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風塵知音,短刀集,紙上談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京州的夜,總是來得特彆早。

望月樓的紅燈籠剛點上,街上的行人便已稀疏。

那些衣著光鮮的公子哥兒們,卻在這時三三兩兩地來了。

他們搖著折扇,邁著方步,臉上掛著心照不宣的笑容,仿佛這望月樓是什麼高雅的去處。

樓內,絲竹聲不絕於耳。

“露兒姑娘,王大人等您多時了。”

小丫鬟掀開珠簾,低聲催促。

銅鏡前,露兒正細細描著眉。

她手指纖長,動作卻極慢,仿佛每一筆都要耗儘全身力氣。

鏡中人兒膚如凝脂,唇若點朱,一雙杏眼似含秋水,卻不見半點波瀾。

“知道了。”

她淡淡道,聲音如同她指尖劃過的那根琴弦,清冷得不帶一絲溫度。

小丫鬟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退了出去。

露兒放下眉筆,從妝奩底層摸出一個小瓷瓶,倒出一粒紅色藥丸吞下。

這是望月樓特製的“歡顏丹”,服下後雙頰自然泛紅,眼中含情,任誰看了都會以為她滿心歡喜。

“嗬,又是一夜。”

她對著鏡子扯出一個笑容,那笑容美得驚心動魄,卻像是一張精心繪製的麵具。

樓下大堂已坐滿了客人。

露兒抱著琵琶緩步下樓時,滿堂喧囂頓時靜了幾分。

她目不斜視,徑直走向中央的琴台。

這是望月樓的規矩——頭牌姑娘每晚先奏一曲,算是給客人們開胃的小菜。

指尖輕撥,一曲《霓裳》流淌而出。

露兒的琴技在京州是出了名的。

有人說她的琴聲能讓人想起故鄉的月光,有人說她的琴聲藏著說不儘的故事。

但隻有她自己知道,每一根琴弦上纏繞的,都是無法言說的苦楚。

曲至半酣,露兒的目光不經意掃過角落的一張桌子。

那裡坐著一個年輕男子,一襲青衫,麵前隻擺了一壺清酒。

他既不像其他客人那樣盯著她看,也沒有與人高談闊論,隻是安靜地聽著,眼神專注得近乎虔誠。

這倒稀奇。

露兒手上不停,心中卻微微一動。

望月樓的客人分三種:一種是來買笑的,一種是來炫耀的,還有一種,是來談生意的。

但這人,似乎都不屬於其中任何一類。

曲終,滿堂喝彩。

露兒起身行禮,眼角餘光卻瞥見那青衫男子輕輕搖了搖頭,嘴角泛起一絲苦笑。

那表情轉瞬即逝,卻像一根針,冷不丁紮進她心裡。

“姑娘,王大人請您過去。”

小丫鬟又來催促。

露兒點點頭,抱著琵琶向二樓雅間走去。

經過那青衫男子桌前時,她故意放慢腳步。

男子約莫二十五六歲年紀,麵容清瘦,眉宇間透著一股書卷氣,卻又比尋常書生多了幾分堅毅。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漆黑如墨,深不見底,仿佛能看透人心。

“在下陳樂,姑娘琴技超凡,令人歎服。”

男子忽然開口,聲音低沉悅耳。

露兒腳步一頓。

在望月樓,客人主動與姑娘搭話並不稀奇,稀奇的是這人的語氣——沒有輕佻,沒有討好,甚至沒有欲望,隻有純粹的欣賞和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悲憫?

“公子謬讚了。”

露兒微微欠身,禮節性地回應。

“《霓裳》本是歡快之曲,姑娘卻彈出了其中淒涼,想必心中有事。”

陳樂輕聲道,聲音低得隻有她能聽見。

露兒心頭一震。

三年來,聽過她彈琴的人不計其數,卻從未有人聽出琴聲中的真意。

她不由多看了陳樂一眼,卻見他已轉過頭去,自顧自斟了一杯酒。

雅間裡,王大人早已等得不耐煩。

露兒強顏歡笑,一杯接一杯地陪酒,心思卻飄到了樓下那個叫陳樂的男子身上。

他是什麼人?

為何能聽懂她的琴聲?

又為何會出現在這種地方?

夜深了,客人們陸續離開。

露兒借口更衣,悄悄溜下樓來。

大堂已空,隻有角落那張桌子還亮著燈。

陳樂依然坐在那裡,麵前酒壺已空,他卻似乎沒有離開的意思。

“公子還不走?望月樓要打烊了。”

露兒走到他桌前,輕聲道。

陳樂抬頭,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笑道:“我在等人。”

“等誰?”

“等一個知音。”

陳樂的目光直視著她,“方才那曲《霓裳》,最後一段姑娘彈錯了兩個音。不是技藝不精,而是心中有鬱結,手指便不聽使喚了。”

露兒臉色微變。

那兩個錯音極其細微,連她自己都是彈完後才察覺的,這人竟聽得如此清楚?

“公子好耳力。”

她勉強笑道,“不知公子以何為業?”

“江湖浪子,四海為家。”

陳樂淡淡道,“偶爾也替人解決些麻煩。”

露兒心頭一跳。

江湖人?

難怪他身上有種不同於尋常書生的氣質。

但江湖人來青樓做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短刀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短刀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