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兵強馬壯者為之,大明第一牆頭草,隨輕風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兩世為人,第一次被彆人主動行賄,白榆花了一點時間才心理適應。

之後他就拿出熱情的服務態度,與甲方弟弟高長江攀談起來。

“據我所知,那些願意去國子監做監生的人,向來都是對科舉考試絕望的老生員。

我看你正當青壯,完全可以繼續在科場上嘗試,為何想著去國子監?”

高長江苦笑著回答說:“自家人知自家事,以我的學力,能考中秀才就已經是拚儘全力了,哪敢奢望鄉試中舉?

與其在科場蹉跎歲月,不如早做另外打算。

若能獲取監生功名,然後在京城選個小官做,此生就心滿意足了。”

白榆點點頭,對於高長江放棄鄉試的想法表示理解。

鄉試錄取率是三十取一,也就是百分之三,是所有科舉考試中最難的一關,一般讀書人哪能考得上?

蘇州文壇大佬、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厲害不厲害?一輩子九次鄉試不中,去年抱憾而終。

又摸了摸銀票,白榆很有職業素養的問道:“你想讓我怎麼幫你?”

高長江咬牙切齒的說:“不瞞白同學,我們縣學的貢生名額掌握在五大學霸手裡。

我與他們關係不睦,所以他們不會把貢生名額讓給我。

除非我拿錢收買他們,但我又不甘心,受不了這個窩囊氣。”

高長江這些話裡麵,涉及到了一些縣學潛規則,外人可能就不大明白。

還是那句話,很多製度在早年間製定的時候,是一個樣子,但執行了二百年後,早就走樣了。

貢生製度也是這樣,現在選拔貢生的默認原則就是,在校生員依照年齡排順序,每年由年紀最大的一位獲得貢生名額。

這個原則是為了給老生員一條出路,讓老生員不至於一輩子一事無成。

但是有的老生員不願去國子監,那就會把貢生名額轉讓出去,這裡麵就出現了一定操作空間。

而高長江提到的學霸與五百年後的學霸不是一回事,是字麵意義上的學校之霸。

縣學裡總有一批老生員,因為年紀大、資曆深,在縣學裡就是大前輩,地位自然比較高。

又因為年齡大,這些學霸每年都天然壟斷了貢生名額。

然後他們又不會去國子監,可以決定將貢生名額轉讓給誰,長久下來就形成了一種隱形權力。

剛才高長江所說的“五大學霸”,指的就是當今宛平縣縣學裡把持貢生名額、又在縣學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五個前輩老生員。

不知怎的,白榆想起了上輩子遭遇過的學生會,從某些方麵來看還真有點像。

如果白榆是個普通新生,肯定鬥不過五大學霸,高長江也不會請白榆幫忙。

但白榆除了新生之外,還有其他身份,高長江指望的就是這個。

白榆拿定了主意後,承諾說:“選拔貢生是明天?一定助你上國子監!”

高長江問道:“如何安排?要我做些什麼?”

白榆腦中出現了不少軍政府大兵現場監視議會選舉的場麵,有點興奮的答道:

“貢生名額,兵強馬壯為之!你什麼也不用做,包贏的!”

高長江:“......”

你這個兵強馬壯,是字麵意義上的意思嗎?

在學校人文之地這麼搞,旁邊還是孔廟,場麵會不會有點太難看了?

午後,白榆從縣學離開後,回了都察院門房。

又找到錢指揮,將一百兩銀票拍在錢指揮麵前,財大氣粗的說:

“先前共欠你七十兩,這裡是一百兩,你該倒找我三十兩!”

錢指揮拿起銀票鑒定了一下,隨口道:“你接外快了?縣學裡油水也如此豐厚嗎?”

白榆喝了幾口水,答話道:“運氣好,可能遇上一個土財主家的。”

又到第二日,白百戶調集了五十人的持械大軍,“殺氣騰騰”的來到宛平縣縣學。

白榆本人也穿上了正六品武官袍服,胸前有一隻彪的那件,挎著見過血的腰刀,大搖大擺的出現在縣學師生麵前。

縣學教官劉教諭渾身發抖,不知道是被氣得還是被嚇得,對白榆喝道:“你這是做什麼?”

白榆解釋說:“不用驚訝,我一個武官在去上直的路上,帶著刀和護衛,這很合理吧?

今天不是要選拔貢生嗎?快點選,選完了我還要去上直。”

到場的在校麵麵相覷,這還能選嗎?

站在人群最前方的五個四十多歲老生,大概就是高長江所說的五大學霸了。

就連劉教諭治理縣學,也需要和五大學霸合作,才能維持局麵。

這時代學校綱紀廢弛,沒有多少實權的教官威嚴掃地,很多時候隻能充當一個管理學校雜務的角色。

學校生員也並不畏懼學校教官,他們真正畏懼的是提學官大宗師,那才是能決定生員前途命運的狠角色。

白榆掃視完五大學霸,然後又給了高長江一個安心的眼神,隨即對劉教諭催促道:“開始吧!”

劉教諭當眾宣布道:“根據資曆和年齡,今年貢生名額該給宋雲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第一牆頭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牆頭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