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三章 咱還克製了呢!(上),大明第一牆頭草,隨輕風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又是一個晴朗的早晨,秋意微涼,不冷不熱,令人舒適。

戶部郎中兼文壇後七子之一張佳胤悠閒的走出家門,前往戶部上衙。

他感到,在這個時代做京官實在太幸福了,因為不用每天淩晨摸黑起床。

也不用摸黑去宮城裡上朝,等到天亮後在奉天門外的廣場露天朝見皇帝。

自從嘉靖二十九年他中進士做官以來,就沒上過一次朝,也沒見過一次皇帝,至今都不知道萬壽帝君長什麼樣子。

張佳胤一邊走著,一邊琢磨著中秋季的文壇活動,對此他有點小得意,因為好幾場大規模雅集都要請他去主持。

畢竟文壇大勢組合“複古派後七子”眼下隻有他張佳胤在京師,沒有人能搶風頭。

每天都會有一批人登門拜訪,但他時間和精力都有限,見誰不見誰要經過一番艱難的選擇,甚至比作詩更難。

想到這裡,張佳胤不知為何,想起了一個打著“陳以勤學生”旗號的白姓錦衣衛官。

好像隻投了一次拜帖,然後就沒再來過了,這毅力和誠意也不大行。

年輕人一點耐性都沒有,缺乏鍥而不舍的精神,怎麼能成功呢?

既然他主動放棄,不來也好,省得自己造難,畢竟此人的錦衣衛官身份也太尷尬了。

到了青龍街,張佳胤穿過戶部大門,然後在告示牆上麵瞄了一眼。

讓他驚訝的是,告示牆上居然貼了一大張詩稿,也不知道是誰乾的。

張佳胤作為文壇弄潮兒,饒有興趣的仔細閱覽起來,隻見得題目是《詩論》。

對這個題目,張佳胤隻能說非常大膽,或者說很狂妄。

一般人或許可以像模像樣的用詩寫景,也可以像模像樣的用詩抒情,但是肯定作不出像樣的詩論。

詩論的意思就是詩詞的道理,是詩中之詩,這種主題豈是一般人能駕馭的?

張佳胤向來認為,當世文人有資格寫詩論的人隻有兩個,那就是李攀龍和王世貞,他們複古派的兩大領袖人物。

彆說其他人了,連他張佳胤自己都不配寫詩論。

然後張佳胤繼續往下看,內容正文是三首絕句。

第一篇是:“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張佳胤點點頭,無需細品就能看出,起手這首詩相當不錯,立意極高,配得上《詩論》這個題目。

而後張佳胤再看第二首絕句,上麵寫的是:

“文章體製本天生,模宋規唐徒自苦。隻讓通才有性情,不教一解脫前人。”

看完後,張佳胤瞬間血壓飆升,差點喊出一聲“衝著我來的”!

這首詩的字裡行間,竟然有諷刺複古派的意思!

因為他們複古派的核心文學主張就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什麼意思,就是寫詩要參照盛唐氣象,以唐詩為典範,推崇模擬漢魏唐詩風骨,講究古典美學,所以才叫複古派。

而牆上第二首詩有一句“模宋規唐徒自苦”,意思就是吃飽撐著才模仿古人,這分明就是在諷刺複古派的核心理念!

作為複古派後七子的京城守門人,張佳胤看到這裡,第三首絕句就直接略過,目光直接掃向最後末尾的署名!

“詩家西城白玉京,大昌錢鋪、質庫、估衣鋪讚助筆墨。”

看到這一行字,張佳胤有點懵,這樣的署名格式頭一次見。

發詩稿就詩稿,結尾一排店鋪字號是幾個意思?

但對“白玉京”這個名號,張佳胤卻有一點印象,從王百穀那裡知道的!

白玉京就是陳以勤被迫收的那個錦衣衛學生,前幾天還投過拜帖給自己!

張佳胤不由得又開始懷疑,難道有人陰謀針對複古派?

畢竟文壇中的刀光劍影,一點也不比官場少,容不得張佳胤不警惕。

例如前些年複古派的領袖可不是李攀龍和王世貞,而是一個叫謝榛的詩人。

但謝臻卻被李攀龍和王世貞聯手驅逐,並且狠狠的批判封殺了,現在隻能在地方四處流落混口飯吃。

張佳胤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回到了公房,喊來雜役問道:“告示牆上詩稿是誰貼的?”

雜役回答說:“是本衙門廠衛坐探貼的,並且嚴禁我們撕下來。”

張佳胤好像得到了答案,好像又沒得到。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錦衣衛直接下場參與文壇鬥爭了?

作為戶部郎中,張佳胤擁有一些財政權,工作還是很充實的,總有找他辦事的人,主要來自對口各衙門。

無論來自隔壁禮部的,還是對麵都督府的,都說各自衙門告示牆上出現了詩稿,哪怕是太醫院也不例外。

再細問,各衙門告示牆上詩稿的題目都是《詩論》,內容都是一樣的三首絕句。

所以張佳胤很快就能判斷出局麵,帶有諷刺複古派內容的詩詞在一天之內,出現在幾乎所有文武衙門的告示牆上!

不出意外的話,都是駐守各衙門的廠衛坐探直接操作的!

再聯想到“白玉京”的另一個身份,主使人不是“白玉京”本人又能是誰?

有人非議複古派,原則上必須要反擊!

但是仔細思考過後,張佳胤又發現自己似乎無能為力,缺乏反製手段。

如果有人在聚會上大放厥詞,可以當麵噴之;

如果有人在圈內傳播不良信息,可以發動人脈批之;

如果有人著書立說不懷好意,同樣可以寫文駁之。

可是如果有人一天之內在幾十個衙門告示牆上開嘲諷,那閣下又該如何針對?

把他張佳胤拆散賣了,也沒本事以同樣方式發起對等反擊。

這種感覺就像是被人罵了,但卻無法還嘴,實在是憋屈。

就算在其他場合大肆批判,也完全消除不了幾十個衙門告示牆上同時發詩詞造成的惡劣影響。

一直到了黃昏下班時,還在憋屈的張佳胤才想起了一個經典辦法,那就是“告家長”!

於是張佳胤沒有回家,直接來到裕王府講官陳以勤的宅邸。

這位老鄉老前輩就是肇事者白某人的老師,老師對學生是有一定約束權的。

喜歡大明第一牆頭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牆頭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