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權力集中,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唐皇族既是由關隴門閥逆而篡取前隋江山,豈能不知門閥之於軍隊之侵蝕是何等喪心病狂?將十六衛大軍分駐天下各地的確能夠威懾各方,使得政局穩固,但也會因此給予各地門閥滲透、侵蝕軍隊的機會。
一旦這些軍隊被各地的世家門閥掌控,不尊朝廷號令,甚至會出現漢末“十八路諸侯討虎牢”的舊事,弱乾強枝,社稷傾頹之道也……
房俊喝了口茶水,澹然道:“郡王放心,十六衛軍隊駐紮各地之後,將會定時輪換主將,避免軍隊隻知主帥、不知朝廷的陋規惡習。”
武德殿上一陣默然,李孝恭也有些驚愕,張張嘴,最終卻沒有說話。
主將輪換?
你可真敢啊!
軍權來自於軍隊的擁護,這可不僅僅是軍隊長官就能達到的,需要長時間的安插親信、收攏人心,但凡能夠臻達一軍主將地位之人皆當朝人傑,這樣的人耗費無數心血錘煉出來的軍隊如臂使指、惟命是從,然後你給輪換了?
誰能甘心?
十六衛大軍,十六個大將軍,哪怕每一年輪一回也要十六年……自今而後誰還能完全執掌軍隊?
不能執掌軍隊,軍權如何體現?
沒有軍權,那些大將軍如何善罷甘休?
這是直接挑翻了所有規則,將原本屬於大將軍的軍權全部收歸皇帝……
能夠實施嗎?
李孝恭不知道,但如果當真順利實施,則意味著皇權前所未有的集中,能夠真正實現“皇命所至、莫敢不從”。
一旁的李積表達了擔憂:“且不說如此做法會否使得十六衛大將軍人心惶惶,單隻是十六衛大將軍如此輪換,必然導致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情況發生,嚴重削弱軍隊戰力、影響軍隊團結。”
房俊不以為然:“當所有軍中中上層軍官全部來自於‘講武堂’,經受過最為係統的教育,忠君愛國之心根深蒂固,這些擔心便不複存在。”
軍隊是最為特殊的存在,一個國家若不能完全掌控軍隊,滅亡是遲早之事,而想要使得軍隊完全忠於國家、忠於君主,唯一的辦法便是軍中所有軍官都要經受係統的愛國主義教育,使得他們立誌於為國奉獻,無論何時何地都將國家利益置於一切之上。
當然,在這個時代想要達成這樣一個目標,非數十年之功而不能成,期間不僅要對軍校建設投入巨大,還要與不舍軍權的軍中高層展開鬥爭。
任重而道遠。
李承乾一錘定音:“任何改革都不能一蹴而就,但自今而始,這一項政策將成為軍隊改革之關鍵,朝廷一以貫之的予以推行,諸位愛卿當竭儘全力配合朕。”
“喏!”
幾位軍機大臣齊聲應是。
時至今日,有著房俊的強力支持,且世家門閥處於極度虛弱之狀態,皇帝的權威達到巔峰,甚至較之貞觀之時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太宗皇帝雖然文韜武略、英勇蓋世,但世家門閥之強盛卻使其有誌難伸、處處掣肘。
而李承乾通過兩次近乎於死裡逃生的巨大風險,得到了太宗皇帝亦未曾得到的皇權集中……
任何一項政策,隻要房俊予以支持,旁人誰也不能阻擋,包括“朝中第一人”的李積在內。
而事實上,誰都知道李承乾天資平庸,對於各項改革之舉措必然皆出於房俊之手,換言之,房俊通過李承乾這個皇帝來實現他對於帝國的改變。
這是好事嗎?
當然不是,李承乾的作用有些尷尬,幾乎等同於“傀儡”,隻要房俊願意,似乎隨時都能掌控朝政,完成“權臣”的進化。
是壞事嗎?
好像也不算,在場皆乃有識之士,知道帝國潛在的危機在何處,若是按照房俊一係列改革緩步推進,帝國隻會愈發強盛。
現如今所展示的皇權無與倫比之集中,皆是假象,假以時日,等到種種改革步入正軌,帝國政治必然再度回到“政事堂製度”,“以集體製約皇權”。
改革需要強有力的力量去強行推動,破開既得利益者的重重阻力,這是大臣們一致認定的,且沒有人可以阻止。
“政事堂製度”是將皇權分割成無數份,交由宰輔們通過政事堂去治理國家,這同樣也是大臣們所希望的。
既然最為困難的事情已經由房俊在推進,何不順水推舟樂見其成呢?
如若成功,大家的權力並未削弱。
如若失敗,所有責任推給房俊一人承擔即可……
進可攻,退可守。
故而,當房俊將組建左右金吾衛之事宜呈遞上去,且舉薦左右金吾衛大將軍之人選,諸人皆無異議。
誰都知道這不僅僅是陛下對於房俊在叛亂之中所立下戰功之褒獎,更是陛下信任房俊由其負責京師治安之舉措。
但李孝恭還是忍不住道:“‘金吾衛’之名,想必是源自漢武帝之‘執金吾’,聞聽越國公對於其權責之介紹,亦是不遑多讓……隻不過京師禁地,賦予一支軍隊這般超然之權力,是否妥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