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兩千五二章 一樁公案,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唐儉花白的胡子亂顫,拍著案幾,大聲怒叱:“老賊,你放屁!”

李靖:“……”

一貫淡然處之的他,此時也不免神情尷尬起來。

在座諸人則是目光玩味……

唐儉怒氣衝衝,道:“海外之地豈能分封太宗皇帝之子嗣?意欲分封,必然將先一步其地納入大唐之版圖,而後以大唐皇帝昭告天下,由太宗皇帝諸子牧守四方、管轄萬民,使得化外之民、蠻夷之地亦能沐浴皇恩、共建榮華!焉能一句‘分封於海外之地’倉促行之?你想要將太宗皇帝諸子放逐發配不成?”

李靖一臉無奈:“不過是一個說辭而已,本質豈有不同?”

唐儉咄咄逼人:“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大唐乃禮儀之邦,所行皆遵從古禮,浩然正大而威服天下,國策戰略皆要堂堂正正,使得旁人無可指摘!你這老匹夫隻知眼前之勝負成敗,毫無戰略意圖,根本不管此後將會如何波折予人話柄,目光短淺、毫無信義,也能坐在此處與吾等一同商議國事?”

“咳咳……”

劉洎眼見李承乾麵色不豫,趕緊乾咳兩聲打斷唐儉全力輸出,提醒道:“雖然莒國公言之有理,但也應當注意一下情緒,以免君前失儀。”

唐儉一貫脾氣不錯,但今日卻火力全開、誰的麵子都不給,當即懟過去:“怎麼就叫君前失儀?我對陛下不尊重嗎?我是對那些眼中唯有一時之勝負、實則對全盤缺乏考量之蠢貨不尊重!”

劉洎苦笑不已,無計可施。

似唐儉這樣的開國功臣、三朝元老,隻要不是指著陛下的鼻子罵人,是有發脾氣的資格的,況且在座諸人也都知道他是在針對李靖,且有理有據、合情合理。

李靖歎氣道:“這些年我已多番向你道歉,些許陳年舊事,賢弟何必耿耿於懷?再者,當初傾舉國之力征伐突厥,不容許一絲一毫之錯誤,當以大局為重。不論當時是賢弟身在突厥牙帳亦或是旁人,我都彆無選擇。”

唐儉則憤憤不平:“可當時恰好就是我在突厥牙帳,險些被你置於死地!”

說起來,這是一樁公案。

貞觀四年正月,李靖率領三千騎兵從馬邑出發進屯惡陽嶺,乘夜襲占襄城。頡利可汗未料到唐軍突至,認為李靖敢孤軍深入,定有主力隨後而至——“兵不傾國來,靖敢提孤軍至此?”,慌忙將牙帳撤至磧口。

之後頡利可汗派遣執失思力為使者欲與大唐求和,彼時突厥雖然剛剛經曆一場大敗,但實力未減,太宗皇帝遂委派鴻臚卿唐儉與安修仁出使突厥和談。

那時候唐儉智慧超群、意氣風發,於頡利可汗麵前唇槍舌劍、據理力爭,和談進行得非常順利。

由古至今,和談從來都不隻是談判桌上唇槍舌劍,而是要配合相應的軍事行動。正在唐儉和談順利進行之際,李靖與李積兩支軍隊與白道成功會師。

當時,李積曾言:不如趁著唐儉和談順利,頡利放鬆警惕,直接滅了頡利。

李靖大為讚同:這是韓信滅田橫的良策!

副將張公謹則擔心唐儉正在突厥和談,若全軍突襲,有可能使得唐儉陷入危險。

李靖則言:如唐儉等輩,何足可惜?

遂率領精騎為先鋒,李積統率主力隨後跟進。

李靖冒雪至陰山,遇突厥營帳千餘,儘俘之以隨軍。

彼時頡利可汗見唐使前來撫慰,雙方正在和談,以為安然無事,未加戒備。

李靖派偏將蘇定方率兩百騎兵為前鋒,在濃霧掩護下銜枚疾進,至頡利可汗牙帳七裡才被發現。

蘇定方長驅直入攻下了突厥頡利可汗的牙帳,頡利乘千裡馬西逃。李靖率大軍跟進,突厥軍潰散,被殲萬餘人,被俘男女十餘萬。

頡利可汗遭受突襲怒不可遏,認為唐軍奸詐,一邊遣使和談一邊卻派兵偷襲,便想要抓住唐儉、安修仁殺掉以泄心頭之恨,所幸唐儉見機不妙與安修仁躲入兵卒營帳,趁亂脫險。

史書之上,不過是“唐儉脫身得歸”區區六個字,可對於唐儉來說這其中蘊藏著何等凶險?

由此,唐儉對李靖憤恨不已。

一直作壁上觀的李積難得為李靖說句公道話:“莒國公心中有氣,實乃尋常,但當時局勢險惡,既然有了突襲頡利可汗牙帳之機會豈能輕易錯過?莒國公埋怨吾等不守信義趁著和談之際率軍突襲,可信義也要適時而定,作為統率,要做的就是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以最小的代價,來獲取最大的勝果。”

在當時他看的是整個天下,他心中所係的,是天下安危、國家榮辱、百姓福祉,個人的生死成敗得失禍福,其實都算是小事情,哪怕為此賭上唐儉的區區性命,也賭上他李靖自己一生的名聲。

他隻要勝利,也隻能勝利。

旁人紛紛頷首,予以認可。

馬周也道:“彼時頡利可汗願意和談,不過是大敗之後拖延時間試圖積蓄力量、圖謀東山再起而已,那個時候若我大唐隻顧信義,則是婦人之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唐錦繡》無錯的章節將持續在全本小說網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全本小說網!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