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把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11、喜喜篇,退圈後養大熊貓幼崽爆紅,給我一把劍,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回回十七歲那年,發生了一件大事。
那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楓欒山的山道被衝垮了大半,泥石流從半山腰滾落下來,差點就衝到了村口。
你你那天夜裡就察覺到了異常,它平時晚上都愛趴在竹林裡打盹,可那天卻一反常態,早早地就跑回了院子,趴在家門口,還不停地用爪子扒拉門。
“你你,你怎麼了?”要回回被你你吵醒,迷迷糊糊地從床上爬起來,披了件外套就跑到了門口。
你你一看到她,立刻站了起來,低吼了一聲,然後猛地衝向了山腳方向。
要回回心頭一緊,立刻穿好衣服,拿起手電筒就追了出去。
她一路跑,一路喊:“你你,等等我!”
可你你的速度太快了,她追不上。
等她跑到村口的時候,正好看到泥石流轟然落下,砸在了村口的老槐樹上,樹乾被攔腰折斷,壓住了村口的電線杆。
“要回回!你怎麼在這兒!”洪秀紅正好在村口巡邏,看到她後大驚失色。
“是……是你你,是你你發現的!”要回回喘著氣,指著你你的背影說道。
洪秀紅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你你正站在泥石流前,用身體擋住了一塊滾落的巨石,那石頭足足有半人高,砸下來能壓死一頭牛。
“你你!”要回回驚叫一聲,衝了過去。
洪秀紅也立刻撥通了村委的電話,通知村裡人來救援。
你你看到要回回衝過來,立刻轉身把她撲倒,然後自己滾到了一邊。
“轟??”
巨石砸在了剛才要回回站的地方,砸出了一個深坑。
“你你!!!”要回回撲過去,抱住你你的腦袋,眼淚嘩啦啦地往下掉。
你你卻隻是輕輕地蹭了蹭她的臉頰,呼嚕呼嚕地發出聲音,像是在安慰她。
村民們趕到後,立刻組織了搶險隊,把泥石流清理乾淨,把電線杆重新豎了起來。
你你因為救了整個村子,一下子成了村裡的英雄。
莫素梅看著你你身上的擦傷,心疼得不得了,趕緊給你你塗藥。
“你你,你太勇敢了……”要回回一邊幫你你包紮,一邊抽泣著說。
你你輕輕地用爪子拍了拍她的背,像是在說:“彆怕,我在。”
從那天起,你你成了村裡的“守護神”,誰家孩子調皮搗蛋,隻要說一句“你你看著你呢”,立刻就老實了。
要回回也開始更加努力地學習,她知道,自己將來要考上大學,才能帶你你去更好的地方生活。
你你也似乎明白了她的想法,每次她學習的時候,都會安靜地趴在她旁邊,偶爾還會用爪子幫她翻書。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要回回已經高三了。
這一年,她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省重點大學,專業是動物醫學。
你你也已經十六歲了,雖然在野外,這個年紀的熊貓可能已經步入老年,但在你你的生活裡,它依舊活潑好動,隻是體型更大了,毛發也更濃密了。
臨走的那天,全村人都來送她。
你你也來了,它站在人群最前麵,安靜地看著她。
要回回走過去,抱住你你的脖子,低聲說:“你你,等我回來。”
你你輕輕地蹭了蹭她的臉頰,然後用爪子拍了拍她的背。
那一刻,要回回的眼淚掉了下來。
大學四年,要回回幾乎沒有回過家,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中。
她研究熊貓的習性,研究它們的飲食結構,研究它們的繁殖方式。
她還加入了學校裡的動物保護社團,經常去各地的自然保護區做誌願者。
你你也一直留在村裡,每天和杜過過一起砍竹子,和洪秀紅一起曬太陽,和莫素梅一起曬穀子。
有時候,村裡人會問莫素梅:“你你它不寂寞嗎?”
