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一章 夙願終償,國潮1980,鑲黃旗,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國潮1980 古人雲,人生有三大快事。 一是洞房花燭夜,二是金榜題名時,三是他鄉遇故知。 但要讓劉永清來說的話,那怕是還有第四大快事,就是“夙願終償日”啊。 這不,眼瞅著他為“壇宮”燒出了全套的仿古瓷餐具,後續還會有大量的常年訂單。 眼瞅著他和美院合作的仿生瓷又取得了市場的承認,照樣是供不應求。 眼瞅著四川飯店、釣魚台賓館,也豐富仿效“壇宮”的做法,上門訂購產品。 眼瞅著京城工藝品廠本來已經走向沒落的仿古瓷產品,居然因為他老樹新枝,又有了一番日漸蓬勃興旺的新氣象。 這樣一來,他成了廠裡扭轉經營困境不可或缺的核心人才,他的價值獲得了廠領導的重新評估,自然也就迎來了揚眉吐氣的出頭之日。 廠裡不但早就滿足了他開窯傳藝的要求,還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了他硬著頭皮,去請示上級領導。 不知跑了多少趟勞動局,終於把他的編製又跑下來了。 俗話說,人叫人千聲不語,貨叫人點首自來。 這話用這兒,其實也挺合適。 像容寶齋,這麼大的名氣,這麼大的店,還是跨業經營。 各部門加起來小一百號人呢。 所有大小事務,隻憑一個正主任和一個副主任管理。 那二人必定日理萬機啊,哪兒能說見就見啊? 一般名氣的畫家來到這兒,也不可能有這待遇。 所以如果容寶齋的領導能親自過來解決問題。 這絕不是人家給康術德麵子,而是人家給沈周和石濤麵子。 但這恰恰也就是說,茲要是人過來了。 這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對這兩幅字畫的重視,表露出一種先決的期望。 也就意味著康術德他們已經悄悄的變被動為主動了。 今兒跟著老師傅過來的人,自稱是容寶齋的副主任,四十來歲,姓宋。 來了之後,他做了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就隻顧著去瞅東西了。 東西看過了,一改剛才進門時的冷淡嚴肅,變得熱情又多話。 他讓老師傅給拽出幾把凳子,拉著扯著讓康術德坐下談。 這顯然又是個好現象。 何況老爺子可站了老半天了,也巴不得能歇歇腿兒,於是一點沒推辭就坐下了。 隻是沒有寧衛民的座兒,讓這小子可是眼饞極了。 但沒辦法,這個年頭可沒什麼顧客是上帝之說。 憑他的年紀,沒資格跟這些年紀長他一輩的人一塊兒坐,這就叫長幼有序。 結果怎麼樣? 這宋主任開口問的第一句,就招寧衛民不受聽。 “問您個情況,這兩副字畫是您自己的?” 這小子心裡可正為沒座兒彆扭呢。 自然不必客氣,直接就飛過去一燒雞大窩脖兒啊。 “什麼意思?是不是看我們窮啊?我們這可不是偷的,也不是搶的,是清清白白自己的東西。” 宋主任被戧得有點尷尬,目光這時才注意到寧衛民身上。 為此,康術德不能不假意慍怒,瞪了寧衛民一眼。 “沒規矩”。 然後轉頭對宋主任致歉。 “這是我侄子。讓您見笑。” 宋主任能怎麼辦? 擺擺手,故作大度笑了。 “沒什麼沒什麼。年輕人嘛。” 但回過頭來,跟康術德交談卻顯得更客氣了一些。 可見寧衛民的“莽撞”也有積極作用。 “老先生,我可不是那意思啊,請勿見怪。” “主要是因為這修複費也就這樣了,我們給您真減不了幾個。我們店也沒有分著付錢的規矩,真是很為難啊。” “可如果這畫兒就是您自己的呢,我倒還有個變通的辦法。就是想跟您建議一下,希望您把這兩幅字畫出讓給我們。” “如果您願意的話,您不但不用花錢,還能帶著一筆不少的錢回去。您覺得這樣行嗎?” 那老師傅也在旁幫腔。 “您不是手頭緊嗎?您要因為價錢的事兒不修了呢,這兩件兒東西多半兒就得毀了,太可惜了。您要給我們店裡,這兩樣東西修複的錢,就不用您再出了。一舉兩得,多好啊,是不是?” 說完,這二位都盯著康術德看。 可沒想到康術德幾乎無動於衷。 老半晌才沉著臉說,“我是為了保住這兩件東西才來的。怎麼您二位,反倒還勸我抖摟家底兒啊?” 