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逸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3章 迭代升級7,我以饕餮鎮諸天,薛逸辰,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薛逸辰站在孤狼軍團地下指揮中心的全息沙盤前,指尖懸在華夏疆域的三維模型上方。沙盤裡,數百架五代戰機的光點正沿著領空航線緩緩移動,像一群守護巢穴的鷹。他身後的工程師們屏著呼吸,看著他的手最終落在沙盤中央的紅色按鈕上——那是“全域升級指令”的觸發鍵。
“五代機的升級方案,分三階段執行。”薛逸辰的聲音透過循環係統傳遍指揮中心,每個字都帶著金屬般的質感,“第一階段,所有現役五代機將完成六代機改造。”他的手指在沙盤上一劃,一架殲-20的模型突然分解重組,機翼下的導彈巢被替換成電磁脈衝發射器,駕駛艙的位置亮起淡藍色的微光。
“六代機將實現完全無人化。”係統的全息投影在沙盤旁展開,展示著戰機的內部結構:原本的駕駛艙被量子芯片占據,芯片上的電路紋路像極了人腦的神經元,“取消座艙蓋後,機身氣動效率提升37%,最大過載可達35G——這是人類飛行員無法承受的極限,但對機器而言,隻是一組需要校準的參數。”
工程師小張突然舉手,手指指向模型的能源艙:“Boss,六代機的冷核反應堆小型化還存在0.3%的故障率,要不要再進行一輪測試?”薛逸辰的手指點在能源艙的位置,調出實時測試數據:“上周在東域靶場的極限測試,連續過載48小時未出現異常。0.3%的冗餘度,是留給戰場環境的緩衝空間。”沙盤上的五代機光點開始逐個閃爍,變成代表六代機的銀灰色。
當最後一個光點完成變色時,薛逸辰轉身走向指揮中心深處。那裡的牆壁是整塊的鉛合金,門扉開啟時發出沉悶的氣壓聲,露出一台占據整個地下三層的巨型設備——量子計算機“原初”。它的主機箱像一塊嵌在岩層裡的黑色水晶,表麵流淌著二進製代碼組成的光河。
“原初,接入六代機集群控製係統。”薛逸辰的手指按在主機旁的識彆屏上,屏麵亮起紅光,掃描過他的指節紋路。“接入完成。”原初的電子音比實驗室係統更低沉,帶著某種古老的厚重感,“已建立量子糾纏鏈路,延遲≤1納秒。”
屏幕上突然彈出數百個分鏡,每個分鏡都是一架六代機的第一視角。薛逸辰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動,切換著視角:有的戰機正在穿越雷雨雲,電磁護盾將閃電引向機翼末端;有的正在進行編隊演練,數十架戰機組成的菱形陣形在雲端移動,誤差不超過0.5米。“東域的防空識彆區,讓它們去熟悉一下。”他的手指停在東域的地圖上,那裡的戰機光點立刻調轉方向,像一群收到指令的魚群。
“原初的算力冗餘度還有多少?”薛逸辰問。“當前占用率12%,可同時控製1200架六代機執行複雜任務。”原初的屏幕上跳出一組三維圖表,“預留的72%算力,將用於七代機的協同控製。”薛逸辰的手指在圖表上敲了敲:“啟動七代機改造方案,把六代機的生產線全部轉換為星艦標準。”
指揮中心的沙盤突然升起第二層,展示出七代機的模型:那已經不能被稱為“戰機”了——流線型機身覆蓋著AA材料製成的反光甲,尾部的離子引擎噴口呈蓮花狀展開,機翼下懸掛的不再是導彈,而是微型戴森環的縮比模型。“七代機,定位為跨行星作戰星艦。”薛逸辰的手指劃過模型的駕駛艙,那裡坐著兩個虛擬飛行員的影像,“保留雙人值守模式,但核心操控權仍歸原初。”
東域基地的通訊突然接入,畫麵裡的飛行員小李敬了個禮,臉上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Boss,剛收到原初的指令,我們的六代機編隊已經在同步軌道完成了首次太空巡航!要不要試試讓它們跟七代機的原型機進行協同演練?”薛逸辰的手指在通訊屏上輕點:“告訴所有人,七代機的第一批次將優先部署東域。三天後,我要看到它們在月球背麵的環形山起降。”
屏幕上,六代機的銀灰色光點正朝著同步軌道攀升,而沙盤深處,代表七代機的金色光點已經開始閃爍。原初的主機箱突然發出一陣低沉的嗡鳴,表麵的光河流速加快,像在為即將到來的星辰大海預熱。薛逸辰的手指離開識彆屏時,指腹上還殘留著設備運行時的微熱——那溫度,與戴森環反光帶的溫度驚人地相似。
喜歡我以饕餮鎮諸天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以饕餮鎮諸天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