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4章 李牧凱旋,趙王彆有用意?,回到戰國當趙括,石堅,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由於在楚國之中有李園的存在,所以趙括同樣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知了楚國要遷都的消息。

其實就算沒有李園,這麼大的事情也不可能完全不走露風聲。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趙括先是一愣,隨後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楚王,還真是夠膽小的。”

不得不說,這曆史確實還是有它自己的慣性的,楚國在曆史上是被秦國逼迫著遷移了都城,而現在則是被趙國逼迫著遷移了都城。

但不管是哪個國家也好,楚王懦弱的性格和楚國衰弱的國力注定了楚國在麵對著當時最強國的時候,隻能夠無可奈何的選擇躲避而不是正麵迎戰。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楚國國民性格變得越來越弱小的證明,真正的熱血之人已經被殺死在了戰場,活下來的都是一些懦弱之徒。

趙括一想到這裡忍不住輕輕搖頭,楚國的弱小對於趙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所以趙括當然一點都不介意楚國繼續這麼弱小下去。

在這件事情上趙括並沒有采取任何的行動,一方麵是趙國剛剛和楚國簽訂了盟約,如果這麼快就出爾反爾,確實也是有點略顯過分。

從另外一方麵的角度來說,趙國現在其實也是比較忙的,要先把剛剛占領的韓國那些土地給好好的掌控住,然後才能夠在明年繼續的對其他國家進行攻擊。

好在這已經不是趙國的官員們第1次被派去通知那些新征服的土地了。

趙國上下如今也是摸索出了一整套十分完整的流程,相較於第1次的幾乎可以說是一片混亂的情況來說,現在的趙國真正實現了官員接管程序上的“一條龍”服務,讓趙括這個相邦也是省了不少的力氣。

當然了,作為趙國相邦,趙括也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做的,比如說如今被派去韓國接管當地秩序的趙國官員,絕大部分都是出自於趙國學宮之中的畢業生。

誰都知道趙國的學宮其實就是趙括這一派用來培養後備人才的大本營,所以說當學宮的地址在趙國之中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實際上也就是趙括的勢力在趙國之中越來越強之時。

這也是趙括相對於周少奮或者說其他政敵們最大的優勢,作為培訓人才的基地,學宮可以幫助趙括源源不斷的培養出忠心耿耿的部下,而且這些部下們往往都還是有知識有文化,有能力的人。

如果是一年兩年,這其實也並不算太要緊的事情,畢竟能夠當上趙國重臣的人,誰的手底下又沒有一批非常有能力的心腹呢?

但是若是把這個時間點拉長到10年,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在這10年裡,趙國一直在不停的擴張,國土麵積和人口數量比之前翻了好幾倍,需要的官員數量自然也翻了好幾倍。

到了這種時候,趙括利用學宮批量製造和生產人才的優勢就完全體現出來了。

其他人的手下就那麼點,他們能夠占據的職位也就那麼點,就算是想要培養人才,也絕對不可能像趙括這樣,每年培養個幾百名官員出來,而且這些官員還都是合格的。

簡單的形容就是趙括相當於是流水線一樣的不停製造出一批批合格的成品,而其他趙括的政敵們則是屬於那種小手工坊,隻能一個個的製作,而且質量還不能夠保證。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括能夠獲得巨大的優勢,也就完全不讓人意外了。

在可以說是按部就班的解決掉了韓國統治的問題之後,趙括現在其實又麵臨著一個新的問題。

這個問題說起來也是比較的具有一個曆史的淵源性,那就是究竟要怎麼處理周天子啊?

