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57章 處處掣肘,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震天雷被引燃火線,奮力投擲出去,落地之後便“轟轟轟”的炸響,帥府內的磚瓦石塊伴隨著高句麗軍卒的殘肢斷臂飛上天,頑強的防禦一瞬間即告瓦解。

隨即,外圍的弓弩手張弓搭箭,一輪箭雨傾瀉而去,帥府之內頓時響起一片慘嚎。

然後,唐軍才從容不迫的三三組隊,盾牌手在前,刀手在後,隊與隊之間保持著合適的距離,緩慢卻穩定的殺入帥府。

毋須顧忌乙支文德的生死,唐軍順利殺進去,所有試圖抵抗的高句麗兵卒遭到斬殺,根本沒有多少抵抗之力。

很快,帥府便被肅清。

兵卒們用橫刀長矛翻騰著敵軍的屍體,發現尚在喘息的便補上一下,然後丟在一旁。

沒有俘虜。

將帥府之內清掃一遍,才有兵卒上前通秉,說是乙支文德已然死了。

李績命人將屍體抬出來,上前查看,見到是一位老者,雪白的胡須被火藥爆炸燒得糊了一大片,臉上、山上也一片焦黑,一條胳膊一條腿都已經不見了蹤影,想來是剛剛直接被震天雷給炸死當場。

又讓人捉來幾個高句麗軍的俘虜,當場指認了確實是乙支文德。謹慎的驗明正身之後,李績方才吩咐道:“將此獠頭顱割下,以生石灰醃製,毋使其腐爛,呈給陛下禦覽。”

這可是實打實的功績。

乙支文德功勳赫赫,曾經大敗隋朝三十萬軍隊,被高句麗民眾奉為“軍神”一般的人物。雖然如今受到淵蓋蘇文打擊,但當年可是淵蓋蘇文之父淵太祚的心腹親信,還曾臨危受命輔佐淵蓋蘇文,隻可惜近些年權力衝突,才導致不得淵蓋蘇文至信任。

這樣的人城破身死,對於高句麗軍心士氣的打擊將會是巨大的,李績已經在心底琢磨著,是否事後將乙支文德的頭顱送去平穰城……

……

晌午時分,安市城內的殘餘高句麗守軍已然儘數屠殺殆儘,全程儘落唐軍之手。

而這座堅城的淪陷,也意味著高句麗在遼東的統治被連根拔起、一掃而空,廣袤的遼東地域之內,固然尚且殘餘著一個高句麗軍的散兵遊勇,但是已經不成氣候,會有專門的幾支軍隊各處清剿。

安市城內,唐軍開始清掃街巷,掩埋屍體,清理水井、房舍,自此之後,此地將會稱為唐軍在遼東的一處重要屯駐地點,控製整個遼東。

下一步,便是整頓軍隊,繼續南下,直撲鴨綠水。

李績坐在收拾乾淨的帥府之中,忙碌的處置公務。巨大的輿圖已經掛在牆壁上,紅色的箭頭象征著唐軍的行動軌跡,已然覆蓋大半個遼東,最前邊的箭頭已然直指鴨綠水畔的幾座城池。

鴨綠水畔,尚有泊汋城、大行城等等堅城,扼守鴨綠水渡口,唯有攻陷這些堅城,方能夠奪取渡口,橫渡鴨綠水。

論起野戰,高句麗不堪一擊。他們也隻能依托遍及高句麗各地的山城來抵擋唐軍,高句麗軍隊固然頑強,但是戰鬥力比之唐軍低了不止一個層次,采取的戰略從來都不是正麵擊潰唐軍,而是步步為營,一直將唐軍的進攻拖到秋冬嚴寒之時,使得唐軍後勤補給困難,兵卒難耐嚴寒,道路不堪通行,不戰而勝。

所以鴨綠水畔的幾座堅城,李績並未放在心上,下一步最為重要之戰役,隻能是圍攻平穰城之戰。

勝敗在此一舉。

而在此之前,最讓李績擔憂的便是李二陛下的身體情況……

雖然並未親見,但是從李二陛下反複無常的精神狀況,便可得知必定是偷偷服食了丹藥。丹汞之物固然可以如同“五石散”那般短暫提振精神、增強體力,但是長期服食,對於身體的反噬極其嚴重。

萬一李二陛下因為服食丹藥之故,在行軍途中有所不測……

那簡直不啻於晴天霹靂,後果不堪設想。

將手頭的公務告一段落,李績坐在帥府之中凝神半晌,這才出門,帶著親兵前往城外軍營。

城內雖然已經肅清一空,但是時間太短,難保何處隱秘角落還隱藏著高句麗殘餘兵卒,萬一李二陛下進駐城內,被敵軍偷襲得手,那可就悲催了,所以李二陛下依舊住在城外軍營。

李績抵達中軍帳外的時候,得知陛下睡了一覺剛剛醒來,便讓內侍入內通秉,得到宣召之後,方才撩起門簾進入帳內。

帳內光線有些昏暗。

李二陛下一身常服,頭發隨意的攏在腦後,精神有些委頓。此刻坐在窗前的椅子上,見到李績走進來意欲施禮,便招招手,道:“毋須多禮,多來坐。”

李績卻不敢失禮,鞠躬施禮之後,才在李二陛下下首的椅子上坐了。

內侍奉上香茗,而後退出。李二陛下略微伸手,示意李績飲茶,然後自己拈起一杯。

李績拿起茶杯,淺淺的呷了一口,便聽李二陛下問道:“盧國公與皖城郡公那邊,傷勢如何?”

李績放下茶杯,道:“盧國公尚好,都是外傷,看似凶險,實則並無大礙,休養一陣便可恢複。但皖城郡公傷勢頗重,身上多處箭創傷及臟腑,又摔了腦袋,眼下剛剛蘇醒,但是已傷及根元,加之年事頗高,身體衰弱,往後怕是要常年遭受傷患之折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