莫素梅總是笑著說:“它不寂寞,它在等回回。”
四年過去了,要回回大學畢業了。
她沒有選擇去大城市工作,而是回到了家鄉,成為了一名動物保護員。
她和你你一起,走遍了楓欒山的每一個角落,記錄下了山裡的每一種動植物。
她還申請了一筆資金,在村裡建了一個小型的熊貓保護站。
你你成了這個保護站的“站長”。
每天早上,它都會帶著遊客們參觀山裡的熊貓棲息地,還會在遊客拍照的時候擺出各種可愛的姿勢。
有一次,一個遊客拍到了你你抱著竹子打滾的視頻,上傳到了網上,立刻爆紅。
視頻裡,你你胖乎乎的身子在地上滾來滾去,憨態可掬,評論區瞬間炸了。
“這是什麼神仙熊貓!”
“我也想養一隻!”
“這熊貓是不是成精了?太通人性了!”
“求地址!我要去看它!”
……
要回回看到視頻後,哭笑不得。
你你一下子成了“網紅”,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村裡看它。
你你也不負眾望,每天都會表演幾個節目,比如打滾、翻跟頭、爬樹,甚至還學會了用爪子寫字。
有一次,它用爪子在雪地上寫了一個“回”字,然後趴在旁邊,等著要回回回來。
要回回看到照片後,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她知道,你你一直在等她。
如今,要回回已經二十四歲了,你你也已經二十三歲了。
在野外,這個年紀的熊貓早已步入暮年,但在你你的照顧下,你你依舊精神矍鑠,每天都在山裡奔跑、打滾、吃竹子。
要回回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帶你你去了熊貓養老中心。
那裡有最好的醫生,最好的食物,最好的生活環境。
你你在那裡,每天都有人陪著它,照顧它。
但要回回知道,它最想念的,還是楓欒山,還是那個每天陪它一起玩的小女孩。
所以,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帶你你回村裡住幾天。
你你一回到村裡,就會跑到山裡,找到那棵銀杏樹,然後躺在落葉堆裡,像是在回憶什麼。
要回回也會躺在它旁邊,輕輕地撫摸它的背。
“你你,我們回家了。”
你你輕輕地嗯了一聲,然後把頭靠在她身上。
夕陽西下,山風吹過,銀杏葉在空中飄舞,像是在為這對相伴多年的夥伴,唱著一首無聲的歌。
要回回帶著你你回到村裡那天,正好是立春。
山上的積雪還沒化完,竹林裡已經冒出了嫩綠的新芽。你你一到家,就鑽進竹林裡啃竹子,吃得嘴角沾滿了青汁,憨態可掬。
“你你,彆吃太多,會拉肚子的。”要回回一邊擦你你嘴角,一邊叮囑。
你你卻不理她,繼續低頭啃竹子,吃得津津有味。
要回回無奈地搖頭,轉身回屋去拿藥。她知道你你每次一回來,就特彆興奮,吃東西都不控製,第二天準會拉肚子。
果然,第二天一早,你你就開始拉肚子了。
“哎呀,又來這套。”要回回拿著藥碗蹲在你你旁邊,一臉無奈。
你你趴在地上,可憐巴巴地看著她,像是在說:“我錯了。”
“你每次都這樣,吃了拉,拉了吃,什麼時候才能長記性啊。”要回回一邊說,一邊哄你喝藥。
你你皺著鼻子,把頭扭到一邊,死活不喝。
“你不喝是吧?”要回回眯起眼睛,“那我明天就不帶你去山裡玩了。”
你你一聽,立刻轉過頭來,可憐巴巴地看著她,嘴巴張了張,似乎想說什麼。
“喝不喝?”要回回舉起藥碗。
你你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低頭喝下了藥。
“這才對嘛。”要回回滿意地拍拍你你的腦袋。
