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1章 武信君不會覺得區區一萬騎兵就能贏吧,回到戰國當趙括,石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個突如其來的叛亂消息讓秦王大吃一驚:“義渠人叛亂了?

這怎麼可能?”

這些年來,秦國對北地郡(義渠國舊地)之中進行了十分嚴厲的統治,並且按照秦國的法律有著十分殘酷的連坐製度,在大批殺死義渠人的同時也極為有效的控製住了北地郡之中的叛亂。

隨著時間的過去,北地郡之中的義渠人叛亂早就已經是一年比一年式微,不成氣候了。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突然冒出一個上萬騎兵的義渠叛亂,無疑讓秦王有些不敢置信。

要知道整個北地郡之中的人口去年也才八萬多人,這豈不是說由超過一成五的北地郡居民參加了叛亂,然後秦國官方和眾多探子還一無所知?

不可能!範睢忍不住問道:“宦者令,這究竟是怎麼一個情況?”

宦者令忙將情報送上給秦王,秦王打開一看,臉色頓時陰沉,砰的一聲直接砸在了桌案上。

“是趙國人!根據義渠城地方官員的彙報來看,叛軍擁有大量的趙國軍方製式裝備,甚至這一萬騎兵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操著趙國口音!”

此言落下,大殿之中頓時就是人人變色。

嬴子楚好像想到了什麼,直接衝口而出:“難道是武信君趙括的兵馬?”

這個問題讓眾人的心同時都是一緊。

範睢臉色凝重的說道:“剛好在這個時候發動叛亂,又剛好和趙軍有著扯不開的關係,如果不是武信君的手趣÷閣,確實很難讓人相信啊。”

負責秦國情報係統的陽泉君羋宸好像想起了什麼,忙道:“對了,前段時間剛剛得到的消息,說是武信君迎娶了一名來自義渠的女子作為小妾,想必和這件事情也脫不開關係!”

大殿之中的秦國君臣對視一眼,瞬間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秦王冷冷的說道:“難怪這個武信君一直在智邑按兵不動,現在看來他怕是早就已經想好了,就是要用這義渠人的叛亂來扯大秦的後腿吧。”

範睢摸著胡須沉吟半晌,突然笑了起來:“大王,老臣覺得這一次武信君卻是乾了一件蠢事。”

秦王道:“應候此話怎講?”

範睢道:“大王請想,如果是趙國北方邊騎軍團的主力南下,足足五六萬的騎兵對於眼下的大秦而言絕對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可是眼下隻有區區一萬騎兵,能做些什麼?

騎兵不是步兵,他們甚至連一座城池都完全無法攻破!所以,即便武信君派出的這一路偏師能夠對大秦北地郡造成一陣襲擾,也完全無關大局。”

嬴子楚有些看不下去了,直接開口道:“應候這話就說得不對了。

須知武信君乃是十分擅長運用騎兵的,他親自組建的蚩尤軍更是天下第一騎兵,而且現在他的這支騎兵也在義渠叛軍的策應下攻克了義渠城,怎麼就說沒有攻城能力了?”

範睢被嬴子楚的話給噎了一下,但馬上回過神來,反駁道:“太子請想,義渠城之中可是有著大量的義渠人居住,因此會被裡應外合攻破也是不足為奇的。

但是除去北地郡之外,難道趙國人還能夠在關中找到和他們裡應外合的人不成?

即便是趙國和義渠的這一支萬人騎兵聯軍南下,又能如何呢?”

嬴子楚說不出話了。

確實,一萬騎兵聽起來很強,但那是在野戰之中才強。

如果是攻城的話,騎兵的攻城力度是遠遠不如步兵的,這是軍事常識了。

秦王咳嗽一聲,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了回來,淡淡的說道:“好了,都不要爭吵了。

應候這件事情上說得對,武信君可能覺得他有這一支騎兵作為奇兵,但區區一萬騎兵又能有什麼用?

傳令下去,讓關中之中所有靠近北地郡的城池立刻開始戒嚴,一旦看到趙軍騎兵南下之後立刻死守城池即可。”

嬴子楚有些憂慮的歎了一口氣,這位太子覺得小看武信君絕對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決定。

但偏偏這個時候,嬴子楚又找不到任何能夠說服其他人、尤其是自家父王的證據!秦國君臣並不知道的是,趙括的這支奇兵速度比起他們所想象的要快上太多太多。

正如範睢所言,由於義渠城是當年的義渠國都城,城中又有著大量的義渠人,因此一萬兩千名蚩尤軍再加上三千義渠聯軍的組合可以說是十分輕鬆的就攻占了這座城池。

在攻克了這座城池之後,義渠勝一刻也不停的召集了所有城池之中的官員,宣布義渠國複國。

隨後,眾多義渠國官員恭迎義渠勝登基,成為新任的義渠王。

在登基的第二天,義渠勝留下一千步兵,並讓自己的親妹妹、義渠國的長公主義渠薇監國攝政,然後就帶著兩千義渠騎兵跟隨李牧一起南下。

一千步兵其實並不足以彈壓城中局勢,所以李牧也留下了兩千蚩尤軍保護自家夫人,然後帶著一萬蚩尤軍和兩千義渠騎兵一同南下。

由於是騎兵所以南下的速度極快,當秦國眾臣剛剛得知消息並做出決定的時候,李牧率領的一萬兩千騎兵聯軍已經沿著涇水越過了關中北部的甘泉山,正式進入了關中平原之中。

看著麵前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義渠勝頓時躍躍欲試,朝著李牧說道:“李牧將軍,我們這一次先從那一座城池下手?”

義渠勝雖然名義上是義渠王,但實際上隻能是這支軍隊的副將。

李牧微微一笑,反問了一句:“義渠王覺得應該從哪座城池下手最好呢?”

義渠勝忙道:“前麵有一座小城叫做甘泉邑,不如就從那裡下手吧?”

李牧道:“甘泉邑,就是那座人口隻有八千人的小城池嗎?”

義渠勝連連點頭:“對對對。”

李牧笑著搖頭:“這個建議不錯,但我覺得不行。”

義渠勝楞了一下,道:“為何不行?”

李牧正色道:“我們這一次可是寄托著君候的希望,所以要乾就要乾大的!我決定,先進攻秦國的……涇陽城!”

“涇陽城?”

義渠勝先是一愣,隨後大吃一驚:“這,這怎麼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