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不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決戰板蓋宮前,吾乃世家子,天心不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崔堯目算了一番距離,抬手止住大軍的行進,雙方隔著三百餘步的距離遙遙相望,氣氛凝重而滑稽。

孝德這位倭王竟是親臨戰陣,兀自站在大炮前方,目視著遠處的唐軍,表情淡然。

“想我倭國遠離中土,偏安一隅,自問從未敢對天朝上國有過丁點不敬,即便遼東之戰我倭國被裹挾其中,也從未對天兵刀戈相向!

敢問天朝將軍,緣何對我化外番邦如此殘暴?炮火轟城仍嫌不足,烈焰焚城之下,百姓奔逃如喪家之犬,遍地焦屍似地府洞開!

孝德泣血捶嚎,事已至此,朕死不足惜!隻是朕不願做那糊塗鬼!朕要問,憑什麼?”

薛禮聞言有些不知如何回答,遂轉頭看向崔堯,輕聲道:“對呀,憑啥?這倭國不過是派了一支偏師,在遼東也不過是起哄架秧子一般,被賢弟幾炮就轟散了,然後就逃竄歸國……

為兄此時想來,好像也沒多大罪過吧?”

崔堯有些撓頭,隨即看向長孫詮,意思很明確,你是禮部的小官,這種扯犢子的事你對口啊,你說。

長孫詮吐了一路,此時正是無精打采的時候,見崔堯看過來,兩眼一翻就昏死過去。

“呸!不爭氣的東西,還想娶我姐姐,你等著吧!”

長孫詮聞言掙紮了一下,而後換了個舒服的姿勢臥倒在地,心裡仍在嘀咕,嗬嗬,你說了又不算,你們家都是女人做主。

崔堯見個頂個的不頂事,隻得自己上前答話。

“大唐紹膺天命,臨照八荒,懷柔遠人,德被草木。而爾日本蕞爾島夷,僻居海隅,昔受漢魏印綬,近竊聖朝冠裳。本應恪守臣節,虔奉正朔,乃敢妄稱"日出天子",陰蓄梟獍之心!

其一罪曰:僭越無禮,亂華夷之序

爾國書悖逆,昔隋世已露端倪。今孝德嗣位,非但不悔前愆,反效夜郎自大。華夏之製,天子唯承天命者居之,爾國主擅擬宸號,此乃"以鳩毒擬甘露,以爝火僭日月",是可忍也?

其二罪曰:藏匿奸逆,背藩臣之義

高句麗遺孽泉氏,負隅頑抗王師,敗走竄爾國中。爾等非但不縛獻天誅,反授之以舟楫,資之以甲兵。昔衛律導匈奴為患,今爾效之,此"豺狼共穴,沆瀣同汙"之明證!

其三罪曰:縱民為盜,傷天子之民

近歲登、萊諸州,屢有海寇掠我邊氓。察其舟楫所自,多出爾國築紫。爾或曰"此非官遣",然牧民無方,縱賊殃鄰,豈非"養癰遺患,咎實難辭"?

其四罪曰:廢貢慢禮,絕君臣之道

自貞觀以來,爾國使節屢托風波,怠職貢之禮。新羅、渤海歲貢不絕,唯爾日本二十載不修朝聘。昔齊桓伐楚,責其"包茅不入",今朕念爾愚頑,特申九伐之威!

天命昭昭,神罰凜凜

今某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舟師五千,自海上突襲!已敕新羅王出糧秣助軍,黑水靺鞨引弓矢為導。爾若識時,當速縛自身並高句麗逆黨,自縛請罪於軍門;若仍執迷,則王師所至,必如"烈火焚枯,洪流滌穢",屆時宗廟隳頹,悔之何及!”

薛禮懵逼的看著崔堯,小聲嘀咕道:“淵蓋蘇文不是燒死了嗎?啥時候跑到倭國了?”

崔堯一腳跺在薛禮腳麵上,示意他閉嘴,正構陷呢,沒點眼色。

長孫詮昏睡的麵容浮上紅暈,自己這位賢弟還真是張口就來啊,不過好歹也算有個借口,回頭自己多羅織一些證物,爭取把罪名坐實了。

孝德突然狂笑起來,轉而被急促的咳嗽聲止住,大口的鮮血噴灑而出,染滿衣襟。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啊!”

崔堯聽得有些刺耳,這句話你也配說?

遂有些不耐,上前一步大聲說道:“某也不和你扯淡,我大唐強盛如此,爾等野民不思主動歸順就是最大的罪孽!

吾欲滅你,與你何乾?

這世道本就是強者通吃一切,弱者苟延殘喘,你倭國本就是大唐餐桌上的一道開胃小菜,若是謹小慎微還則罷了。

就你倭國這等上不得台麵的化外蠻夷,也敢跑到遼東火中取栗?

呸!

若我大唐視若無睹,豈不是墮了天朝的威名?如今爾為魚肉,吾為刀俎!殺的就是你這般上竄下跳的不臣之輩,亦可震懾諸邪,護我國威!”

薛禮聞言咧開大嘴笑了起來,這才對嘛,打你就打你,扯什麼淡呢,還是這話聽起來得勁。

孝德苦笑著說道:“原來我倭國就是儆猴的雞啊,難怪!”

崔堯盯著孝德說道:“言儘於此,是戰是降,閣下一言而絕!”

孝德起身撫摸了一下耗資巨萬打造出來的火炮,隨即揮手讓人將炮口垂下,解下衣袍,抽出腰間長刀,指向崔堯。

“我皇都之內,殘民十之七八,朕實不願再造殺孽!若將軍欲取某家項上人頭,何不出來公平一戰?

某若敗,大好人頭就此奉上,倭國自上而下即奉大唐為主,甘附冀尾,倭國國號就此除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吾乃世家子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