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三章 假大方,國潮1980,鑲黃旗,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寧衛民確實大方。

不過說實話,其中的水分可是不老少。

再怎麼,他也到不了能比肩孟嘗君的地步。

像羅廣亮,純屬就是不知內情,高估了這些服裝的實際價值,才會被唬住了。

這並不奇怪,在這個年頭,個體經濟才剛剛起步,經濟主體仍以國營性質為主。

大多數走商店商場渠道的商品,交易價碼仍然是長期恒定的。

漲價,那得國家說漲才行,而且絕對沒有自由議價的可能。

尤其是工業製品,即便國營商店會對某些特定商品做減價處理,幅度也相當有限。

這就導致在羅廣亮的認知裡,這些正規廠家生產的衣服即使再便宜,那也不會太離譜。

最起碼也得七八塊一件,這就了不地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給這一車貨最少也得四千來塊啊。

像寧衛民這麼送衣服,確實就跟見誰給誰塞錢沒多大區彆了。

這樣的人情顯然大得要命。

可實際上呢,這些玩意卻都是寧衛民以出廠價的兩折半拿來的,哪兒值得了那麼多啊?

這些商店裡零售價十一塊八的的確良襯衣,出廠價是十塊二。

寧衛民拿貨的平均成本卻隻有兩塊六。

商店裡零售價八塊九的秋衣秋褲,出廠價是八塊整。

寧衛民拿貨的平均成本僅僅才兩塊錢。

所以這一車的衣服,六百來件,對寧衛民而言,不過一千三百塊錢而已。

他給李主任撂下的二百件,表麵上價值兩千,可滿打滿算,實價兒才四百五。

甚至於按照企業間約定俗成的財務慣例,這筆錢,寧衛民還可以“紮”上一個月,之後再給紅聯廠開支票呢。

同樣的,由於在下半場,皮爾·卡頓公司還將把這批貨再轉手給寧衛民個人,這種交易的本質上是左手倒右手。

寧衛民也根本不用馬上拿現金給公司補上窟窿。

隻要公司的賬目上資金充裕,他還可以照樣以一個月為期,到了時間再把這筆錢給公司補上。

這就意味著,裡外裡他能拖出差不多兩個月的賬期來。

另外,由於國家給予外資企業的優惠政策。

皮爾·卡頓公司這邊,目前連交易稅都是全免的。

寧衛民頂多把理應交稅的錢,留下給公司作好處,賬麵上就足可以交代過去了。

那不妨想想看吧,有這兩個月的時間差,這小子光賣貨,興許都能把貨款給賣出來了。

這筆生意對他來說,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啊!

那到他手裡的這批貨,跟白給,又有多大區彆?

他舍的這點衣服又算得了什麼?

要不說呢,就這份兒禮送的,他絕對是賺大發了!

雖然街道辦事處的級彆是小了點,可那也是政府的基層機關啊。

僅僅花了這幾百塊錢,便能獲得整個街道辦上上下下的好感,能買到一級權力的鼎力相助,難道這便宜占得還小啊?

再不知足,他寧衛民簡直都不是吝嗇小氣了,而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

至於這件事中最關鍵的一個核心問題。

為什麼寧衛民就能用這麼低的價錢就拿到紅聯廠的貨?

為什麼他就可以不受紅聯廠相關製度規定的五折限製?

其實其中的訣竅特簡單,全靠一句老話啊——製度是死的,可人是活的!

既然任何製度都是靠人來製定和執行的,那變通一下,找個空子鑽一鑽就好了嘛。

確實,按照相關規定,作為服裝生產企業,庫存積壓產品隻能按五折發賣。

可同時,對於產品因為意外而破損,企業在處理程序上卻有著充分的自主權。

這就是說,隻要紅聯廠領導首肯,願意簽個字,把一部分產品認定為意外損耗。

然後打個報告,走個程序,就可以徹底銷賬了。

即便是這批產品變得一錢不值,也沒人會真正為此負責。

這點經濟損失對接外單的紅聯廠根本不算什麼。

用企業接外貿訂單的利潤背下來就可以了。

說白了,其實這就是一場文字遊戲。

跟寧衛民在齋宮一開始用優惠的噱頭、搭售的方式,來賣工藝品,道理是一樣的。

總價不變,隻要在項目上和數量上做點花頭就好了。

這一項多報點,那一項少報點,最後一平均分攤,價錢也就下來了。

還有瑕疵品呢,價格能低至三折二折,但這又是另一說兒了。

這就是寧衛民最終以低得不像話的均價吞了全部的庫存品和瑕疵品的真正原因。

不能不說這法子簡直太順理成章了!

不是鬨耗子了嗎?

那報損就是合情合理的事兒啊。

再說了,庫裡擱置的時間久了,也難免潮了、黴了、糟了,這都是可能的。

反正庫存衣服,究竟是不是達到破損標準,還不是廠裡一句話的事兒嘛。

這樣的內外達成共識的交易,根本不會有什麼人去質疑或去責問。

要不怎麼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呢?

隻要賬麵上過的去就行啦!

不過說起來,這筆意外的大生意能夠談成,最讓寧衛民感到欣喜和痛快的。

其實倒不是紅聯廠非常順利就認可了他出的主意,同意就這麼辦了。

而是在於雙方商量價錢的時候,紅聯廠一方簡直大方的要命,痛快的驚人啊。

要知道,如果正常的情況下,其實數額越大的單子,價格談判就越難。

這是寧衛民在前世得出來的經驗。

就拿他的老本行來說。如果真的有一批幾十萬郵品的大訂單。

客戶肯定會不遺餘力的選擇供貨商,然後往下劃價。

極端的時候,甚至這種談判都不是用元作為單位的。

而是用角,用分作為單價談判的單位。

這絕不是什麼摳門或是小氣,而是因為往往一毛錢的價差,就意味著總額成千上萬的差彆。

那麼毫無疑問,對其他行業來說,也都是一樣的商業道理。

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就因為總量大,總價高,大單的價格談判注定會分外的慘烈,

可寧衛民是真沒想到啊,在這年頭,他和國企打交道居然不是這樣的。

紅聯廠的王副廠長,似乎非常著急解決問題,不耐煩數字上的麻煩。

他為了省事,隻求交差,居然完全違背了商業規律,在這樣的大單談判上是反著來的。

不但根本沒劃價,對寧衛民的訴求滿應滿許。

甚至他最後大筆一揮,還零頭全抹,竟然主動又來個折上折。

那可是七八萬件的貨啊,整整堆滿了四個庫房。

這隨便抹去的零頭就夠好幾千的了。

夠他買多少張齊白石、張大千啊!

那寧衛民還能不美嗎?

這樣算下來,今天他這意外的收獲比原本想要得到的好處,都要大多了。

所以真正豪闊的大財東,真正仗義的賽孟嘗,根本不是他寧衛民。

而是紅聯服裝廠才對,是負責簽字的王廠長才對。

這老小子,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啊!

當然,這樣的事實真相,恐怕寧衛民就是一五一十的全告訴羅廣亮,羅廣亮都未準兒能轉過腦筋來。

畢竟他才初涉商海,還是屬於浮遊生物一類的小生命,連小蝦米都算不上。

想要搞清這裡麵彎彎繞,還不是他能力所能達到的。

總而言之啊,咱們真的隻能說,寧衛民這小子算計得太精道了!

就衝這腦子,就衝滴水不漏,就衝這天時地利人和的便宜都被他給占儘了。

他要不發財都沒有天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