。臣妾身為執掌後宮的皇貴妃,自當儘心儘力,打理好後宮事務,撫育皇嗣,以讓皇上無後顧之憂,安心處理朝政。”

說到這裡,她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接下來的話語。終於,她像是下定了決心一般,繼續說道:“然而,皇上,臣妾畢竟也是一個母親。永瑚是臣妾的親生骨肉,臣妾實在放心不下他啊。”

最後一句話,皇貴妃的聲音明顯有些哽咽,那其中蘊含的母愛和無奈,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皇帝站起身來,將皇貴妃摟入懷中,她的身體在他的懷中微微顫抖。他說道:“馨瀾,朕知道你的苦衷。但你要相信,永瑚會帶著榮耀和平安回來的。你是他的母親,你的堅強就是他最大的支持。”

皇貴妃靠在皇帝的懷中,淚水終於忍不住流了下來。她抽泣著說道:“皇上,臣妾隻希望永瑚能平平安安的,其他的,臣妾什麼都不求。”

皇帝輕輕撫摸著她的頭發,說道:“會的,一定會的。我們一起等他回來。”此時,殿內的沉香愈發濃鬱,仿佛也在為這份母子情深和夫妻間的相互安慰而動容。

皇帝突然間回憶起了先帝在他選擇嫡福晉時所說過的那番話,那番話猶如昨日重現般在他耳邊回響。

先帝曾說:“佟佳氏一族乃是將門世家出身,其家族背景顯赫無比。聖祖仁皇帝便是佟佳氏的生母,此外,聖祖仁皇帝的孝懿皇後以及愨惠皇貴妃也都出自佟佳氏一門。佟佳氏一門曆經五朝,始終興盛不衰,實乃名門望族。”

皇帝記得先帝當時的語氣,充滿了對佟佳氏家族的讚譽和對佟佳氏女子的認可。先帝特意為他精心培養了忠勇公之女佟佳氏,顯然是希望她能夠成為皇後,母儀天下。

然而,先帝的話語中卻流露出一絲遺憾。他接著說道:“隻可惜,她比富察氏小了六歲,又比你小了八歲啊。”這句話中的遺憾之情溢於言表,仿佛佟佳氏的年齡成為了她無法成為皇後的唯一阻礙。

皇帝凝視著遠方,腦海中不斷浮現先帝說這番話時的神情。先帝眼中的遺憾是如此明顯,讓皇帝不禁感歎命運的無常。或許,如果佟佳氏的年齡再大一些,她就能夠成為他的嫡福晉,成為皇後,與他共同治理天下。

然而,人生沒有如果,佟佳氏最終還是與皇後之位擦肩而過。皇帝心中湧起一股淡淡的惆悵,他知道,這一切都已經成為了過去,無法改變。

皇貴妃在皇帝懷中漸漸平靜下來,她抬起淚眼,看著皇帝說:“皇上,臣妾明白您的苦心。臣妾雖為女子,卻也有將門風骨,自當支持永瑚。隻是心中實在難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如懿傳之鳳臨天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如懿傳之鳳臨天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