是的,這個周天子不是彆的周天子,正是那個周文王、周武王、薑太師所開創的周王朝的周天子。

為什麼周天值會存活到現在,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周王朝分成西周和東周兩個時間段,而東周又分成春秋和戰國,如今正好是戰國末期,所以周天子其實真的還沒有消失呢。

隻不過如今的周天子勢力已經十分的弱小了,他的封地就隻有洛邑這麼一座城池,其他的地方都全部被韓國所控製了。

說白了,現在的周天子其實就是韓國人控製之中的一個傀儡罷了,他就有點像是後世西方世界的梵蒂岡教廷,隻不過梵蒂岡教廷要更淒慘一些,隻有一座教皇所在的宮殿,還沒有周天子這一座城大呢。

當趙國滅掉了韓國之後,現在的洛邑就被趙國所有的領土所包圍了,考慮到洛邑之中壓根就沒有什麼兵馬,可以說趙括想要滅掉周王朝也僅僅是一句話的事情。

在思考了一會之後,趙括也是做出了決定:“發一篇命令去告訴新的三川郡郡守,暫時來說維持洛邑的現狀不變。

不過那個西周公和東周公……就把他們給廢掉好了。”

洛邑也就是後世所說的洛陽城,這座城池現在的情況是比較奇特的,因為雖然說周天子的領地已經小到了這種地步,但是呢,這個領地居然還能夠再分成兩部分。

東邊的這一部分屬於東周公,而西邊的那一部分自然就屬於西周公了。

這也是周天子的一些曆史恩怨,趙括也懶得去計較,隻不過呢,對於趙括來說,這周天子當然是越孤家寡人越好,所以就什麼西周公和東周公就統統都滾蛋好了。

在處置完這些來自於韓國滅亡的手尾之後,趙括終於迎回了李牧。

這一天,李牧率領著趙國十萬大軍押送著眾多韓國的俘虜,以及數不勝數的金銀財富,浩浩蕩蕩的回到了趙國都城,邯鄲城之中。

對於李牧的凱旋,趙王表現出了相當大的興趣,根據具體負責此事的官員們彙報,趙王幾乎是每一件凱旋慶典上的事情都要親自過問一番,力求儘善儘美。

對此,趙括陣營之中自然也不是沒有察覺,許曆就對趙括做出了提醒。

“主君,大王為何對李牧如此的熱情?

總感覺有所圖謀。”

對此,趙括微微一笑:“當然是有所圖謀了,畢竟我們的這位大王又不是傻瓜。”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趙王近來天天和李王後膩在一起,恨不得把所有政務都交給趙括的人突然間對一件事情特彆熱心,這事情要是沒鬼才不正常呢。

許曆想了想,道:“大王莫非是……把李牧當成第二個周少奮了?”

趙括笑了起來:“應該是這個樣子。”

趙王畢竟還是太年輕,所以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也不懂得遮掩,想要猜測他的目標就會變得非常的容易。

許曆一聽,頓時有些不爽:“這個大王,之前弄出來一個周少奮還不夠,現在居然還要挖李牧嗎?”

對於許曆來說,武信君府的人就是武信君府的人,那可不是趙王的人。

趙括哈哈大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吧,像李牧這樣的優秀部下,大家見識到了他的光芒,又怎麼可能不想要和他站在一起呢?

隻不過……”趙括頓了一下,雙目之中閃過一絲精芒:“李牧可是本候的人,想要從本候這邊搶人,哪裡有那麼容易!”

對於趙括來說,一個周少奮的反水就已經是很不爽了,現在誰想要再故技重施?

不好意思,就算你是所謂的大王,那也是絕對不行的!聽到趙括的這個表態之後,許曆也是用力的揮了一下手掌,笑道:“主君說得對!老臣早就已經看他們這些家夥不爽了。

不過,我們要怎麼樣去應付他們呢?”

趙括眯起眼睛,微微一笑:“他們不是覺得能夠像當年策反周少奮那樣能夠策反李牧嗎?

那麼……本候就讓他們如願便是了!”

許曆聞言先是一愣,隨後若有所思。

夜晚,趙軍大營。

李牧率領著趙國大軍已經抵達了距離邯鄲城不過二十裡的地方,並且在這裡紮營。

從時間上來算,明天李牧就可以正式抵達邯鄲城,參加凱旋儀式了。

所以這個時候的李牧心情當然是很放鬆的,甚至還和麾下的將領們一起喝了一會的酒,然後醉醺醺的回到了自己的帥帳之中。

剛剛回到帥帳之中,李牧就嚇了一跳。

有人。

在看清楚來人的臉龐之後,李牧這才把已經按在腰間劍柄的手放下,埋怨道:“蘇厲啊,我好歹也是個大將軍,你在麵見大將軍之前連通報都不懂的嗎?”

