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逸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9章 戴森球計劃,我以饕餮鎮諸天,薛逸辰,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電離層中,極樂星環的實驗室裡,燈光慘白,彌漫著緊張而又亢奮的氣息。薛逸辰站在巨大的三維投影前,投影上是一個不斷旋轉、閃爍著藍光的戴森球模型,其複雜的結構與精細的設計讓人歎為觀止。他的眼神中透著堅定與執著,凝視著模型,仿佛在與宇宙對話。周圍,東域的頂尖科學家們圍坐在一起,每個人麵前的終端屏幕上都跳動著密密麻麻的數據和公式。
“各位,雖然我們已經掌握了重核聚變技術,能產生大量電力,但這對於我們未來的發展來說還遠遠不夠。”薛逸辰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實驗室裡的寂靜,“我們的目標是突破2級文明,這需要近乎無限的能源支持,戴森球計劃迫在眉睫。”
首席能源科學家林宇皺著眉頭,看著手中的數據板,開口道:“理論上,戴森球通過捕獲恒星的能量,能為我們提供海量能源。但建造戴森球談何容易,僅材料這一項,就是個天文數字。”
薛逸辰微微點頭,目光掃過眾人:“沒錯,材料是個大問題。目前,我們先用UR材料代替。雖然UR材料珍貴,但以我們現在對它的儲備和開采能力,短期內支撐前期建設還是可行的。等我們升到2級文明,珠穆朗瑪峰山壁上的主UR活礦脈和無數子礦脈,還有虛空裂隙,都會升級成產MAX礦石的礦脈,到時候就能製作出MAX材料,滿足後續需求。”
一位年輕的天體物理學家忍不住發問:“可是,薛先生,戴森球的形態選擇也是個難題。戴森殼雖然能最大程度捕獲能量,但材料強度和引力平衡問題幾乎無法解決;戴森雲由眾多收集器組成,雖現實性高,但軌道複雜,能量傳輸也有損耗;戴森環或戴森網相對容易實現一些,可覆蓋範圍和能量捕獲效率又比不上戴森殼。”
薛逸辰微微一笑,抬手在終端上操作了幾下,投影中的戴森球模型開始切換不同形態,展示著每種形態的優缺點。“這正是我們今天要深入探討的。我傾向於從戴森環開始,逐步擴展,最終接近戴森雲的效果。這樣既能降低初期難度,又能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材料的升級,不斷提高能量捕獲效率。”
接著,科學家們圍繞著戴森環的具體設計、軌道參數、能量傳輸機製等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有人提出利用量子糾纏技術實現超遠距離的能量無損傳輸,有人則對戴森環的軌道穩定性憂心忡忡,擔心受到小行星撞擊或其他天體引力乾擾。
在長達數小時的討論後,薛逸辰總結道:“大家提出的問題和設想都很有價值。接下來,我們兵分幾路,一組負責優化戴森環的設計方案,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應對措施;二組專注於UR材料的高效利用和開采技術提升;三組則研究能量傳輸和存儲技術,確保戴森球捕獲的能量能穩定供應到地球和其他殖民地。”
會議結束後,科學家們紛紛回到自己的崗位,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薛逸辰獨自站在窗前,望著外麵浩瀚的宇宙,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戴森球計劃是一場豪賭,成功了,華夏文明將邁向新的高度;失敗了,可能會讓文明發展停滯甚至倒退。但他沒有退路,為了華夏,為了全人類的未來,他必須帶領團隊勇往直前 。
喜歡我以饕餮鎮諸天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以饕餮鎮諸天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