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逸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8章 迭代升級3,我以饕餮鎮諸天,薛逸辰,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當七彩戰甲劃破長空返回基地時,薛逸辰的掌心還殘留著與類哥斯拉巨獸戰鬥時的灼熱感。望著實驗室窗外依舊陰雲密布的天空,他知道,環太平洋異獸入侵遠未結束。那些來自天外的巨獸如同懸在人類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要真正守護地球,現有的科技遠遠不夠。
指尖劃過懸浮在空中的全息投影,薛逸辰調出了關於1級文明的科技樹圖譜。柔和的藍光映照著他棱角分明的臉龐,那些閃爍的文字仿佛在召喚著新的可能——行星級文明,意味著掌控一顆星球的所有資源,將整個地球納入文明發展的軌道。
能源科技無疑是重中之重。薛逸辰的目光停留在"可控核聚變"的詞條上,腦海中浮現出在科技製作空間裡無數次失敗的實驗畫麵。傳統托卡馬克裝置始終無法突破能量約束瓶頸,而他需要的是能穩定輸出兆瓦級能量的聚變反應堆。指尖輕點,實驗室穹頂的量子對撞機開始嗡嗡作響,無數光子在環形管道中以接近光速穿梭。他決定另辟蹊徑,利用暗物質對撞產生的奇異能量場,配合納米級約束材料,試圖構建全新的"星環反應堆"。
太陽能開發的構想同樣令人振奮。薛逸辰調出衛星雲圖,在赤道上空勾勒出一個巨大的環狀結構——太空太陽能電站。這個直徑超過百公裡的巨型裝置,將搭載數百萬塊效率達99%的量子太陽能板,通過微波束將能量定向傳輸到地麵接收站。更瘋狂的設想是在馬裡亞納海溝建立地熱能采集係統,利用深海壓力與地幔高溫,將火山活動的能量轉化為穩定電能。
交通科技的突破迫在眉睫。薛逸辰激活全息沙盤,火星紅色的地表瞬間投射在實驗室中央。傳統化學燃料火箭連火星往返都難以支撐,更彆提在木星軌道建立采礦基地。他調出塵封已久的"光子引擎"方案,這種利用正反物質湮滅產生光子流的推進係統,理論上能讓飛船在三個月內抵達火星。但關鍵在於如何安全儲存反物質——這需要研發出能束縛反物質的奇異誇克容器。
當薛逸辰的目光掃過氣候與地質科技時,實驗室的氣象模擬係統突然警報大作。全息投影中,西伯利亞凍土帶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融化,海水倒灌進東京灣。他握緊拳頭,意識到控製氣候已不僅是發展需求,更是生存必須。在科技製作空間裡,他開始設計"大氣層調控衛星群",這些裝備著粒子束發射器的衛星,將通過電離大氣來調節全球氣候。更驚人的是"板塊穩定計劃",利用地幔深處的超臨界水,在板塊交界處構建能量緩衝帶,將地震能量逐步釋放。
材料科學領域的突破將徹底改變世界。薛逸辰啟動納米機器人生產線,數百萬個僅有紅細胞大小的機器人在培養皿中閃爍著藍光。這些納米機器人不僅能在原子尺度上組裝材料,更能進入人體修複受損細胞。他將目標瞄準室溫超導材料,在實驗室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強磁場環境,迫使碳原子以完美的晶格排列。當第一塊能夠在常溫下實現零電阻的材料誕生時,整個實驗室都被超導電流產生的藍色電弧照亮。
信息技術的革新正在重塑認知。薛逸辰將意識接入腦機接口測試平台,神經信號以每秒100TB的速度在虛擬與現實間穿梭。他開發的"量子神經網絡"不僅突破了馮·諾依曼架構的限製,更實現了全球腦聯網的雛形。當他的意識瞬間遍曆全球知識庫時,那種掌握人類所有智慧的震撼感,讓他意識到文明躍遷近在咫尺。
然而,時間並不站在人類這邊。全息地圖上,西方大陸正被新的異獸肆虐,而東方的防禦係統在之前的戰鬥中損耗嚴重。薛逸辰看著星環反應堆的建設進度條,上麵顯示還需72小時才能完成核心部件。他知道,必須爭分奪秒——當天外異獸從西方轉戰東方時,他必須準備好更強大的武器。
實驗室的警報突然響起,薛逸辰抬頭,全息投影中顯示著最新的衛星監測畫麵:那頭未被消滅的天外異獸已經橫穿大西洋,正朝著亞洲大陸逼近。它每一次踏步都在海麵上掀起數百米高的巨浪,所過之處,航母編隊如同玩具般被輕易摧毀。
薛逸辰深吸一口氣,目光再次落在1級文明科技樹的頂端。那些尚未點亮的科技節點仿佛在向他招手,而他知道,這不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人類文明的救贖之路。當實驗室的燈光再次亮起,他開始為下一場戰鬥做準備——這一次,他要讓地球真正成為不可侵犯的堡壘。
喜歡我以饕餮鎮諸天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以饕餮鎮諸天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