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善郡郡城的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6章 雙生之藤與意識囚籠,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北善郡郡城的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幼苗的生長速度快得令人窒息。不過半分鐘,它的藤蔓就已纏繞住幽藍星門的三分之一,金黑雙色的葉片與暗紫色的觸須在藤蔓上交替生長,像一條不斷吞噬自己尾巴的蛇。林深拉著蘇璃躲進阿爾法空間站的應急避難艙,剛關上合金門,就聽見外麵傳來“哢嚓”的碎裂聲——藤蔓正在擠壓空間站的外壁,合金結構在那股詭異的力量麵前,脆得像餅乾。

“它在吸收火種的能量!”蘇璃將耳朵貼在門上,聽著藤蔓蠕動的聲響,“平衡火種和失衡因子在它體內相互吞噬,又相互滋養,就像……就像共生體最初的形態。”

避難艙的屏幕突然亮起,顯示出星門核心的內部畫麵——那株雙生藤的根部,紮在一個半透明的繭裡,繭中隱約可見人類的輪廓,無數根藤蔓從輪廓的七竅中穿出,與星門的能量線路連接在一起。林深瞳孔驟縮:“那是……艾拉博士!”

畫麵裡的艾拉博士雙目緊閉,表情卻帶著詭異的滿足,她的身體正在被藤蔓同化,皮膚與藤蔓的暗紫色鱗片融為一體,隻有胸口還殘留著一小塊人類的皮膚,上麵印著守界者的環形徽章。“她不是被寄生了,”蘇璃的聲音發顫,“她是自願成為了雙生藤的‘養分庫’,用自己的身體連接星門核心和幼苗。”

避難艙突然劇烈傾斜,林深扶住搖晃的控製台,發現他們正隨著空間站的碎片朝著雙生藤的主乾墜落。透過舷窗,他看到更可怕的景象:那些被同化的幸存者正順著藤蔓攀爬,他們的身體像果實一樣掛在藤蔓的節點上,皮膚下的暗紫色紋路與藤蔓的脈絡完全同步,仿佛成了這株怪物的一部分。

“生命探測器的信號在消失。”蘇璃指著屏幕上快速熄滅的紅點,“他們的意識正在被抽離,變成雙生藤的‘記憶養分’——你看那些葉片上的紋路,像不像星門的能量圖譜?”

林深湊近觀察,果然發現金黑葉片上的紋路與幽藍星門的原始能量線路完全一致,而暗紫色觸須上的紋路,則是他在迷霧之域見過的失衡因子排列方式。“它在通過吞噬記憶學習!”他突然想起蒼的話,“守界者當年的實驗就是想讓平衡與失衡相互學習,結果創造出了失控的母體,現在這株雙生藤……”

“是母體完成的‘完美實驗品’。”蘇璃接過他的話,冰晶權杖突然劇烈震動,杖身的金黑紋路與雙生藤產生了頻率相同的共鳴,“它在邀請我‘加入’,用我的熵能和契約符文完善最後一塊拚圖。”

避難艙“哐當”一聲撞在雙生藤的主乾上,劇烈的衝擊讓艙內的儀器全部失靈。林深拉著蘇璃躲到加固後的能量屏障後,看著合金門被藤蔓的觸須硬生生撬開——暗紫色的觸須如同潮水般湧進來,卻在距離屏障三米處停下,像是在等待什麼。

“它在等你主動出去。”林深按住蘇璃的肩膀,發現她的瞳孔裡正倒映著雙生藤的藤蔓,“彆被它影響,這是意識誘導!”

蘇璃猛地晃了晃頭,手臂上的淡黑色紋路因抵抗而發燙:“它在我腦子裡說話,說隻要我與雙生藤融合,就能讓所有被同化的人恢複意識,還能修複主宇宙的邊界斷層。”

“謊言!”林深將天道裁決杖橫在兩人身前,金色光芒驅散了艙內彌漫的灰霧,“蒼的記憶晶體明確記載,失衡因子的本質是‘熵增加速’,它隻會讓一切走向徹底的混亂,所謂的‘修複’,不過是把主宇宙變成第二個迷霧之域!”

就在這時,掛在藤蔓上的一個幸存者突然睜開眼睛,他朝著避難艙的方向伸出手,嘴唇翕動著,似乎在說什麼。蘇璃放大聲音接收器,斷斷續續的聲音傳來:“……意識囚籠……核心……反向……”

“意識囚籠?”林深立刻看向雙生藤的主乾,那些掛在節點上的幸存者身體正在發光,他們的意識似乎被集中到了某個地方,“它在抽取所有人的意識,構建某種精神網絡!”

蘇璃的冰晶權杖突然指向艾拉博士所在的核心繭:“是那裡!她的大腦被改造成了意識中轉站,所有被同化者的記憶都儲存在她的神經元裡,雙生藤通過這些記憶學習如何偽裝成‘平衡’的樣子!”

避難艙的屏障突然發出刺耳的警報,暗紫色的觸須正在腐蝕能量壁,上麵浮現出無數張人臉——都是那些被同化的幸存者,他們的表情痛苦而扭曲,像是在無聲地求救。林深的心臟像被一隻手攥緊,他認出其中一張臉,是當年在幽藍星門檢查他們身份的守衛隊長,那個總是板著臉卻會偷偷給新手塞能量棒的中年人。

“不能再等了。”蘇璃將一半的冰晶本源注入林深體內,“你帶著裁決杖去核心繭,破壞意識中轉站,我來拖住雙生藤。冰晶本源能暫時屏蔽失衡因子的精神乾擾,記住,攻擊艾拉博士胸口的守界者徽章,那裡是她最後的意識錨點!”

“你要怎麼做?”林深抓住她的手腕,發現她的手掌正在變得透明——那是過度使用熵能的代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