寧衛民也是個好幫手,抓住機會猛敲鑼邊兒。 “就是,我們來是修東西的。怎麼好不央的又變成賣了?您二位得著東西,當然是覺著好了。可我們東西沒了呀,好什麼呀好?” 這話實在過頭了,是好說不好聽啊。 老師傅當場臉一紅,嘴支吾了。 宋主任倒還應付得來,趕緊圓和。 “彆這麼說,彆這麼說。看看,又誤會了不是?我們真是出於好意,在替眼下遇到的問題,找個最好的解決辦法。” 跟著他不再理會寧衛民,專攻康術德這一路。 “我看得出,老先生,您不是一般的人哪,要不然您不會有這兩件東西,更不會想著要來修複。” “可我有句話您彆不愛聽。要說在咱京城裡,那有名的府門兒、宅門兒多了。可這些年都怎麼樣了呢?曾經滄海難為水。輝煌,對誰家都是過去的事兒了。” “不瞞您說,我們這兒啊,現在幾乎每月都得收上來幾十件兒,十幾件兒的好東西,幾乎全是從過去的有名有姓的人家送來的。” “而且和您拿來這兩樣東西,狀況都差不離兒。許多書畫,全是殘了、傷了、缺了、朽了、黴了的。為什麼?不就因為頭兩年那情況,保存不易嘛。” “要說這些顧客呢,許多人原也不想撒手。因為差不多都是老輩人傳下來的,都想留個念想兒。這能理解。” “可問題是,書畫不是瓷器、銅器,需要特定的保存方式和條件。如果保存不得法,看著挺好的東西,在自己手裡一天天的爛掉,會更心痛。” “如果您懂書畫也愛書畫,就應該理解。與其如此,那倒不如賣給我們,反倒能妥善保全了咱們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財富。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所以您真要願意賣的話,談不上什麼抖摟家底兒,這不丟人,反倒是為咱們保護文物做出了貢獻。” 宋主任說到這兒,又看了一眼寧衛民,故意還多加了幾句。 “老先生,這還是隻是一方麵。現在的書畫行情其實不錯,比頭幾年好多了。您要用賣畫的錢,改善一下生活條件,不一樣是好事嘛。” “咱們實話實說,其實現在誰家情況都差不多,誰也比誰好不了多少。最實際的問題,一是手裡都不富裕,二就是要為家裡孩子打算。” “就像您這侄子,沒幾年就到成家立業的年紀了。問題是現在這個年輕人結婚啊,辦事啊,經濟方麵的要求也不小啊。” “過去的三轉一響是老黃曆了,現在都要電視,錄音機了。您即使不為自己考慮,手裡如果多些錢為下一代支應,難道不是好事嘛?” 寧衛民聽了不免好笑。 他知道宋主任這是旁敲側擊,拿他說事呢。 甚至是渴望他能為利所動,主動幫著說話。 可這心眼兒你得用的是地方啊。 衝他們使? 弄巧成拙。 反倒更暴露出宋主任自己迫切的心情了。俗話說,人叫人千聲不語,貨叫人點首自來。 這話用這兒,其實也挺合適。 像容寶齋,這麼大的名氣,這麼大的店,還是跨業經營。 各部門加起來小一百號人呢。 所有大小事務,隻憑一個正主任和一個副主任管理。 那二人必定日理萬機啊,哪兒能說見就見啊? 一般名氣的畫家來到這兒,也不可能有這待遇。 所以如果容寶齋的領導能親自過來解決問題。 這絕不是人家給康術德麵子,而是人家給沈周和石濤麵子。 但這恰恰也就是說,茲要是人過來了。 這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對這兩幅字畫的重視,表露出一種先決的期望。 也就意味著康術德他們已經悄悄的變被動為主動了。 今兒跟著老師傅過來的人,自稱是容寶齋的副主任,四十來歲,姓宋。 來了之後,他做了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就隻顧著去瞅東西了。 東西看過了,一改剛才進門時的冷淡嚴肅,變得熱情又多話。 他讓老師傅給拽出幾把凳子,拉著扯著讓康術德坐下談。 這顯然又是個好現象。 何況老爺子可站了老半天了,也巴不得能歇歇腿兒,於是一點沒推辭就坐下了。 隻是沒有寧衛民的座兒,讓這小子可是眼饞極了。 但沒辦法,這個年頭可沒什麼顧客是上帝之說。 憑他的年紀,沒資格跟這些年紀長他一輩的人一塊兒坐,這就叫長幼有序。 結果怎麼樣? 這宋主任開口問的第一句,就招寧衛民不受聽。 “問您個情況,這兩副字畫是您自己的?” 這小子心裡可正為沒座兒彆扭呢。 自然不必客氣,直接就飛過去一燒雞大窩脖兒啊。 “什麼意思?是不是看我們窮啊?我們這可不是偷的,也不是搶的,是清清白白自己的東西。” 宋主任被戧得有點尷尬,目光這時才注意到寧衛民身上。 為此,康術德不能不假意慍怒,瞪了寧衛民一眼。 “沒規矩”。 然後轉頭對宋主任致歉。 “這是我侄子。讓您見笑。” 宋主任能怎麼辦? 擺擺手,故作大度笑了。 “沒什麼沒什麼。年輕人嘛。” 但回過頭來,跟康術德交談卻顯得更客氣了一些。 可見寧衛民的“莽撞”也有積極作用。 “老先生,我可不是那意思啊,請勿見怪。” “主要是因為這修複費也就這樣了,我們給您真減不了幾個。我們店也沒有分著付錢的規矩,真是很為難啊。” “可如果這畫兒就是您自己的呢,我倒還有個變通的辦法。就是想跟您建議一下,希望您把這兩幅字畫出讓給我們。” “如果您願意的話,您不但不用花錢,還能帶著一筆不少的錢回去。您覺得這樣行嗎?” 那老師傅也在旁幫腔。 “您不是手頭緊嗎?您要因為價錢的事兒不修了呢,這兩件兒東西多半兒就得毀了,太可惜了。您要給我們店裡,這兩樣東西修複的錢,就不用您再出了。一舉兩得,多好啊,是不是?” 說完,這二位都盯著康術德看。 可沒想到康術德幾乎無動於衷。 老半晌才沉著臉說,“我是為了保住這兩件東西才來的。怎麼您二位,反倒還勸我抖摟家底兒啊?” 寧衛民也是個好幫手,抓住機會猛敲鑼邊兒。 “就是,我們來是修東西的。怎麼好不央的又變成賣了?您二位得著東西,當然是覺著好了。可我們東西沒了呀,好什麼呀好?” 這話實在過頭了,是好說不好聽啊。 老師傅當場臉一紅,嘴支吾了。 宋主任倒還應付得來,趕緊圓和。 “彆這麼說,彆這麼說。看看,又誤會了不是?我們真是出於好意,在替眼下遇到的問題,找個最好的解決辦法。” 跟著他不再理會寧衛民,專攻康術德這一路。 “我看得出,老先生,您不是一般的人哪,要不然您不會有這兩件東西,更不會想著要來修複。” “可我有句話您彆不愛聽。要說在咱京城裡,那有名的府門兒、宅門兒多了。可這些年都怎麼樣了呢?曾經滄海難為水。輝煌,對誰家都是過去的事兒了。” “不瞞您說,我們這兒啊,現在幾乎每月都得收上來幾十件兒,十幾件兒的好東西,幾乎全是從過去的有名有姓的人家送來的。” “而且和您拿來這兩樣東西,狀況都差不離兒。許多書畫,全是殘了、傷了、缺了、朽了、黴了的。為什麼?不就因為頭兩年那情況,保存不易嘛。” “要說這些顧客呢,許多人原也不想撒手。因為差不多都是老輩人傳下來的,都想留個念想兒。這能理解。” “可問題是,書畫不是瓷器、銅器,需要特定的保存方式和條件。如果保存不得法,看著挺好的東西,在自己手裡一天天的爛掉,會更心痛。” “如果您懂書畫也愛書畫,就應該理解。與其如此,那倒不如賣給我們,反倒能妥善保全了咱們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財富。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所以您真要願意賣的話,談不上什麼抖摟家底兒,這不丟人,反倒是為咱們保護文物做出了貢獻。” 宋主任說到這兒,又看了一眼寧衛民,故意還多加了幾句。 “老先生,這還是隻是一方麵。現在的書畫行情其實不錯,比頭幾年好多了。您要用賣畫的錢,改善一下生活條件,不一樣是好事嘛。” “咱們實話實說,其實現在誰家情況都差不多,誰也比誰好不了多少。最實際的問題,一是手裡都不富裕,二就是要為家裡孩子打算。” “就像您這侄子,沒幾年就到成家立業的年紀了。問題是現在這個年輕人結婚啊,辦事啊,經濟方麵的要求也不小啊。” “過去的三轉一響是老黃曆了,現在都要電視,錄音機了。您即使不為自己考慮,手裡如果多些錢為下一代支應,難道不是好事嘛?” 寧衛民聽了不免好笑。 他知道宋主任這是旁敲側擊,拿他說事呢。 甚至是渴望他能為利所動,主動幫著說話。 可這心眼兒你得用的是地方啊。 衝他們使? 弄巧成拙。 反倒更暴露出宋主任自己迫切的心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