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01章 以戰養戰,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轟隆隆!

數千騎兵瞬間將馬速提升至極限,人在馬背上俯身半蹲,催動戰馬向著半山腰的山城衝鋒。

幾乎眨眼之間,便距離山城隻剩下百餘丈的距離。

戰馬由下至上往山披上衝,自然難以保證馬速,而山城堅固,也不可能在戰馬的衝鋒之下崩潰。所以到了這裡,就要改變戰略了。

“下馬!”

薛萬徹一聲令下,勒住馬韁,夾住馬腹,奔跑之中的戰馬“希律律”一聲長嘶人立而起。數千騎兵久經戰陣,皆是驍勇剽悍之輩,控馬之術自然精純無比,一時間數千戰馬皆停在半山腰處。

薛萬徹從馬背上飛身而下,抽出腰間橫刀,大吼一聲:“衝上去!”

當先大步向著山城衝去。

身後兵卒皆翻身下馬,抽出橫刀緊隨其後。另有一隊兵卒則從馬背上取下多邊形的盾牌,緊隨在隊伍最後。

另一邊,高句麗山城內的守軍發現唐軍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城下,頓時亂作一團。

數十萬唐軍屯駐在遼水入海口的西岸,磨刀霍霍殺氣騰騰,整個高句麗都知道他們正在等著禦駕親征的大唐皇帝陛下,隻要皇帝到了遼東,唐軍就將以奔雷之勢橫渡遼水。

所以高句麗在遼水入海口的東岸重鎮遠東城囤積了數萬精兵,試圖憑借遼水天塹阻斷唐軍的進攻,一步一步的將唐軍拖入到曠日持久的拉鋸戰當中。

可誰能想到,大唐皇帝尚未抵達遼東,唐軍的先鋒卻已經發動了突襲?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唐軍居然放棄了強攻遠東城,溯流而上直抵新城,驟然之間渡河殺到眼前……

山城守將也不是無能之輩,知道高句麗在這一帶兵力薄弱,一旦山城被攻陷,則背後數百裡地域之內毫無抵抗之兵力,將任由唐軍騎兵長驅直入,直搗腹心。

尤為重要的是,萬一這股唐軍順流而下直撲蓋牟城,再配合遼水西岸的唐軍主力兩麵夾擊,那麼高句麗在整個遼東的重鎮之一蓋牟城則很有可能陷落。而蓋牟城一旦陷落,被整個高句麗寄予厚望能夠阻擋唐軍的遼東長城,便形同虛設,耗費無數人力物力,卻在開戰之初便淪為擺設。

所以他必須堅守住新城,同時派人向蓋牟、玄菟、白嚴、安市等屯兵重鎮示警。

好在唐軍固然剽悍,戰力極強,但是眼前這支唐軍隻是一股數千人的騎兵,並未有重型的攻城器械,新城守軍雖然不多,但是依據山城之險,並無多少失守的可能。

隻要唐軍沒有後續之援軍,搞不好自己還能一舉擊潰唐人的先鋒,立下一個大大的功勞,得到寶藏王和大莫離支的嘉獎……

守將精神亢奮,渡過最初的恐懼之後,站在城頭振臂大呼:“迎敵!迎敵!”

兵卒也都跑到城頭,看著山坡上衝殺過來的唐軍,趕緊拉弓射箭,箭矢如飛蝗一般從城頭傾灑而下。

唐軍的裝備卻已經經過了改良,雖然輕騎兵身上並無重甲,但是胸前要害之處皆以小塊的鋼板保護,綴在革甲之上,衝鋒的時候並不懼怕敵人迎麵射來的箭矢,即便偶爾有手臂、小腿被射中,卻也不虞傷了性命。

是以衝鋒之勢不減。

山城上的高句麗兵卒也不懼,依舊不緊不慢的拉弓搭箭,一箭一箭的射著,這山城城高牆厚,即便是用重型的攻城器械一時半會兒也攻不下,何況隻是一群拎著橫刀的騎兵?

給你啃,你也啃不下啊……

靠近山城的城牆,城頭上箭矢的力量越來越大,唐軍衝鋒的勢頭不得不減緩,雖然有鐵甲護住要害,可箭矢依舊能夠射中手臂小腿等部位,造成殺傷。薛萬徹拎著橫刀劈飛一支羽箭,回頭大喝道:“盾牌手,衝上去!”

後邊十幾個盾手得令,將手中的盾牌舉起,六邊形的盾牌合在一處就形成一個更大的盾牌,城頭上的箭矢雨點一般射在盾牌上,叮叮當當響個不停,卻無法傷害盾牌下的盾手,冒著箭雨衝到了山城之下。

這種盾牌是兵器監專門為攻城部隊設計鍛造,合在一起不懼箭矢滾木的攻擊,甚至就連一般的擂石都無法對兵卒造成殺傷,可以輕易的突進到地方城池之下。

城上的高句麗兵卒趴著牆頭看著已經到了城下的唐軍,摸摸腦袋,百思不得其解。

其主力在幾十丈遠的地方停止衝鋒,箭矢雖然能夠射過去,但距離太遠已經沒有多少力道,很難造成殺傷。而這十幾個兵卒扛著盾牌來到城池之下……就憑你們十幾個人,難道當真想要將城牆啃出一個豁口來?

這等戰法,聞所未聞……

而在城牆下,靠著盾牌掩護,幾個兵卒掏出鋼釺,用鐵錘將鋼釺釘入堆砌城牆的石塊縫隙當中。與大唐普遍以青磚砌牆不同,高句麗的大多數山城都是因地製宜,采取石料堆砌而成,雖然這樣建築速度更快,成本也更低,但是石塊之間的黏合卻十分稀鬆,畢竟天然的石塊開采之後勢必造成參差不齊的邊緣,很難做到嚴絲合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