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不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9章 天子開言謂本心,吾乃世家子,天心不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長孫無忌自然不需要隨著人流湧入,包括此次所邀請的五品以上朝官、勳貴以及門閥世家,人們心中的等級製度,並不會因為一兩件瑣事的變化而發生遷移。

除非經曆了天翻地覆的劇烈變動,比如革命!

否則,隻能依靠長久的潛移默化,才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變革。

崔堯稱之為溫和的改良,所倚仗的,正是大唐雄厚的家底。

可若是國家真正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那崔堯也自忖受過屠龍術的熏陶,屆時恐怕也要學一把黃巢了。

金吾衛與勳貴們頗為默契,禁衛們自發的為高階人士開出了一條快速通道,效率之高,與勘驗百姓們自然是判若雲泥。

雙方並沒有就此議論什麼,很是渾然天成。

自魏晉以來,九品中正深入人心,簡直刻入了這個民族的骨髓,大唐雖說鼓勵寒門仕子出頭,可畢竟是鳳毛麟角,每一個出人頭地的寒門仕子無不是光耀鄉裡的存在。

正因為稀少,所以珍貴。古往今來,概莫如是。

可此等曆經四百餘年的尋常事,在貞觀末年,發生了悄無聲息的改變。

也不知具體是何時開始,朝中的寒門士子猛然間多了起來,甚至已經形成了一股單薄的勢力。

雖還不能攪動風雲,但自保卻是足矣!

有人說,始作俑者乃是貞觀名臣馬周,可明眼人都知道,真正的操盤手,乃天可汗也。

閒言少敘,臨近巳時,陛下所邀請之人已全部入場。

此非朝會,與會之人也並非都是勳貴朝臣,所以難免有嘈雜之音,人人皆小聲交頭接耳,入得耳中,便如蝗蟲過境、蜂群環繞。

早已等待多時的壯碩內宦,揮舞起響鞭,隻聽得啪啪作響,於是場麵瞬間寧和了下來。

少頃,便聲不可聞。

人都是從眾動物,隻需有片刻寂靜,便難有再打破寂靜之人。

內侍見狀很是滿意,於是清清嗓子,便喊道:“第一屆大唐萬民代表大會暨戰略巔峰論壇,正式開始!

恭請陛下登場!”

說罷,主動拍起了雙手,做鼓掌狀,說實話,在內侍心中,這個動作挺傻冒的,可他也沒辦法,畢竟是那位小祖宗要求的,不做還不行。

於是百官、勳貴以及三教九流疑惑的看著那個不停拍著雙手的內侍,不明所以。

直到在高台之上的戶部尚書大人跟著鼓起掌來,大夥才知道是要捧場的意思。

於是三三兩兩的拍起了手,俄而瞬間傳染了大眾,雷鳴般的掌聲,就這麼莫名其妙的鼓動了起來,氣氛也不知為何熱烈了幾分。

鄰座的長孫無忌小聲與崔堯交談著:“戰前擂鼓嗎?為何不設力士捶鼓呢?”

崔堯小聲回到:“殺氣太重,有些不合時宜,今日非是軍事會議。”

長孫無忌笑道:“如此折衷,也算有趣。”

崔堯回以微笑,對趙國公的敏銳心思深感佩服。

鼓掌聲在有心人的帶領下,足足持續了半刻鐘,直到眾人的手都拍紅了,李承乾才緩緩登場。

這廝走上高台,下意識地就說道:“諸卿平身!”

長孫無忌與崔堯瞬間扭過了頭臉,有些不忍直視。

大哥,沒人行禮啊,都在蒲團上坐著呢,剛才那死太監也隻說迎接帝皇,也沒說讓躬身行禮啊。

到底哪個環節漏了?

除了部分朝臣很是自然地躬身行禮,而後落座之外,其餘人等個皆是大眼瞪小眼。

有人還小聲嘀咕道:“這是皇帝老兒挑我們禮呢?那咱們現在是拜還是不拜?”

“不用拜了吧?沒看前頭那些人都老實坐著嗎?”

“可人家剛才行禮了啊?咱們是不是少了個流程?”

“那閹人又沒說清楚,需怪不得我等吧?”

“要不還是拜一拜?禮多人不怪,就當是拜菩薩了。”

“不要,人家都坐著,某家可不現眼。”

李承乾看底下有些騷動,有人扭扭捏捏地起身行禮,而後又慌忙坐下,有人如坐針氈,手腳都無處安放。

倒是後邊有個濃妝豔抹地大娘頗為大方,起身做了一個頗具風情地萬福,還不忘向著高台上地陛下拋了個媚眼……

李承乾麵上不顯尷尬,直言道:“倒是朕口誤了,諸位子民,莫要驚慌,且安心坐著!

今日不是朝會,也不講究什麼禮儀,朕貴為天子,見慣了刻板禮儀,今日便也想鬆快一些,大家莫要緊張,就當是尋常聊天便是。”

此言一出,尷尬的氣氛頓時化解,雖不至於脫鞋扣腳,但至少氣氛沒有那麼僵硬了,人們的坐姿也自然了許多。

“自先祖太武皇帝定鼎乾坤,開創我大唐基業以來。

大唐立國至今已三十六載,及朕登位,共有三帝臨朝。

朕自詡愚頑,不及兩位先帝英明神武。

特彆是朕的父皇,正所謂文能治世,武可定國!便是稱之為千古一帝也不算過譽。

朕不奢求強爺勝祖,朕也自知沒那個天分,隻求能得一個蕭規曹隨之名,便無憾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吾乃世家子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