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兩千八六章 首尾難顧,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若老夫沒有記錯,上一次西域之戰,唐軍於天山之下用一種類似紙鳶的武器淩空飛渡、雷火天降,打了大食人一個猝不及防,故而大獲全勝。可那種紙鳶想來要麼依靠高度、從天而降,要麼依靠風向、順風而行……河中之地到了初夏,多是南風或東南風,那種紙鳶如何逆風飛行?”

祿東讚疑惑不解。

房俊笑道:“還請大論拭目以待。”

熱氣球不能逆風飛行,但大型滑翔器是可以的,甚至越是逆風越是穩當……但這一次,他沒打算用這些取巧的東西。

既然火藥已經研發,火炮已經製造,那就要實實在在將戰爭模式轉變為熱兵器戰爭。

就從這一戰而始。

祿東讚看著信心十足的房俊,蹙眉想了想,道:“難道是用火炮?但老夫對唐軍的火炮也略有了解,雖然威力巨大,但射程不過百餘丈。即便擊潰馬斯拉瑪,得以將火炮放置於藥殺水北岸,想要炮擊南岸的可散城也鞭長莫及。”

一旁的裴行儉歸攏了一下書案上的文書、戰報,站起身,道:“在長安城外的鑄造局內,集結了數以千計的能工巧匠,每一天進行的有關火器改良、研發的實驗不下百餘次,從未躺在功勞簿上得過且過,而是不斷完善、精益求精。”

“所以二位的意思,是說火炮的射程有所提高?”

若是那樣,唐軍的戰力將會成倍提升。

裴行儉收斂笑容:“軍事機密,無可奉告!”

祿東讚:“……”

房俊笑著起身:“大論隨行軍中、共抗強敵,令郎仰慕大唐、身入長安,這將會是噶爾部落做出的最佳決定,闔族上下都將因此而慶幸。”

*****

阿拉套山下,南風溫暖濕潤,吹得營地內的旌旗獵獵作響。

薛仁貴站在營地之內,歎了口氣,對左右將校道:“若非季節不對、風向不利,這一戰將會輕鬆得多。”

諸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如果這個時候吹著北風,便可以從輪台運來熱氣球,升空之後順風飄到敵軍頭上,居高臨下投擲震天雷,再多的敵人也得炸得人仰馬翻、亂成一團,然後具裝鐵騎一個衝鋒……大功告成。

王孝傑好奇問道:“據說剛剛運抵營地的火炮經過新一輪改良,射程大大提升,不知到底能射多遠?”

一旁的炮營校尉道:“最遠可達一千丈!”

周圍驚現一陣倒吸涼氣之聲,所有人都紛紛表達震驚。

“一千丈?乖乖!”

“居然比以往提升了三倍?”

“豈不是說咱們結陣在敵軍大營之前,便可以用火炮將其營地從頭到尾炸一遍?”

“敵軍若不想被炸死、燒死,要麼前來衝咱們的陣勢,要麼乾脆撒丫子逃跑,無敵了啊!”

此前火炮雖然威力巨大,但限於射程,在戰爭之中應用之時總是受到各種限製,如今射程大大提升,簡直無往而不利。

炮營校尉實事求是:“也不能這麼說,雖然火炮射程大幅提升,但與之相對,炮體的體積與重量也大幅增加,往來運輸不便,不僅很難及時運到戰場,諸多地方也難以布置。書院裡有一句話甚有道理,無論武器裝備多麼精良,戰爭的本質還是在於人,兩軍對壘之時悍不畏死、對戰略戰術靈活運用,這才是獲得勝利的根本,而不是一味的迷信於武器的強大威力。”

薛仁貴略感詫異,區區一個校尉便能說出這般精辟之言,對於戰爭有著如此深刻之理解?

“校尉就讀於貞觀書院?”

“回將軍,正是,末將於書院講武堂畢業。”

“不知師從何人?”

“傳授兵法軍略之講師,乃是衛公。”

“謔!”

左右一片驚呼,頓時對於這個校尉肅然起敬。

就連薛仁貴也訝然:“居然是衛公的弟子?失敬失敬!”

校尉笑道:“同期學子百餘人,雖然受惠於衛公聆聽教誨,但卻不敢以弟子自居。”

書院的形製與傳統的授業有所不同,講究“有教無類”,書院招收什麼樣的學生、講師傳授什麼樣的課業,不能以傳統意義的“師徒”等同,當然,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

王孝傑等人一臉向往,時至今日,能夠進入書院講武堂、得到一眾“軍神”“名帥”“名將”的言傳身教,已然成為整個大唐軍隊序列之中最為憧憬之事。

薛仁貴拍了拍王孝傑的肩膀,勉勵道:“這一仗好好打,待到勝利之後,本將親自給大帥寫信舉薦你進入講武堂學習!”

王孝傑麵色泛紅,激動不已:“多謝將軍提攜!”

有了恒羅斯城的“先登之功”,這一仗隻要最終獲勝,他的賞賜肯定少不了,但再多的賞賜,也不如一個進入講武堂學習深造的名額來得珍貴!

薛仁貴環視左右,畫了個大餅:“不僅是孝傑,爾等所有人都算在內,隻要此戰當中立下功勳,本將都會給你們寫一封舉薦信,也都有機會進入書院學習!咱們安西軍乃是大帥的嫡係部隊,有大帥關照,進入書院比彆的軍隊容易一些,但也正因於此,我們不能給旁人留下口實,說什麼任人唯私、公器私用,咱們要給大帥爭臉,要用實打實的戰功堵住那些小人的嘴!進入書院,學習深造,將來效忠帝國、效力大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