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兩千九五章 保持穩定,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房玄齡點點頭,皇權、相權、軍權,相互之間如何鬥爭、妥協、共存,這是自古以來每一個政權都要麵對的難題,大唐也不能例外。

政事堂、軍機處之設立,的確使得軍政兩方麵的事務由更為專業的人來掌管,最大限度減少犯錯之可能,使得國家機器平緩運轉。但與此同時,也相對應的削弱了皇權,使得皇帝束手束腳、備受鉗製。

長此以往,皇帝豈能心甘?

鬥爭無處不在。

房俊能夠在威望卓著、權傾朝野且掌握強大軍隊的同時始終保持克製,且懂得退讓、妥協以彌補皇權削弱所帶來的弊端,已經算是一個極為成熟的政客了。

能力再強,若不懂得妥協、退讓,那也難成大器。

所以房玄齡極為欣慰。

“那麼林邑國是怎麼回事?”

房玄齡對於自家兒子的能力極為信任,既然東洋、南洋等國皆能完全控製實施“民選”,豈能獨獨漏下一個林邑國?按照常理,在林邑國冒出一絲半點反叛苗頭的時候,水師大軍就應該已經撲上去碾壓殲滅了,豈能容許那個諸葛地上躥下跳、挑釁大唐天威?

背後必有文章。

果然,房俊笑著道:“諸葛地心懷異誌是真,但水師過於縱容也是真,林邑國內部既不穩定,即便暫時以武力予以壓製,但遲早有一日還是會爆出來,與其將來頭痛,還不如使其聚集一處、一鼓蕩平。另外,這些年水師在海上縱橫無敵,國內有些人已經忘了水師之強大,波斯海的戰爭又距離太遠未能過多感受,心中多有不忿、鄙夷,所以水師需要一場雷霆萬鈞的大戰,讓那些人見識見識什麼是皇家水師的戰鬥力,不僅海上無敵,陸地之上依舊是諸軍之冠。”

新政若想順利實施且有所成就,海洋利益乃重中之重,若無海外之財富以及廉價之資源、勞力,單純依靠農業社會為根基的內陸,第一輪的基礎設施建設想要完成都有如登天。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放諸古今而皆準的道理,大唐幅員遼闊,即便僅在關中、河東、中原、河北等地修建道路將各處大城連接起來,便是一個曠世之工程,沒有三五十年持之以恒的投入豈能完成?

溝通南北的大運河雖在隋煬帝手中開鑿,但其實配套工程尚未全部完成,加之年複一年的築堤、疏浚,又是極大的投入。

神州大地之上如此曠世工程,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實乃天文數字。

難道如隋煬帝那樣發動全國人民去服徭役?

各種苛捐雜稅攤派給全國百姓?

大唐存亡或許房俊不太在乎,但天下百姓多吃一點苦都是房俊不能接受的。

海外的財富、人口、資源輸入,便是擔起這些超級工程的根基。

而指望海外財富、人口、資源的穩定輸入,就需要一套完整且長遠的秩序。

這套秩序不能依靠皇帝來守護,更不能依靠世家門閥,隻能依靠水師。

誰敢覬覦水師、覬覦這套秩序,房俊就要斬斷誰的手。

現在要做的是給天下人予以震懾,既是對外,更是對內。

震懾世家門閥,震懾貞觀勳臣,也震懾皇權。

“平衡”是王道,但“平衡”不是乞求而來,而是鬥爭得來。

房玄齡頷首:“以團結求團結則團結亡,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是這個話吧?很有道理。”

這是兒子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聽得多了,他也入了心,愈琢磨愈是覺得金玉良言、至哉斯言。

隻要想想兒子能夠領悟這樣的道理,便忍不住露出老父親的微笑。

後繼有人已經令人欣喜,青出於藍則愈發讓他老懷大慰。

到了他這個歲數,一生功業幾乎蓋棺定論,已經沒什麼追求了,私下裡與那些袍澤、老友們相聚之時攀比的已經不是功勳、爵位、官職,而是身後名、以及身後事。

身後名自不必說,以他房玄齡一生功業,最不濟也得是上諡“文昭”吧?

至於身後事,自然是指自家子嗣。

老一輩篳路藍縷、平定天下,創下偌大家業,即便不至於人死族滅,也總得傳承有序吧?這就要看子嗣們的能耐。

而遍數大唐,能與他房玄齡比兒子的,一個都沒有!

我生時輔佐太宗皇帝打遍天下、締造貞觀盛世,編纂《字典》造福後世,死後自有麟兒繼承家業、發揚光大……人生至此,夫複何求?

如今最大的喜好便是鑽研兒子提出的一些政治、經濟學說……

房俊汗顏,卻也不能便捷這話並非出自他口,總不能隨便按一個人頭上吧?

“父親所言極是,當下大唐看似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實則正處於一個極度重要的轉型期,若是順利邁過去,足以奠定千年霸業、寰宇無敵,若是受阻於此,則難免墜入王朝輪回的巢臼之中,沉淪起伏、周而複始。”

“哦?說得這般嚴重,是什麼轉型期?”

“生產資料的轉換。”

房玄齡頓時精神一振,放下茶杯,目光炯炯:“願聞其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