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霄異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江湖暫時靜謐,孫二娘的包子鋪,淩霄異客,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暮春的風裹著槐花甜香掠過十字坡,官道旁新栽的垂楊柳輕拂酒旗。孫二娘倚著朱漆櫃台,看著夥計將剛出爐的包子擺上蒸籠,白霧升騰間,肉餡的鮮香混著草藥氣息彌漫開來——這是用神農鼎溫養過的特殊香料,既能提味又可祛病。她腕間的銀鎖隨著動作輕晃,在陽光下折射出細碎的光,恍惚間竟與二十年前汴梁城那場噩夢般的大火重疊。
"當家的,陳州的商隊到了!"張青的聲音從後院傳來,帶著掩飾不住的笑意。孫二娘抬眼望去,二十餘輛馬車停在店外,車轅上都係著半朵蓮花的紅綢——這是江湖人默認的"孫家庇護"標記。為首的老者跳下馬,捧著檀木匣疾步而來:"孫女俠,這是按照約定送來的西域香料,還有..."他壓低聲音,"天機閣殘餘在隴右活動的消息。"
話音未落,屋頂瓦片輕響。時遷倒掛金鉤現身,懷裡抱著個布包:"嫂子!梁山飛鴿傳書,宋哥哥說蔡太師倒台後,朝堂忙著爭權,暫時顧不上咱們。"他抖開布包,露出幾本泛黃的賬冊,"不過我在蔡府密庫裡找到這個,上麵記著二十年來天機閣在各地的暗樁。"
孫二娘指尖撫過賬冊上斑駁的字跡,突然摸到夾層裡的半張畫像。畫中女子懷抱幼童,眉眼與她有七分相似,衣襟處繡著完整的蓮花圖騰。"這是..."她聲音發顫。時遷撓撓頭:"我聽蔡府老仆說,那是你祖母,當年帶著神農鼎的秘密消失了。"
後院突然傳來騷動。孫二娘抄起案上擀麵杖衝出去,卻見幾個孩童圍著神農鼎嘰嘰喳喳。那鼎如今已縮成香爐大小,靜靜立在紫藤架下,鼎身符文隨著孩童的觸碰亮起微光。"大姐姐,這爐子會發光!"紮羊角辮的小姑娘仰著紅撲撲的臉,"像星星掉進了鍋裡!"
孫二娘蹲下身,從袖中掏出用鼎火烤製的麥芽糖:"小心燙著。"她看著孩子們嬉笑跑開,想起狗子小時候也是這樣,總愛扒著灶台等包子出鍋。鼎身突然傳來震動,符文投射出影像:西北荒漠中,一群黑衣人正圍著塊刻滿蓮花紋的石碑。
"是九脈鑰匙的線索!"張青不知何時站在身後,手中握著孫家祖傳的星圖。星圖與鼎中影像重疊的刹那,整座包子鋪都搖晃起來。孫二娘按住鼎身,指尖傳來溫熱的觸感:"這是神農鼎在警示,平靜隻是假象。"
黃昏時分,十字坡迎來不速之客。八名勁裝漢子騎馬而來,腰間佩刀纏著紅綢——正是當年血鷹會的標誌。孫二娘將神農鼎收入袖中,順手摸了把案上的柳葉刀。為首的疤麵漢子翻身下馬,竟直接跪在青石板上:"孫女俠,我們願奉上西域礦山的地契,隻求..."他解下腰間令牌,上麵的鷹紋已被鑿去,"隻求能在十字坡討口安生飯吃。"
夜幕降臨時,孫二娘在閣樓召開密會。梁山的"智多星"吳用、孫家現任族長孫雲庭,還有各地江湖門派的代表圍坐一堂。燭火搖曳中,時遷展開從蔡府盜出的地圖,上麵密密麻麻標記著天機閣的據點。"最棘手的是這個。"吳用的羽扇點向昆侖山脈,"傳說那裡藏著神農鼎的''命門'',一旦被打開..."
話音未落,窗外傳來尖銳的哨聲。孫二娘衝至窗前,隻見北方天空騰起三枚信號彈——那是她設在百裡外的暗哨示警。神農鼎在懷中發燙,鼎身符文化作金色鎖鏈纏繞在她手臂,宛如活物。"他們來了。"她抽出雙刀,刀刃在月光下泛起詭異的藍光,"帶著二十年前滅門的那批人。"
子時,馬蹄聲如雷。三百黑衣騎士將十字坡圍得水泄不通,為首之人戴著青銅麵具,腰間玉佩刻著完整的蓮花圖騰。"交出神農鼎,饒你全屍。"麵具人聲音冰冷,手中長劍指向孫二娘,"當年沒斬儘殺絕,倒是養出了麻煩。"
孫二娘突然笑了,笑聲震得屋簷積雪簌簌落下。她解下猩紅頭巾,露出頸間新添的蓮花刺青——那是神農鼎認主時烙下的印記。"你以為還是二十年前?"她手腕翻轉,神農鼎化作流光懸浮空中,符文投射出孫家曆代先祖的虛影,"看看清楚,誰才是獵物!"
混戰瞬間爆發。孫二娘的雙刀舞成血花,每一刀都帶著神農鼎的力量,所到之處黑衣人紛紛倒地。張青揮舞著特製的鐵鏈,纏住對方騎兵的馬腿;時遷在屋頂飛簷走壁,專偷敵人的暗器;梁山眾兄弟則擺出八卦陣,將敵軍分割包圍。
麵具人見勢不妙,突然祭出一麵銅鏡。鏡中射出黑光,所照之處花草瞬間枯萎。孫二娘想起父親臨終前的話,咬破舌尖將鮮血噴在神農鼎上。鼎身轟然炸裂,卻在半空重組為神農氏的虛影,抬手一揮,黑光如冰雪消融。
"不可能!"麵具人扯下麵具,竟是消失多年的孫家叛徒孫明。他臉上布滿詭異的紋路,顯然已與邪物共生,"我明明在昆侖找到了神農鼎的弱點!"他掏出半塊刻著星圖的玉牌,與孫二娘懷中的地圖殘片產生共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孫二娘的包子鋪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孫二娘的包子鋪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