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工程師集體辭職
明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6章 工程師集體辭職,重生1991:從發財證開始逆襲,明巧,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陸家貴對於科研的分析,讓李光南更是仿佛找到了知音一般。
他之前就隱隱約約是這樣想的,生怕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將來麵對歐美發達國家的技術訛詐時吃虧,才一直堅持搞技工貿路線,隻是沒有陸家貴分析得這麼準確、看得這麼遠而已。
此時被陸家貴說出來,簡直就是說到了他的心坎裡。
雖然陸家貴是老板,是董事長,是副省部級領導,但李光南此刻甚至有了把陸家貴抓到實驗室去,跟他一起閉門搞科研的衝動。
有這麼一個超級富豪願意這麼支持科研,每年固定投入一千萬,持續至少十年,總額高達1億,他是真的被感動了。
聯想背靠中科院,背靠國家,每年都不能給他這麼多科研經費,還要他苦苦哀求,打申請報告,每年才扔給他兩三百萬意思一下。
跟陸家貴的大方和戰略眼光比起來,聯想董事長真的給陸家貴提鞋都不配。
李光南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推了推眼鏡,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沙啞:“陸董,真是魄力驚人,戰略眼光也看得很深遠,我都被你說服了。”
“不過,你是富豪,是資本家,我不信你隻會投入,不要求產出。”
“這麼巨額的科研投入,你有什麼要求,說出來看看,我看能不能達到?”
“如果達不到的話,我也不能輕易答應,讓你的投入打水漂。”
陸家貴點了點頭:“李院士問得好,我是商人,不是慈善家,我的要求就是:產學研平衡發展。”
他解釋道:“我理解核心技術研發的長期性和周期性,CPU、操作係統,那是國之重器,彆說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不出成果都是正常的,但我仍然會堅持投入,支持您和您的團隊繼續研究。”
“但是,神舟電腦必須要活下去,要有自身造血的能力,這才是長久之道,不能完全靠我增資投入。”
“所以,我要求您帶領團隊,在搞長期研究之前,先幫我們組裝一款能應用到市場上的自主品牌電腦再說,哪怕是全部買配件來組裝。”
“不需要您立刻造出自有技術的芯片、主板等等,就用市場上現在能買到的、成熟的、性價比最高的CPU、主板、硬盤、內存、顯卡、機箱、散熱器等等,由您把關,優化係統兼容性和穩定性,組裝出我們自己的神舟電腦。”
“第一款神舟電腦,一定要穩定性好、兼容性強、性價比高,先低價賣出去,占領一部分市場,賺到錢,用市場賺來的利潤反哺您那些長期的、尖端的科研項目。”
“這樣,科研才能可持續,才有源頭活水。”
陸家貴目光堅定地看著李光南道:“隻要神舟電腦能通過市場賺錢,滿足自身科研需求,覆蓋掉科研成本,彆說十年,就算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您和您的團隊想研究多久,就研究多久。”
“我要的是一個能賺錢養活自己搞研發的產學研一體式科技企業,而不是一個隻能持續輸血的無底洞。”
這番話,可謂是相當掏心窩子的話了,也說得很實在。
如果是之前的李光南,可能還會爭辯一下,說科研最重要,賺錢要排科研後麵。
但他在聯想的失敗,根源就是太固執,太過於理想化了,忽略了公司上上下下養那麼多人、要吃飯、要發工資的需求。
因此,陸家貴產學研平衡發展的戰略,才應該是合理的,既給了他攀登科技高峰的機會,又不影響公司其他人的利益,務實而富有遠見。
隻思考了幾秒鐘,已經認識到自己在聯想怎麼失敗的李光南,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那是一種找到新戰場、被充分理解和尊重的眼神。
他緩緩站起身,向陸家貴伸出手道:“陸董,您是個明白人,也是個有魄力的企業家。您的要求,合情合理,我願意加入神舟電腦,全力以赴,先組裝出一台自主品牌的電腦推向市場,再去研究簡單的配件自主化,以及後麵更核心的技術,最後把自主芯片、係統弄出來。”
陸家貴高興地雙手握著李光南的手,激動地搖了搖:“李院士,歡迎加入神舟電腦,今後就靠您了。”
接下來,李光南還向陸家貴推薦了一下自己的團隊,稱有不少跟著他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因為派係鬥爭,一樣遭到董事長一係的打壓,自己被解除了權力後,他們會更加難熬。
因此,如果神舟電腦願意接收的話,他可以把這些人都帶出來,帶到神舟電腦去。
陸家貴自然是求之不得,當場同意,並表示這些人過來,工資都可以漲一倍,達到原來的兩倍,並給一筆安家費。
李光南很滿意,表示他馬上就會去落實這些事情。
基本條件都談好了後,李光南也是效率驚人。
被董事會上擼掉總工程師的職位,他顏麵儘失,也不想再待在聯想看人臉色和白眼了。
兩天後,7月4日,李光南就向聯想正式提交了辭職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重生1991:從發財證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重生1991:從發財證開始逆襲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