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七百七三章 言之不預,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作為哈裡發最為忠誠的臣子,阿布阿瓦爾深知穆阿維葉的勃勃野心,大食國內部的紛爭已經嚴重阻礙其開疆拓土、開創盛世之崇高誌向,所以向東羅馬開戰、消弭內部矛盾已經是當下最為重要之國策,任何人不得違逆阻撓。

所以無論臣子們在各地如何盤剝農商、如何敲骨吸髓,隻要將稅金糧食交上去就可以為所欲為。

但若是開啟與大唐的戰爭,這是絕對不被容許的。

當初率軍親征西域,穆阿維葉在唐軍兵鋒之下吃了敗仗,數十萬大軍丟盔卸甲一潰千裡,心裡早已對大唐充滿恐懼,這也是將戰爭目標放在東羅馬身上的重要原因。

發動戰爭的目的是希望以勝利來中和各方利益、消弭內部矛盾,可若是打了敗仗不僅所有目的告吹,反而更會將矛盾徹底激發出來,到時候甚至有可能引發一場內戰,哈裡發的位置都岌岌可危……

然而大唐的水師固然橫行東洋,可是大食國的艦隊在西洋、在地中海亦是雄霸一方,就連羅馬帝國的艦隊也隻能暫避鋒芒龜縮在地中海不敢冒頭,如果硬碰硬的打一仗贏了大唐水師,無需將其覆滅隻需略有勝果必然將其逼退,到那時自己豈不是聲威大震?

況且大唐在沒巽建設港口緊扼波斯灣入口,長此以往對大食國的經濟、軍事都有極大之影響,想來哈裡發也願意扒掉這顆釘子。

大唐遠涉重洋來到波斯灣的船隊大概有艦船不足兩百,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改裝的武裝商船戰鬥力有限,而屍羅夫港加上兩河出海口的烏刺港可以調集戰船三百餘,最重要是波斯灣的水文一直掌握在大食國手中,就連以往的波斯都沒有詳細的波斯灣水文信息……

阿布阿瓦爾在心裡估量一番,原先的恐懼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亢奮激動,他覺得可以戰勝大唐水師。

與唐軍開戰的忌諱並非是得罪那個遠在東方的超級大國,而是破壞哈裡發征伐東羅馬的計劃,可若是將唐軍擊敗,趁機與其談判提升大唐商船進入大食國的商稅,就會有更多的錢財去支持哈裡發的戰爭計劃,哈裡發歡喜還來不及,又豈能怪罪呢?

當然最重要是要獲勝,絕不能失敗。

心中權衡一番,阿布阿瓦爾將麾下將領、官員召集在總督府,商議對策。

“唐人有兵卒落水溺亡,一口咬定是被咱們撞擊船隻所致,這件事怕是無法解釋,唐人必定不肯罷休,最壞的情況就是百餘艘戰船兵臨港口,壓迫咱們屈服。是挺直背脊浴血奮戰維護帝國之神威,還是暫且隱忍給予賠償消弭唐人怒火?諸位不妨給我一個意見。”

有人瑟瑟發抖:“唐軍水師橫行大洋未嘗一敗,不僅其艦船的航行速度更快、結構更為堅固,更在於其船上裝備的火器,唐軍不可戰勝啊!一旦戰敗,哈裡發必定追究,這樣的責任誰能背負得起?總督三思啊!”

這是“唐軍無敵論”的堅定支持者。

“火器固然威猛,可海戰更講究艦船的吃水、戰士的勇猛、以及後勤的補給,這幾樣咱們全都占優,可堪一戰。”

這是“帝國威武論”的人,認為唐軍“無敵”的神話隻不過是因為未曾遇到真正的強者,而現在大食國就是真正的強者,必定可以戳破唐軍“無敵”之泡沫。

眾人七嘴八舌、莫衷一是,阿布阿瓦爾有些煩躁,下令道:“盯著沒巽港那邊的唐人艦隊,一定有所動作馬上彙報。將烏刺港的戰船也調集過來,無論如何都要做好防禦,另外派人馬上水陸兼程前往大馬士革請求哈裡發的意見。”

眾人讚同,是戰是和都要有哈裡發的命令,然後先做好防禦,這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然而眾人剛剛散去,就有衛兵來報:“唐軍派人前來,要求會見總督。”

阿布阿瓦爾摸了摸翹胡子,點頭道:“把人帶來吧,看看他說什麼。”

雖然他不認為唐軍水師勞師遠征且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能夠對屍羅夫港造成威脅,但國內畢竟正在準備征伐東羅馬,這個時候爆發一場大規模的海戰勢必影響到哈裡發的全盤計劃,還是穩妥一些避戰為好。

但如果唐軍咄咄逼人,他也不介意全力一戰,隻要戰而勝之,不僅不會影響哈裡發的作戰計劃還會檢驗一下大食國海軍的戰鬥力,為征伐東羅馬打好基礎。

一旦決定對東羅馬開戰,大食國位於波斯灣的海軍就將全部調往地中海參戰,畢竟東羅馬的海軍在規模上遠勝於大食國海軍,哈裡發必須集中所有力量才能一戰……

沒多久,衛兵帶著一個頂盔摜甲的唐軍將領進來,身上製作精良的山文甲覆蓋了各處要害,行走活動之間方便快捷沒有絲毫阻礙,遠勝於大食國軍隊裝備的板甲,據說在大唐“板甲”隻能作為最低級的士兵裝備,但凡校尉以上的軍官都會裝備烏錘甲、山文甲甚至是明光鎧。

真是令人眼饞啊……

這位唐軍將領最多也就二十歲,麵容是被暴曬之後的黝黑但眉眼之間依舊透著青澀稚嫩的氣息,身材矮狀肩寬背後一看就是驍勇善戰之輩,神情不卑不亢,既沒有麵對一地總督之唯唯諾諾、也沒有身為唐軍將領那種驕狂不可一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