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千一百三十九章 撥雲見日?,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當夜,武德殿。

先帝靈柩已經送往昭陵,擇日下葬,武德殿這邊裡裡外外收拾一新,更換了不少家具、物件,李承乾也重新搬了回來。

偏殿之內,李承乾居中而坐,平素窩在府邸之中不露麵的李積坐在下首,岑文本、李靖、劉自、李孝恭、李道宗、李元嘉、房俊、馬周、程咬金等人在座。

內侍奉上香茗,而後退出。

眾人喝了口茶水,李承乾放下茶盞,問道:“後日吉日,送先帝下葬,而後登基大典,籌備事宜可曾完善?”

李元嘉、房俊齊聲道:“殿下放心,一應事宜早已準備就緒,萬無一失。”

這兩人一個是宗正卿,一個是禮部尚書,掌管著帝國最高級彆的禮儀典製,無論先帝下葬還是登基大典,都在其責權範圍之內,也為此準備了好些時日,自然一切就緒。

李承乾對這兩人極為放心,但茲事體大,還是叮囑了一句:“千萬不可大意,萬萬不能出錯,否則影響甚壞。”

兩人又齊聲道:“微臣省得。”

說完,兩人互視一眼,如此異口同聲、進退同步,有些尷尬……

殿內諸人見此,也都低聲笑了起來。

李孝恭道:“不愧是姐夫小舅子,這般心有靈犀,殊為難得。”

劉自則笑道:“郡王這話有待商榷,這兩位雖然眼下看似極有默契,但吾聽聞昔日越國公可是衝冠一怒馬踏韓王府,嚇得韓王殿下不得不避入宮中懇請先帝說情,否則連家都不敢會,嗬嗬。”

此言一出,諸人笑聲頓止,都看了看劉自,神色莫名。

李元嘉陰沉著臉,看了看劉自,沒吭聲。這事兒說起來的確不好聽,姐夫被小舅子嚇得有家不敢回,應當是醜聞,但房俊今時今日何等身份地位?還拿這件事來說嘴,就不是說笑那麼簡單了。

他是宗正卿,講究沉穩厚重,不好隨便說話,且這件事對他的確不大光彩,但房俊卻無顧忌。

冷笑一聲,澹澹道:“當時年少無知,著實荒唐了一些。隻不過時光荏冉,一晃匆匆數年,記得那時候劉侍中還是禦史大夫,號令禦史台,每日裡搜羅在下的‘罪狀’予以彈劾,其後咱們不打不相識,倒也好一番交情,隻不過到了今日,劉侍中官位漸長,卻又不記得那份交情了,著實令人唏噓。”

殿內諸人神情微妙,這話有些缺德了,看似在說兩人之間的關係變化,實則是在嘲諷劉自立場不堅、朝三暮四,當初倡議廢儲的勢力當中,劉自上躥下跳、極為顯眼,結果如今卻又堂而皇之坐在此處,以太子心腹自居。

逐利而行,毫無廉恥……

劉自一張臉黑如鍋底,偏偏這是事實,反駁不得。

“哈哈哈!”

旁人顧忌他的顏麵,卻有人不在乎,程咬金放聲大笑,渾然不顧劉自投過來殺人一般的眼神。

李積瞪了程咬金一眼,在其悻悻閉嘴之後,才開口道:“如今局勢不穩、關中不靖,無論先帝下葬亦或殿下登基,都是天大之事,不容有失。當調派軍隊,嚴守長安內外,謹防意外發生。”

岑文本頷首讚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要怕麻煩,而是要避免麻煩。”

諸人深以為然。

時至今日,太子登基不可逆轉,看似大局已定,但畢竟晉王依舊固守潼關,十六衛大將軍當中尚有不少人一直未有明確表態,難免心存異誌,萬一緊要之時忽然發動,將會使得局勢急轉直下,不可不防。

李承乾沉聲道:“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李積道:“衛公兵法嫻熟、韜略無雙,可居中調度,重新布防關中防務,使得內外協同,杜絕一切隱患。”

李靖忙道:“吾已老邁,精力難濟,隻因當下局勢危厄這才不得不奮起餘勇,寧願馬革裹屍不敢辜負太子殿下之信重。但如此大事,自當由懋功你來居中統領、指揮調度,才能無所遺漏、周祥完備。”

他如今威望不減,功勞也有幾分,但畢竟年邁,當年的雄心壯誌即便未曾消弭一空也所餘無幾,如何肯越過當朝第一人李靖,去掌握這份軍權?

畢竟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再度成為“軍中第一人”,又何必去出這個風頭,招惹嫉妒?

房俊道:“衛公言之有理,此事英國公當仁不讓。”

這位當朝第一人自李二陛下駕崩之後,除去哭靈、守夜之外,幾乎皆在府邸之中潛居不出,說其“坐觀成敗”略有不妥,但的確坐山觀虎鬥,不偏不倚。

這種心思房俊也能有幾分猜測,不過是“既然進無可進,那不如略有自汙,後退一步”。

都已經是朝中第一人,若是繼續立下大功,無論哪一位皇子登基,之後論功行賞,難道還能讓他封王?

當真封王,估計離死不遠。

而即便他置身事外坐山觀虎鬥,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功績、實力,新皇又豈敢對他過於苛責呢?

這是個真正的聰明人。

月盈則虧,退一步海闊天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