你你喝完藥後,乖乖地趴在地上休息,要回回則坐在旁邊看書。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你你身上,照得你你毛茸茸的身子閃閃發亮。
要回回看著你你,心裡一陣柔軟。她想起小時候,也是這樣坐在你你旁邊,一邊看書,一邊摸你你的頭。
那時候的你你,還是個小不點,毛茸茸的,軟乎乎的,像個大毛球。她總喜歡抱著你你,把你當成自己的玩具。
現在你你已經長大了,體型也比她大了好幾圈,但她還是習慣性地把你當成小時候那樣對待。
“你你,等你病好了,我們去山裡找新竹林好不好?”要回回一邊摸你你的頭,一邊輕聲問。
你你輕輕地嗯了一聲,閉上眼睛,似乎在回味她的話。
要回回看著你你安詳的樣子,心裡一陣溫暖。她知道,你你已經把她當成最親的人了。
傍晚時分,你你的病好了,又恢複了活力,開始在院子裡跑來跑去。
要回回站在門口,看著你你歡快地在院子裡打滾,忍不住笑了。
“你你,彆跑了,小心又拉肚子。”她喊道。
你你卻充耳不聞,繼續在院子裡撒歡。
要回回無奈地搖頭,走進屋裡,準備做飯。
晚飯後,你你趴在院子裡,要回回坐在你身上,一邊摸你你的肚子,一邊講她大學時的趣事。
“你你,你知道嗎?我在大學裡交了個男朋友。”要回回輕聲說。
你你猛地抬起頭,疑惑地看著她。
“他叫林然,是我們班的班長,人很好,也很喜歡熊貓。”要回回笑著說。
你你卻一臉不高興,皺著眉頭,似乎在生氣。
“你你,你彆這樣,我隻是告訴你而已。”要回回趕緊解釋。
你你這才低下頭,繼續趴著,但明顯情緒低落了不少。
要回回看著你你,心裡有些愧疚。她知道,你你一直把她當成最親的人,現在她有了男朋友,你你可能覺得被冷落了。
“你你,不管我以後有沒有男朋友,你永遠都是我最重要的夥伴。”要回回輕聲說。
你你抬起頭,看著她,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
“真的?”要回回問。
你你點點頭。
“那我們拉鉤。”要回回伸出小拇指。
你你伸出爪子,和她的小拇指勾在一起。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要回回笑著說。
你你也“嗯”了一聲,似乎在回應。
夜深了,要回回躺在床上,你你趴在床邊,靜靜地守護著她。
要回回翻了個身,看著你你熟睡的臉龐,心裡一陣溫暖。
她知道,無論她走到哪裡,你你都會一直陪在她身邊。
這一夜,她睡得很香,夢裡,她和你你一起,在山裡奔跑,吃竹子,曬太陽,像小時候一樣。
第二天一早,要回回就被你你搖醒了。
“你你,乾嘛啊?”她迷迷糊糊地睜開眼。
你你用爪子指了指門口,然後站了起來,示意她起床。
要回回揉了揉眼睛,起床穿好衣服,走出門。
外麵陽光明媚,山上的積雪已經化得差不多了,竹林裡也冒出了新芽。
“今天天氣真好。”要回回伸了個懶腰。
你你點點頭,然後拉著她的手,往山裡走去。
“你這是要帶我去哪兒?”要回回好奇地問。
你你沒有回答,隻是拉著她繼續往前走。
走了一會兒,他們來到了一片新竹林前。
“哇,這裡什麼時候有的?”要回回驚訝地看著眼前的竹林。
你你得意地“嗯”了一聲,然後低頭啃起竹子來。
“你你,你是不是早就發現了這片竹林,一直沒告訴我?”要回回笑著問。
你你點點頭,繼續低頭吃竹子。
“你真聰明。”要回回誇道。
你你抬起頭,得意地看了她一眼,然後繼續低頭吃竹子。
要回回站在你你旁邊,看著你你吃得津津有味,心裡一陣滿足。
她知道,無論未來發生什麼,她和你你之間的羈絆,永遠不會斷開。
因為,你你不僅是她的夥伴,更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