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7章 減少戰艦人員編製,星海霸業,幻跡,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聯邦308年。

大麥哲倫星係。

自三年前林宇返回後,大麥哲倫星係這邊,也同步開始了聯合戰艦的製造。

不過,這裡的進度比起銀河係要略慢。

主要原因在於,一個是大麥哲倫星係內,聯邦的附屬文明有些少。

而且除了原本的那批三級文明之外,大部分還都是剛從銀河係遷徙過來,或是正在遷徙中。

換句話說,短期內這些文明注重的還是自身建設,遠沒到能夠產出的時候。

就連泛光聯盟,也同樣是如此。

所以,這邊暫時還無法讓泛光聯盟來大規模代工,一些關鍵係統,比如準四級能量武器、躍遷引擎,以及削弱版的護盾等等,都隻能由聯邦來生產。

這個效率,與銀河係那邊的泛光聯盟肯定是沒法比。

畢竟人家在那邊的人口,都已經上萬兆了。

而聯邦在大麥哲倫星係這邊,至今才幾百億而已。

與此同時,艦隊的全麵換裝也同樣在加速,十支艦隊目前已有六支全麵列裝了鯤鵬級,剩下的四支也計劃在三年內完成列裝。

同時,按照最新的聯邦艦隊規劃,各艦隊還要進行一輪擴編。

之前,大麥哲倫星係內,是采用每一支艦隊負責一片星宇的模式,即十支艦隊分彆負責鎮守文明禁區德裡斯,以及九大星域。

但對於一個星域,尤其還是恒星數量高達二十億的星域而言,艘戰艦實在太少了。

再加上如今蟲族危機的這把火,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燒到大麥哲倫星域,所以擴編已經刻不容緩。

而實際上,自三年前林宇返回這邊,已經著手在做這件事了。

短期目標為15年。

目標是將十支艦隊分彆擴編至艦隊集群,每個集群下轄三支滿編艦隊。

中長期目標為30年。

十個艦隊集群不變,但每個艦隊集群下轄的艦隊數量,將增加至九個。

老實說,要達到這一個目標,聯邦這邊的人肯定不夠。

畢竟,參軍的人數一旦抽過某個度,就會對其他方麵造成嚴重影響,而想要完成林宇的這個計劃,那麼...

大麥哲倫中的人類,得有37%要加入聯邦艦隊。

這顯然,是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數字。

那怎麼辦呢?

辦法無非就是兩個,開源與節流。

開源是指,增加人類數量。

想儘一切辦法,誘惑大家多生,瘋狂生!

畢竟,相較其他文明而言,人類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

這倒不是其他文明比人類更能生,而是人類的曆史...

太短了!

銀河係裡的那些四級文明,哪一個不是從走入星際並向外殖民開始算起,發展了上千年,甚至是數千年?

而人類,從同樣的時間點算起,滿打滿算,也才100年。

所以,這不是能不能生的問題,單純隻是一個發展時間的問題。

短期內你想要解決,那就隻能開源。

什麼,地球圈以前就用過這種辦法,雖然有效果,但也不是太好?

沒關係,效果不好,那說明給的還不夠多。

咱大麥哲倫星係啥都缺,就是不缺地盤。

什麼減稅不減稅的,咱們不玩這套,直接送島嶼,送大陸,甚至是送星球。

甚至就是一整個恒星係統,咱都能送。

咱大麥哲倫星係裡,還有上百億的無主恒星係統呢,你們敢生,我就敢送!!

至於節流,則是指減少崗位人數,從而減少每艘戰艦的標準編製人數。

而關於要如何做到,林宇直接丟給了科學部。

讓他們想辦法。

你們是提高戰艦自動化程度也罷,或者想辦法在安全的前提下,用AI來取代更多有人崗位也罷。

總之,我隻要結果。

而最後,林宇給了科學部一個指標。

將來艦隊數量要增加九倍,但聯邦艦隊人數最多隻能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15%。

要怎麼做,你們來想辦法。

說完之後,林宇是輕鬆了,但科學部的人,可都愁死了。

畢竟,戰艦上的很多崗位,如果可以用ai來替代,那麼人類早就那麼乾了。

但這不是不行嘛!

除非,你完全不限製AI,這才真正能讓其做到,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隨機應變。

可你要完全不限製,那麼最終會演變出什麼結果,誰也沒法預料。

彆說什麼幾百年前臆想出的機器人三大定律,那是扯淡。

當AI進化到某種程度之後,這種東西一文不值。

說穿了,也就能限製一下未進化至智能生命的低級智能,僅此而已。

為了這件事,所有人都愁死了。

老實說,其實不少人都想到了同一個辦法,但很快就全都進行了自我否決。

不是技術達不到,而是涉及了倫理問題。

比如,直接克隆聯邦士兵,並給每個克隆人種上思想鋼印。

這不...

問題完美解決了。

你要多少士兵都不成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星海霸業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星海霸業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