蘇厲微微一笑,對著李牧說道:“咱們哥倆誰和誰啊,通報這種事情就算了吧。”

李牧不滿的哼了一聲,大馬金刀的坐在了蘇厲的麵前,道:“你這家夥是掌管夜鶯的,平時沒什麼事情絕對不可能離開主君。

說吧,邯鄲那邊是不是又出什麼事情了?”

蘇厲笑著從懷中拿出來一封密信:“主君寫的,閱後即焚。”

李牧的表情開始變得鄭重起來,他小心的拆開封泥,開始閱讀了起來。

看著看著,李牧的眉頭漸漸緊皺,良久沒有開口。

蘇厲笑道:“怎麼,不發表一下意見?”

李牧長出一口氣,將信紙放在了桌子的油燈上,看著火苗把信吞噬,然後才開口。

“這個計策……為什麼不換彆人來呢?”

蘇厲聳了聳肩膀,道:“因為大王和周少奮要拉攏的人是你啊。”

李牧揉了揉額頭,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個人的演技是很差的,如果他們看出破綻怎麼辦?”

蘇厲搖頭道:“你傻啊,你不需要去親近周少奮那個老狐狸,你隻需要擺出一副死心塌地效忠大王的態度就行了。

大王是很欣賞你的,有了大王的信任,周少奮那邊壓根就不是問題。”

李牧看上去有些無奈,道:“就不能直接殺進邯鄲,把這些人都一鍋端了?”

蘇厲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須,道:“主君說了,時機未到。”

李牧有些煩躁:“可是都已經這麼多年了!”

蘇厲笑道:“但主君還說了,隻要等到大王真的相信你了,那麼時機就馬上到了。”

李牧眼睛一亮,道:“當真?”

蘇厲點頭:“千真萬確!”

李牧拳頭重重砸在桌子上,讓油燈都濺出了幾滴燈油。

“可以,你回去告訴主君,我李牧這一次就配合他演一出大戲!”

蘇厲笑了起來,道:“主君還有一句話讓我帶給你——‘行百裡者半九十,隻有真正能夠堅持到終點的人,才是真正的勝利者!’”說完這句話之後,蘇厲站了起來,朝著李牧躬身行禮,然後優雅的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李牧一個人坐在帥帳中,半晌過後,突然嘿嘿的笑了起來。

“想不到啊,居然也有我老李挑大梁的時候了。

也不知道李斯那個家夥如果將來知道真相之後,又該是怎麼樣的一副嘴臉?”

李牧雖然對於政治的東西並不熱心也懶得參與,但是他卻有一雙銳利的眼睛。

李斯自認為將對李牧的嫉妒掩飾得很好,但是他並不知道,李牧早就已經看穿了一切。

不過從李牧的角度來說,他其實也不喜歡李斯,因為他覺得這個人太過陰沉,不適合做朋友!現在大家畢竟都屬於一個“創業期”,所以李牧也不會對李斯怎麼樣。

但是,李牧一點都不介意在這種事情上,啪啪的打一波李斯的臉,讓李斯知道,什麼才叫做主君身邊真正的心腹,什麼才叫做主君身邊真正的大功臣!一想到這裡,李牧的笑聲就變得越發的響亮了。

……翌日。

早晨,無數的趙國官員、民眾就已經在邯鄲城門口處翹首以盼。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之中的很多人並不是自行前來的,畢竟這麼多年的勝利了,大家凱旋盛典也看多了,自然有些審美疲勞。

隻不過這一次趙王是下了死命令,導致許多官員甚至把府中包括雜役在內的所有人通通都派出來,目的隻有一個,就是為了給李牧歡呼。

甚至就連趙王本人都打破了慣例,不在宮城門口等候,而是直接來到了邯鄲城外等候!趙王的目標也很簡單。

把李牧收為己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