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逸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6章 迭代升級12:製造光速驅動,我以饕餮鎮諸天,薛逸辰,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賽博實驗室的中央操作台上,一塊暗金色的金屬方塊正泛著奇異的光澤。MAX材料特有的金屬質感中,藍色、白色、黑色、紫色的光芒像活物般在表麵扭轉纏繞,時而彙聚成螺旋狀的光帶,時而分裂成細碎的星點——這是薛逸辰昨晚用空間諧振技術激活的樣本,也是製造光速驅動核心的關鍵材料。
“Boss,材料光譜分析出來了。”
清脆的女聲從實驗室入口傳來,帶著金屬般的冷冽質感。林教授站在光影交界處,一襲銀白色的科研袍襯得她雪白的長發愈發耀眼,長發直達腰間,發尾微微卷曲,鼻梁上架著的金絲邊眼鏡反射著操作台的藍光,將那雙藏在鏡片後的杏眼襯得愈發深邃。她手中的全息平板上,MAX材料的光譜圖正以三維形式旋轉,每種顏色的光芒都對應著獨特的空間頻率。
薛逸辰轉過身,冰藍色的眼瞳落在光譜圖上。作為東域之主,他早已習慣了“Boss”這個稱呼,比起冰冷的頭銜,這兩個字更能讓他想起孤狼軍團初創時的默契。“藍色對應空間壓縮頻率,白色是能量傳導波段……”他指尖在光譜圖上點過,“黑色和紫色呢?係統數據庫裡沒有匹配項。”
林教授推了推眼鏡,長發隨著低頭的動作滑落肩頭:“黑色波段在超低溫環境下會增強,推測與空間穩定性有關;紫色波段則在注入暗物質能量時活躍度飆升——這或許就是MAX材料能承載光速驅動的原因,它本身就是空間與能量的結合體。”
她將平板放在操作台上,調出一組三維模型:那是光速驅動核心的設計圖,一個由MAX材料打造的環形裝置,環內側均勻分布著12個凹槽,正是為空間諧振晶體預留的接口。模型下方標注著核心參數:“直徑3米,重量2.1噸,空間壓縮效率理論值98%”。
“按照這個設計,我們需要先將MAX材料鍛造成環形毛坯。”林教授的指尖在模型上滑動,調出鍛造車間的實時畫麵,“但常規熔爐無法融化MAX材料,昨晚嘗試用暗物質能量加熱,結果它反而吸收了30%的能量,表麵溫度始終維持在-273.15℃——絕對零度。”
薛逸辰的目光落在“絕對零度”上。這意味著MAX材料不遵循常規的熱脹冷縮原理,傳統鍛造工藝完全失效。他走到操作台前,伸手觸碰那塊暗金色方塊,指尖傳來冰涼的觸感,表麵扭轉的光芒在接觸皮膚時突然加速,像在回應某種共鳴。
“用空間諧振技術試試。”他突然開口,“既然它能響應空間頻率,或許可以用共振的方式改變內部結構。”
林教授的眼睛亮了。她立刻調出空間諧振晶體的參數,與MAX材料的藍色光帶頻率進行匹配,當兩者的波形完全重合時,她按下了啟動鍵。實驗室角落裡的諧振發生器立刻發出低頻嗡鳴,12塊空間諧振晶體同時亮起藍光,在操作台上空形成一個環形的能量場。
薛逸辰用機械臂將MAX材料方塊放入能量場中央。
奇跡在此時發生——暗金色的方塊在藍光中緩緩懸浮,表麵的四色光芒突然劇烈扭動,藍色光帶與能量場的頻率同步共振,白色光帶開始向方塊中心彙聚,黑色和紫色光帶則在邊緣形成保護罩。原本堅硬的金屬表麵出現了流動的質感,像被軟化的黃油,在環形能量場的約束下,漸漸向四周延展。
“真的可以!”林教授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她快速調整諧振頻率,藍色光帶的波動越來越劇烈,MAX材料的延展速度也隨之加快。暗金色的金屬在能量場中旋轉,四色光芒交織成複雜的紋路,像在表麵刻下某種符文,又像在模擬宇宙星係的運轉軌跡。
薛逸辰盯著監測屏上的分子結構圖譜。MAX材料的分子在共振作用下重新排列,原本緊密的晶格出現了納米級的孔隙,孔隙中流淌著白色的能量光帶——這正是承載空間壓縮的關鍵結構,就像在金屬內部鋪設了無數條能量管道。
“現在注入空間諧振晶體。”他下令道。
林教授操控機械臂,將12塊打磨好的空間諧振晶體精準嵌入環形毛坯的凹槽。晶體接觸MAX材料的瞬間,藍色光帶突然暴漲,環形裝置的內側浮現出一圈淡紫色的空間漣漪,漣漪擴散時,實驗室的重力場再次出現異常,操作台上的工具紛紛懸浮起來。
“空間泡泡初步形成!”林教授推了推下滑的眼鏡,平板上的監測數據顯示,環形裝置周圍1立方米的空間已被壓縮了0.3%,雖然幅度微小,卻證明了設計的可行性。“按照這個進度,24小時內可以完成核心鍛造,接下來就是能量注入測試了。”
薛逸辰的目光卻落在環形裝置的接縫處。那裡的MAX材料雖然已經融合,但四色光芒的流動出現了細微的停滯:“這裡有能量損耗,諧振頻率需要再微調0.01赫茲。”他接過平板,指尖在頻率調節滑塊上輕輕拖動,“空間壓縮容不得半點誤差,哪怕0.01%的損耗,到了星際尺度都會變成天文數字的偏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我以饕餮鎮諸天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以饕餮鎮諸天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