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募兵的煩惱
卿卿是婕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9章 募兵的煩惱,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卿卿是婕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又有五千密軍,護送著一部分王室成員,以及密王從巴州搜刮的錢財,啟程前往京城。
吳王得知後,認定密王是諸侯中的敗類。
不過,他依舊沒有阻攔。
密王搜刮得越凶,越有利於他將來的統治。
至於東川邊界與定東軍的摩擦,在雙方繼續陷入互有勝負的局麵之後,吳王便不再過多的關注。
朝廷清楚吳王的想法,他同樣明白朝廷的意圖。
他的視線投向西方,穿過帝國遼闊的疆域,最後落在徐國同宋國的邊界。
隻要徐國向宋國宣戰,他會立刻命吳軍攻入江東。
但是,目前這兩國還沒有爆發全麵戰爭的跡象。
戰爭,從來都不隻是在戰場上的較量,自從梁國的使者入京,剛剛度過輿論危機的燕國,又開始陷入到不利的境地。
起因,是因為一起交通事故!
好吧,這時代沒有交通事故的說法。
燕國的二公子入京,原本以為自己是作為人質,沒想到最後卻得了個郡王的爵位。
兄長被毒殺,讓二公子變得異常謹慎,除了入宮謝恩,其餘時光,大多都消磨在燕王府中。
郡王府還沒修好,這位二公子還得在這裡住上一段時日。
不過,作為燕國在京城的代表,二公子不可能不出府應酬。
某日,他前往城東赴宴,途中馬匹突然受驚,導致有路人受傷。
謹慎的二公子立刻命人加倍賠償。
但是——
受傷的路人被抬回家後,當夜就一命嗚呼。
第二日,死者的家人將屍體運到了順天府衙。
二公子態度誠懇,願意用千兩白銀換來死者家人的諒解。
有禦史得知此事,上折彈劾。
一位剛剛獲封的郡王,還是位十幾歲的少年,不軟不硬,正好彈劾。
很快,都察院的禦史都行動了起來。
不但上綱上線,請求廢除二公子郡王的爵位,還翻出緩衝地帶的舊賬。
至於燕王抵抗高原人的功勞,則被視為是燕王的無奈之舉。
除了將目標對準二公子,還要求取消燕國世子的封號。
如果禦史的奏折還無法讓內閣給予足夠的重視,那麼當六部的官員也開始上折聲援,內閣立刻引起了警惕。
杜學士前往內務府,同劉總管商議。
如今劉總管將注意力重新轉回到政務上來,在很多方麵,杜學士不得不主動要求溝通。
“這溫郡王府,是繼續修下去?還是立刻停工?”
聽完杜學士的介紹,劉總管開口問道。
溫郡王,是燕國二公子的封號。
“本官這不是正在同你商議麼!”
喜怒不形於色,是朝廷官員的基本素質之一。
“依咱家看來,此事根本就用不著商議。”
“本官也是這個看法!”
說完後,杜學士立刻起身告辭。
一位是當朝首輔,一位是內務府的大總管,二人的時間都無比寶貴,有必要浪費在這看似毫無必要的溝通上麵?
這貌似無用的溝通,實際上非常重要!
回到內閣,杜學士命六部尚書約束官員,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即可。
彈劾,那是禦史的差事!
等到保證六部的官員不再摻和,杜學士這才開始對都察院進行清理。
拿人錢財,替人彈劾的事情,這幫禦史可沒有少乾。
杜學士拿下兩位蹦躂得最歡的禦史,都察院立刻安靜了許多。
當然,還有幾位禦史在鍥而不舍的完成本職工作,杜學士不厚道地將這幾人的名字透露給了劉總管。
劉總管心領神會,將名單轉交給錦衣衛。
常遇春開始安排南鎮撫司調查這幾人同梁國的關係。
沒錯,是梁國!
常遇春認為,目前最希望燕國倒黴的,就是梁國。
更何況禦史才剛剛開始彈劾,梁國的軍隊就進入到燕國的境內巡邏。
至於那受驚的馬匹,順天府的差人沒能檢查出絲毫問題。
太子全程沒有參與,隻是默默的在一旁關注。
等到錦衣衛開始調查,太子則帶著太子妃,和未成年的皇子公主,前往漁陽山避暑去了。
太子有了短暫的悠閒,安陽公卻沒有這個福氣。
此時的安陽公,為了補齊禁軍一事,已是焦頭爛額。
朝廷控製的區域,沒有強製征兵的慣例,不過以前看在軍餉的份上,還是能順利的完成招募。
自從有了羽林衛和虎賁軍,待遇上的差距,已讓禁軍不再受到青睞。
再加上連續三次擊敗高原人,和禁軍廢物一樣的表現——
京畿的男兒,已無人願意加入禁軍。
受窮並不可怕,去前線送死,才會讓人絕望!
安陽公前往順天府與府尹溝通,希望能得到順天府的支持。
順天府尹拒絕得十分委婉。
無奈之下,安陽公隻得前往乾清宮請旨,希望能強製征兵。
結果——
受到了皇帝的斥責!
其實,向皇帝求助,是安陽公的策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