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4章 人命大於天,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令狐德棻本來就心疼貨殖損失,此刻“驚悉內幕”,愈發的怒發衝冠、氣憤填膺,當即怒道:“房俊好膽!居然敢縱火焚毀東市,焚燒貨殖無數,死罪爾!”
此言一出,嚇了殿上諸臣一大跳!
這老貨莫非是失心瘋了不成?
就算這場大火當真是人家房俊放的,你又有何證據?這一次吃了暗虧,心中記著他日找回場子便是,就算找不回來,你也得承認人家房俊做得漂亮!
可是紅口白牙的憑空汙蔑一位從二品的高官、封疆大吏之首,朝廷法度還要不要?
太沒有氣量了!
更說不準,人家就等著有那個蠢貨這般急吼吼的跳出來,好來一個槍打出頭鳥,出一口被刑部羈押冠以殺人犯的惡氣……
果不其然,令狐德棻話音剛落,便見到文質彬彬的杜楚客伸手摘掉頭上烏紗帽,轉向一側肅立的大理寺卿孫伏伽,朗聲說道:“某,杜楚客,狀告禮部尚書令狐德棻於太極殿上信口開河、栽贓構陷京兆尹房俊,隻為報複其家貨殖被焚毀之私怨,所言所行全無證據,人品低劣至極、道德敗壞至極、寡廉鮮恥至極!”
太極殿上諸位大臣目瞪口呆。
對於房俊,大家僅僅是彈劾而已。
何謂彈劾?
彈劾既是指對於行為有虧的大臣予以檢舉,這是律法賦予官員的一種職權,但是在這個年代的彈劾並不等於起訴、狀告,故此大唐的禦史言官才有了“風聞奏事”一說。若是一旦發起彈劾皇帝便必須受理,那所謂的“風聞奏事”自然不可存在。試想,隻是憑借風聞而彈劾某位官員,實則半點證據也無,皇帝若是都要一一受理的話,後宮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也彆想寵幸了……
但是狀告則不同!
這是要有真憑實據的,而且一旦有關衙門受理,那就必須立案予以審理。
令狐德棻口不擇言,當殿便被杜楚客抓住了把柄,發起狀告。證據充不充分?實在是再充分不過了!人家也不告你彆的,就隻是告你信口雌黃隨意構陷,你難道辯解一句隻是開玩笑就行了?
這可是太極殿!
大理寺卿孫伏伽一臉肅然,沉聲道:“大理寺接受狀告。”
不接受不行,禦座之上皇帝陛下盯著自己的目光幽深閃爍,孫伏伽懷疑若是自己對杜楚客的狀告置之不理,皇帝陛下大抵會從禦座之上跳起來直接給自己來個飛踹……
況且這麼多人耳聰目明,都親耳聽到令狐德棻對房俊之謾罵,彆管是不是汙蔑,可你全無證據便信口開河,又與汙蔑何異?人家告狀告得理直氣壯,自己必然要受理。
令狐德棻臉色大變,急忙道:“孫寺卿且慢,老夫不過是口不擇言,戲言爾……”
孫伏伽麵色冷淡,緩緩說道:“太極殿上,為國定策安邦定國,一言一行皆是莊重肅穆,豈是戲言之處?”
令狐德棻被噎得滿臉通紅,連忙麵向李二陛下,急道:“陛下明鑒,老夫隻是心中焦急一時出言無狀,並非有意指摘房俊,還望陛下明斷。”
眾臣愈發覺得令狐德棻老糊塗,水平著實有限得很,難道身為禮部尚書,卻連國家法度都搞不清楚?
大理寺受理,這便已經不是皇帝同不同意的問題了,這是國家的司法程序,一旦啟動,便無可更改。
便如房俊被刑部羈押,審理其是否殺害長孫澹一案一般無二……除非李二陛下肯用皇權強勢介入司法,否則誰也不能叫停。為了維護司法公正、為了成就千古一帝的霸業,李二陛下連房俊犯事的時候都不肯以皇權強勢介入,何況一個令狐德棻?
李二陛下麵色難看,冷冷說道:“太極殿上豈有戲言?令狐尚書將太極殿看作什麼地方?心中可曾對帝國、對朕懷有一絲半點的敬意?話是你說的,後果便自應由你自己來承擔。”
令狐德棻欲言又止,麵色灰敗。
諸位大臣儘皆心生憐憫,知道令狐德棻算是完蛋了……
自然,杜楚客狀告令狐德棻的罪名就算是落實,大理寺亦不可能將一位禮部尚書如何。構陷汙蔑這種罪名不是看是否屬實,而是要看其造成的後果有多嚴重,以此量刑。令狐德棻隻是在此間說說,並沒有對房俊造成太大的損害,故此大理寺最後必然不了了之,頂多定罪之後申飭幾句。
可令狐德棻是憑借什麼坐上這個禮部尚書的位置?
不是才能,而是名聲。
這位一代大儒桃李滿天下,乃是當今天下儒家所推崇的彪炳人物,碩果僅存的大儒之一。結果正是這樣一位標榜道德的大儒被人狀告汙蔑構陷,這對於令狐德棻的名望來說,簡直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與之相比,再多的貨殖又算得了什麼?
隻要名望在,損失了多少錢都可以慢慢賺回來;可若是名望受損,那可是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
劉洎有些冒汗。
他實在是沒想到自己這般還未將房俊彈劾倒地呢,令狐德棻就先把自己給折進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