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8章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上),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著書這種事,對於房俊真沒什麼難度。
要是讓他寫一本諷古喻今的華彩文章亦或是暖人肺腑的心靈雞湯大抵不行,可若是回想一下念書時候的數學課本瞎編一本,也隻是多新陳代謝一些腦細胞而已。
但他真的想乾點什麼。
數學是一些科學的基礎,這是後世人所共知的常識,但是在我們古代,卻長時間處於最弱勢的地位。
曆史上的儒學大師、國學大師滿坑滿穀,但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卻鳳毛麟角,能叫上名來的不過祖衝之等幾個人,還有幾個裝神弄鬼的煉丹家,抽冷子乾了點與化學有關的活兒,此外簡直就是空白。
出現這種結果,跟封建社會的選才製度有關。
科舉考試隻考四書五經,“學而優則仕”,大家當然都爭先恐後地學習四書五經。如果科舉考修腳,估計一定能湧現出一批修腳大師,修腳水平領先全世界……
事實上,唐朝時曾一度把數學納入了科舉範圍。
便是在現在,每三年一屆的科考還有一個“明算科”,選拔算學人才。
等到李治這個正太上位之後,在國子監開辦了數學專科學校――“算學館”,招收學生三十人,設置算學博士和算學助教主持日常教學工作。這樣,國子監內就有了國子、太學、四門、律學、書學、算學六個學館。
“妖道”李淳風還編訂了十部算經,即《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綴術》、《五曹算經》、《五經算術》、《緝古算術》,統稱《算經十書》,作為官方教材。
讓數學入科舉,數學過關就可以做官,這在當時,可說是開了世界之風氣。
儘管那時數學還不是很發達,但先把架子搭起來,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製,沿襲、發展到今天,難保不讓中國成為數學大國,進而推動與此相關的科學進步。更甚至,幾個諾貝爾數學獎、物理獎都到手了。
但奇怪的是,到了晚唐,明算科考試停止了……
本有可能大踏步前行的數學科目,在神州大地戛然而止,此後隻靠幾個民間數學愛好者支撐。
停考的原因是,應試的人太少。
為什麼呢?
因為國家做了個規定,國子博士的官階是正五品上,算學博士的官階卻是從九品下,是官階中最低的一級。其間,算學館停了開,開了停,沒有個連續性,學生們也覺得沒意思,老師才是從九品的芝麻官,學生還不得憋到二十品去啊?!
乾脆另謀出路吧……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曆代當政者都不重視以數學為中心的科學,而隻注重玄而又玄的國學、儒學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數學對於專製製度毫無用處……
一樣的國學典籍,你可以這樣理解,我可以那樣理解,每個統治者都能隨便發揮,拿來為我所用,將其變成專製統治的護身符。
天文學便是如此。
“妖道”李淳風同時還是個天文學家,數學學的挺好,還會看星星,他居然可以根據天象推斷出武則天在四十年後要篡位……
但星星的位置跟武則天篡位有個鳥毛的聯係?沒有,反正天象就這麼說……
國學的功能與此類似。
為什麼大臣必須效忠皇帝?沒有理由,孔子這麼曰的,孟子這麼雲的,儒家經典就是這麼說的,你就得這麼做。
相比之下,數學就不行了,因為一加一等於二,所以就應該由我當皇帝?這不像話。
為了像話,為了權力,統治者們不約而同紛紛把數學扒拉到一邊去了……
可以說,我們古代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壞在統治者身上。
不是這些統治者太愚蠢、太短視、太膚淺,相反,正是因為他們太聰明、太有見地、也太自私,隻要是利於維護自己的統治,能夠“家天下”的一代一代享受著絕對的權力,就會扼殺一切有可能影響統治的隱患。
漢武帝不明白儒家學術種不出糧食、織不出布匹嗎?
康熙不知道火器的威力嗎?
他們全都知道,但正是因為知道,所以他們一個選擇支持儒家學術,一個選擇扼殺火器的發展……
這是整個民族的悲哀。
房俊不覺得自己真的能改天換地,鼓吹幾句口號就能扭轉統治階層的意誌。
雖然不至於像是某些鼓吹“宇宙無限”的家夥那樣被燒死,但是想要動搖這個早已根深蒂固的頑疾,不比蜉蝣撼樹容易多少……
數學被全社會棄若敝履,這是現實。
所以房俊想要為數學正名,不能僅從數學本身著手。
在這之前,他需要先做一件彆的事情。
揚名……
在這個刷臉刷名望的時代,名氣是比真金白銀還要可靠的資本,有了名氣,不管乾什麼,都是事半功倍。
**********
吃過早膳,房俊正在書房裡享受著久違的“椅子”,腦子裡構思著“成名養望”的計劃,便有吳王府的仆人找上門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