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兩千三一章 兵臨伊予,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僅隻如此?”

物部足利有些不可置信。

這件事無論成與不成,物部氏都將坐實“倭奸”之事實,招惹無數罵名,成為所有倭人當中有識之士的唾棄。

若沒有一個巨大收益,誰會去做這種事?

為了家族嗎?

鬼都不信……

物部麿鄭重點頭:“就是如此!”

見父親仍舊一副不信的模樣,遂解釋道:“大唐號稱禮儀之邦,對天下各族團結友愛、一視同仁,實則大唐之排外極為嚴重,似吾等外族想要真正融入大唐,千難萬難,除非有著讓所有唐人皆認可之功勳。”

物部足利有些明白了:“你想要進入貞觀書院讀書,然後成為一個真正的唐人?”

“沒錯!”

物部麿雙眼發亮,白皙的臉上泛起紅暈,看上去精神亢奮:“父親您也去過大唐、去過長安,當知長安之雄偉、大唐之繁華!在那裡,販夫走卒也會循規蹈矩,壟頭老農也能以力為食,田間稚童也能之乎者也!無論在天下各地,隻需亮明唐人之身份,便可橫行無忌、被封為座上賓!大唐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唐人是天下最高貴的民族,若我能入大唐以平生所學為官,若我物部氏子孫世世代代皆為唐人,這將是無與倫比之榮耀,子孫後代將會為此感恩,感謝我們為他們洗脫了倭人這個卑賤而肮臟的名字!”

說到後來,他甚至開始手舞足蹈。

物部足利悶聲不語,他有些不理解,即便大唐再好那也是大唐啊,何必為了成為一個唐人而背棄自己的祖宗?

這與蘇我氏當年逢迎崇揚佛門、將倭國傳統之神祗棄之不顧有何區彆?

“可我們終究是倭人啊……”

“那又如何?”

物部麿道:“三代、十代之後,誰還記得我們是倭人?我們與唐人相貌儀征一般無二,根本就是古早之時華夏先人泛舟渡海前來倭島之後裔,如今追根溯源、認祖歸宗,有何不對?”

“啊?”

物部足利有些發懵,這不僅是要成為唐人,更甚至連自己祖宗都不要了,認華夏為祖?

不過話說回來,倭人雖然避居海外、自認有自己之傳承,可無論體征亦或文字,的的確確都與唐人一脈相傳。

或許當真是華夏後裔也說不定……

更何況在倭國之上層社會,有著無數南北朝至今為了躲避戰亂而來的漢人及其後裔,這些人雖然生活在倭國、得倭國之庇佑供養,卻始終自認為高高在上,是比倭人更為優秀之族群。

如果打起“認祖歸宗”之旗號,想必定能得到這部分人的支持……

若當真扳倒倭王,由物部氏取而代之實際上統治倭國,倒也不是全無可能。

到那時,是成為唐人也好、做一個唐人的傀儡也罷,好像都可以。

作為物部氏的首領,物部足利自然有著與之相符的魄力,簡單權衡利弊之後,便狠狠點頭:“我這就聯絡一些高層人物,商討刺殺倭王之事,你則趕緊聯係大唐,表明我們的述求,看看他們索要何等條件,如果不是太過分,那就答應他們!”

物部麿興奮異常:“父親放心,他們馬上就會前來伊予島,到時我與他們詳談!”

至於唐人索要之條件,倒也不難猜,無非是礦山、港口而已,反正這些東西名義上都是倭王的,若得不到唐人之支持,那些東西也與物部氏無關,所以即便全盤答應唐人,也是“慷他人之慨”而已,物部氏並不會失去什麼。

*****

伊予島與倭國本島之間的海域很是狹長,諸多小島如同碎裂的石塊一般星羅棋布,這就導致航道曲折且漫長,尤其風浪天氣基本不予通行,否則船隻一旦偏離航道就有可能觸礁擱淺。

唐軍擁有當下最好的造船技術,船隻造型更利於遠航,那便難免失於靈活,船帆鼓脹的時候又會使得戰船速度太快,所以並不適航於這般狹長曲折的航道,所以李謹行抵達的時候,船隊不得不小心翼翼在海域內穿行。

站在船頭眺望著遠處的鬆山港,李謹行有些不可置信,看著身旁並立的金仁問,很是詫然:“這就是倭國所謂的將來極有可能取代飛鳥京的地方?”

他雖然加入水師,但猶如時日尚短並未有過太多出海的經曆,更未來過倭國,在他想來飛鳥京好歹也是倭國的國都,鬆山城既然可以取代飛鳥京,無論如何也該是一座大城吧?

縱使不如長安、洛陽那樣的天下雄城,怎麼也得是幽州那等級彆吧?

然而當下看去,卻是連幽州下轄的昌平都不如……

昌平僅隻是一個縣,且由於當年竇建德、劉黑闥在河北一地興兵,導致牆垣倒塌、民不聊生,大唐立國許多年也未曾恢複如初。

金仁問感慨道:“這就是你們唐人的驕傲之處了,你們眼中的城邑大多是長安、洛陽、金陵那般,可即便是當年鼎盛之時的平穰城,也遠遠不如大唐的那些個名城。飛鳥京乃倭國之國都,但看上去其規模、奢華甚至都比不過驪山上的一處彆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