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孔方佳再臨前線
金戈一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章 孔方佳再臨前線,弦!正物質宇宙:跨越,金戈一傑,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47年,距離地球260光年某星域,地球第二批遠征軍
孔方佳終究還是跟著第二批遠征軍走了,他不親自建立這個新的防禦基地,心中不安。第二批遠征軍規模較第一批更加龐大,最終達到了規模為:曲戰三型空天戰列艦36艘,曲戰二型空天戰鬥母艦24艘(李豔硬是多塞了12艘進來),曲戰一型空天戰鬥艦108艘,另有鯤鵬級戰鬥運輸艦96艘。
“堅盾” 要塞星域的血火尚未冷卻,孔方佳已然身處第二批遠征軍的旗艦“軒轅號”曲戰三型空天戰列艦的艦橋。舷窗外,躍遷通道內光怪陸離的流光如同被巨力撕扯的絲綢,扭曲變幻著藍紫與猩紅的色調,映照著他棱角分明的側臉,沉靜如淵,卻透著一股破釜沉舟、足以劈開星海的決絕。每一次躍遷引擎的低頻震動,都透過厚重的甲板傳遞上來,如同這顆鋼鐵心臟搏動時敲響的戰鼓。
“元帥,根據與孫曉司令的第一遠征艦隊會合坐標計算,預計37分鐘後脫離躍遷。”副官的聲音在艦橋內響起,打破了近乎凝滯的寂靜。孔方佳微微頷首,目光卻如鷹隼般鎖定在戰術星圖上。代表第一遠征艦隊的藍色光點群,正停泊在一片被標注為“灰燼走廊”的荒蕪星域邊緣,距離地球260光年——一個經過“昆侖”和“織夢者”聯合推演,兼具戰略縱深與天然掩護的咽喉之地。星圖上,那道代表蟲族主力的幽綠洪流雖在“斷脊”行動後暫時退潮,但仍在數十光年外如同粘稠的膿液般緩緩蠕動,每一次微小的起伏都預示著下一次更猛烈、更致命的撲擊。
“灰燼走廊”之名,浸透著宇宙的殘酷詩意。這片由三顆瀕死紅矮星(編號K-7、K-9、K-11)構成的三角墳場,早已被時間榨乾了最後的光熱,隻剩下衰敗的暗紅光芒,如同垂死巨獸渾濁的眼眸。混亂的引力潮汐如同無形的巨手,永不停歇地撕扯著空間結構,狂暴的磁星風暴和高能粒子流如同億萬條無形的死亡之鞭,在虛空中瘋狂抽打。沒有宜居行星的溫潤,沒有富饒礦藏的誘惑,隻有嶙峋破碎、如同巨獸骸骨般的小行星帶,以及被反複熔煉又凍結、表麵遍布猙獰溝壑的岩質行星殘骸。這裡是生命禁區,是高等文明不屑一顧的遺忘之地。也正因如此,它成為了地球遠征軍建立前沿壁壘的絕佳選擇——天然的電磁迷霧如同厚重的帷幔,狂暴的引力陷阱如同無形的壕溝,足以將絕大部分窺探的目光和致命的探測波扭曲、吞噬。
“軒轅號”龐大的艦體率先撕裂躍遷泡膜,暗紅如血、帶著硫磺與塵埃氣息的光芒瞬間湧入舷窗,艦橋內仿佛被潑上了一層粘稠的鏽跡。緊隨其後,第二批遠征軍的鋼鐵洪流——36艘曲戰三型空天戰列艦如同移動的金屬山脈,棱角崢嶸的炮塔在暗紅背景下反射著冷硬的光澤;24艘曲戰二型空天戰鬥母艦如同展開死亡之翼的鋼鐵巨鷹,腹部的機甲彈射通道如同噬人的巨口;108艘曲戰一型空天戰鬥艦如同蓄勢待發的致命蜂群,引擎噴口閃爍著幽藍的微光;以及96艘鯤鵬級戰鬥運輸艦如同負重的星空巨鯨,龐大的身軀承載著文明的希望與戰爭的基石——如同神話中傾巢而出的天兵,帶著冰冷的金屬轟鳴,依次滑入這片被遺忘的煉獄。早已在此嚴陣以待的第一遠征艦隊(孫曉部)迅速靠攏,兩支鋼鐵巨流彙合的刹那,引擎噴射流交織成一片短暫而壯麗的藍色光幕,在暗紅背景中勾勒出一片令人窒息的鋼鐵叢林。
“報告元帥!第一遠征艦隊司令孫曉,向您報到!”孫曉的全息影像出現在“軒轅號”艦橋主屏上,他左頰那道由蟲族強腐蝕酸液留下的、邊緣泛著詭異淡粉色的疤痕,在暗紅光芒的映襯下如同一道永不愈合的戰爭烙印,觸目驚心。他的眼神依舊銳利如剃刀,但深處那抹鏖戰後的疲憊,如同沉積的火山灰,厚重得化不開。他身後的旗艦“盤古號”傷痕累累,厚重的裝甲上布滿了酸蝕的凹坑、能量灼燒的焦痕以及被巨力撕裂的創口,無聲地訴說著“斷脊”行動的慘烈與代價。
“辛苦了,孫司令。”孔方佳的聲音沉穩如磐石,每一個字都帶著金屬的質感,“艦隊狀況?戰損評估?樣本回收情況?”“艦隊主力骨架尚存,但血肉已被撕去大片。”孫曉的聲音低沉,調出的數據流在屏幕上冰冷地滾動,“曲戰三型戰損2艘,化作星塵;重傷需大修7艘,如同斷肢;‘玄武’機甲部隊折損達到三分之一,鋼鐵與血肉同隕;‘斷脊者’特遣隊……”他喉結滾動了一下,聲音帶上不易察覺的沙啞,“有一半人沒能回來,血染星河。人員傷亡……慘重。”他頓了頓,仿佛在積攢力量,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股不屈的狠勁,“但核心目標達成!我們成功回收了大量‘竊網者’級神經支配艦的生物組織碎片,包括其核心神經塔的珍貴殘骸,以及‘蝕骨者’新型生物炮管的完整組織樣本!李豔博士的團隊已經在‘磐石’基地和‘鳳骨’基地同步展開最高優先級解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弦!正物質宇宙:跨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弦!正物質宇宙:跨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