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31章 千部佛經,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房俊拈杯飲茶,含笑不語。

他沒料到噶爾家族如此之快的受到鬆讚乾布的忌憚與排斥,甚至將其放逐至青海湖,充當吐蕃與大唐之間的緩衝。

何謂緩衝?

炮灰而已。

若是兩國穩定則罷,一旦局勢不穩甚至開戰,噶爾家族便要首先遭受戰火之洗禮。吐蕃進犯大唐,噶爾家族則為先鋒;大唐攻伐吐蕃,噶爾家族則首當其衝。

鬆讚乾布此舉,固然是為了穩定吐蕃內部禍亂之源,維係他的統治,可著實刻薄寡恩之極。

如此,噶爾家族不甘於淪為兩國之間的炮灰,從而主動謀求生路,倒也不足為奇。

隻是房俊更沒有想到的是,祿東讚的決定做的如此之快,河西之戰剛剛結束,噶爾家族甚至尚未完全占據青海湖,沒有將吐穀渾在青海湖的勢力清掃一空,便派遣兒子前來與大唐結盟。

祿東讚的目光極其甚遠,這一點始終令房俊甚為欽佩。

若非他極力建議鬆讚乾布向大唐求親,並且出使大唐一力促成了文成公主的嫁妝,吐蕃如何能夠從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一躍而成為天下有數的強國之一?

可以說,大唐之威脅不在吐蕃,而在祿東讚。鬆讚乾布排斥祿東讚,甚至將其家族放逐於青海湖,看似穩定了吐蕃的局勢、鞏固了他自己的統治,實則卻自斷一臂。

因為房俊的乾預,吐蕃向大唐求親的野心並未實現,這使得吐蕃未得到來自於大唐的醫術、建築、冶煉、文學等等方麵的知識,實力不可能如同曆史同一時期之時突飛猛進,與眼下的大唐完全不在一個級彆。

所依仗者,無非是高原之地利而已。

……

見到房俊隻是飲茶,含笑不語,論欽陵那張極肖其父的瘦削臉龐有些疑惑,上身微微前傾,奇道:“難不成大帥無意於此?”

在他看來,大唐固然強盛,然則一場東征起碼耗費半數國力,眼下大食人又在西域攻城掠地,唐軍遲早必去支援,這又是一場惡戰。連續的大戰對於國力的耗損是極其巨大的,再是強大的國家也吃不消。

這等情形之下,籠絡、聯合噶爾家族,使得大唐與吐蕃之間的緩衝愈發穩固,不至於發生摩擦導致兩國開戰,實乃是最為重要之事。

所以噶爾家族主動示好,懇請結盟,房俊自當熱情洋溢的予以答允才是……卻不想是這等冷淡的回應。

難不成是看不起噶爾家族,認為在讚普的統治之下,噶爾家族並未有足夠的力量維係青海湖的安定?

論欽陵麵色隱隱難看。

房俊笑著搖頭,放下茶杯,道:“青海湖水草豐美,湖鹽豐富,實在是作為家族根基之寶地。隻要不發生大戰,二十年之後,噶爾家族的勢力必定突飛猛進,就算是新建一國,亦非不能。吾贈送千部天竺佛經於閣下,以為噶爾家族獲取子孫繁衍之地之慶賀。”

論欽陵渾身一震,雙目放光,趕緊正襟危坐,頷首合十,感激道:“父親一直說起大帥,言及大帥豪放大氣、胸懷四海,如今親眼所見,果不其然。如此,在下代替十餘萬族人,感謝大帥之慷慨,大帥之友誼,噶爾家族永不忘記。”

這個年代什麼最珍貴?

不是黃金,不是珍珠,而是書。

漢人何以世世代代保持先進之文明,詩禮相傳、永無斷絕?便是其先賢大哲將其所領悟之思想、創建之文化載於書冊之上,傳諸於後世,子子孫孫遵其足跡而行,始終保持在一個高度,且時而有驚才絕豔之士橫空出世,將祖先之建樹發揚光大,日益精進。

書,是文化之傳載。

而對於信仰堅定的吐蕃人來說,“雍仲本教”便是他們的文化。

“雍仲本教”於天竺佛法係出同源,雖然各自的發展軌跡不同,但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吐蕃人接觸天竺佛法其實時間不長,卻能夠吸收其中之精華,與本身之佛法相互印證、共同發展,如今已然自成一派。

然而天竺固然佛法精深,但是極度落後,很多佛法經典甚至寫在樹葉之上,傳諸後世,很多佛法更是口口相傳,難以借鑒。

大唐高僧玄奘曆經數萬裡之遙,自長安出發前往天竺求取真經,之後將其攜帶回長安,予以編輯、刊印,使之大行天下,佛門昌盛。

而作為以佛法為本源的吐蕃人,早已對大唐之佛經垂涎三尺,求而不得。

眼下聽聞房俊贈送千部天竺真經,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房俊微笑道:“佛度有緣人,吾與令尊忘年之交,於長安之時,時常坐而論道、言談甚歡。如今見到閣下亦是相逢恨晚,區區禮物,不足掛齒。隻要噶爾家族不會怨恨吾心懷奸詐就好。”

論欽陵搖頭道:“斷然不會。大帥雖然執掌千軍,殺伐決斷,卻是個精通佛法之人。佛陀降世,憫世人悲苦,故而創建佛法普度眾生。大帥能夠不囿於一家一國之局限,使得佛法傳遍四方,其功足以使得天下信眾感念於心,衷心欽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