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章 轉輪,北齊不被騎,花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是盧叔武給高演上的《平西策》,隻不過高演注定是聽不到了,已經由高殷獻給了高洋。

對高殷而言,最重要的是設立一個新的平陽重鎮,培植自己的軍事班底,不僅能分化、削弱晉陽那幫勳貴,明麵上還能說是為他們減輕周兵的壓力,他們也不好說什麼。

現在是天保九年,已經是公元558年了,而高演是公元561年去世的,也就是說這些不過是兩三年之後的建議,是完全可以馬上啟用的提案。

高洋喚來人,將這些內容記下,看上去是認真考慮了。

高殷頗為喜悅,今天的提案隻要流傳出去,他高殷不再單有仁懦形象,必有謀略之名,多少能改變一些人的看法。

這些人不會說話,但他們會暗中活動,最終能改變齊國的人心走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洋的看法,他想向高洋證明,自己拿下東雍州的想法不是紙上談兵,有著殷實的計劃,隻要得到發育的機會,或許能走通高洋沒能走完的霸王之路。

高洋確實對他刮目相看,甚至對眼前這個熱切的小人兒產生了些許嫉妒。

如果當初的我,也是他這副樣子,那母親就不會疏遠我,我會得到和幾個親兄弟一樣的寵愛了吧?

如果我也這是如此,阿兄就不會指著我,嘲笑說“此人亦得富貴,相法亦何由可解”了吧?

他真的是我的種嗎?

他情不自禁地抓向了高殷,這一舉動讓所有人都愣住,不知道哪裡又觸怒了天子。

但他們不敢動,隻敢看著猙獰的高洋伸手抓住高殷的發髻,高殷略微吃痛,又不敢叫饒,隻得呆愣地直視高洋。

高洋意識到自己失態了,沉默片刻,才改抓為撫摸,安撫高殷的情緒。

“你做得好。”

高殷可沒有一點被誇讚的喜悅,他剛剛確實感受到高洋的怒火。

高洋斥退隨從,看著高殷的眼睛,神色嚴肅:“你年未弱冠,居然能思慮國家大事,而且真的可行,我……頗有些感慨。”

高洋說著,忽然淚流滿麵:“莫非我們高氏,真的能克拔周國?”

從繼位開始,高洋就不斷麵臨國家內部的壓力,要平衡各方的利益,作為頭狼不能獨自吃完肉,也不能令各狼吃肉做大。

高洋的瘋癲,既是本姓殘暴,也是過激的發泄,被囚禁在天子之位的獨特反抗,隻是這種狠毒的反抗注定會付出許多代價。

他甚至不小心說出了心裡話,稱呼西賊為周國。

高洋的心中其實已經預感到了,齊國已經卡在了一個尷尬的處境,爬不回魏時的巔峰,周國根基已立,即便再像父祖那樣發動滅國級彆的大戰,也是徒勞無功,隻會損耗齊國的元氣。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洪水的咆哮蕩至耳旁,既然無法逃避滅亡,那臨死前縱情享樂、極儘瘋狂,又有何不可?

反正不隻是他的兒子,齊國這條船上的所有人注定會陪葬。

但是命運的洪流於此刻分流,在高殷身上,高洋似乎看到了一張聰慧狡黠的笑臉。

父親高歡曾經對他說過:“此兒意識過吾。”

而現在,高洋萬分確定,眼前的這個孩子,意識還在他之上。

“安德就也跟隨你吧。”

高洋另起一詔,將寶愛的高延宗也調到高殷麾下。

“……多謝父皇。”

高殷有些奇怪,不過達成了最初來的目的,他沒意見。

想了想,高殷壯著膽子,開口詢問:“不知上黨、永安二王……”

“這不是你當問的事!”

高洋頓時露出怒容,剛剛湧出的好心情一掃而空。

高殷連忙下拜,請求寬恕。

見這個孩子委屈的模樣,高洋也不是沒有觸動,他沉思片刻,說:“後日,你去合水寺,替朕供養釋尊如來佛舍利。”

天城山修定寺,原本是鄴城僧人張猛之禪居之所,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狩獵於天城山,於是初立天城寺。

高洋登基後,以山有二水合流,更其名為合水寺。

二十年後,周軍滅齊,周武帝宇文邕入鄴城,在原先的齊國境內推行禁佛之令,北方寺像幾乎滅絕,僧眾多逃奔江南,合水寺也被周國焚毀。

然而武帝死後,宣帝、靜帝先後繼位,佛法又興,由於周武帝曾滅佛,故僧人對周帝非常失望。

恰逢楊堅篡奪周權,建立隋國,於是僧人們選擇放棄舊周,下注新隋,新生之隋能迅速穩定,僧眾們活躍的政治投資不能說是決定性因素,也可以說是一個重要條件。

因此楊堅篡位後普詔天下,全麵支持和複興佛教,開皇三年十月下敕修理合水寺,度人配住,並改其名為修定寺。

此時這座寺廟還是合水寺,不僅是大齊最尊貴的皇家寺廟,也是法上法師長期經營的寺院。

法上,是從舊魏到現齊,高王治下的最高佛教領袖,師承高僧慧光,統領關東眾僧數十年。當初高澄名義上還是魏國的臣子,因此就連高澄都要奏請法上入鄴城,拜法上為昭玄沙門都維那,居大定國寺而充道首。

高洋登基後,更是對法上“事之如佛”,任命法上為昭玄寺大統。

昭玄寺掌管佛教,法上的大統職務相當於齊國佛教事務局局長,“昭玄一曹純掌僧錄,令史員置五十許人,所部僧尼二百餘萬”,而法上“綱領將四十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