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收回改名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9章 收回改名,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69章收回改名第12頁 武英殿! 幾位朝堂重臣坐在桌前,相互交談起來! “真是太放肆了,竟然當眾殺陳氏一族!” 都察院左禦史淩漢拍案而起,大聲斥責道:“此等亂臣賊子,當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淩老頭一把年紀了,還是這個脾氣! “黎賊這是在挑釁我大明天威!” 練子寧開口說道:“當押赴京城,斬首示眾!” 練禦史難得硬氣一回,也挺不容易的! 其餘人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言不發,各有各的想法。 大明冊封安南陳氏,二十餘人被當場刺殺,一個不留,事後還都逃了,這事怎麼想都感覺不對勁,其中大部分臣子已經猜到了是怎麼回事,隻有這兩位老禦史在發脾氣,不知道他們是真不明白,還是裝糊塗。 “陛下到!” 隨著一聲嘹亮的聲音傳來,所有人全部站了起來,拱手行禮道:“臣等見過陛下!” 朱雄英坐在主位之上,擺手道:“都坐吧,安南的事都知道了吧?” 詹徽回答道:“陛下,安南送來的軍報,奏本,臣等已全部過目!” “那朕就不說什麼了,安南的事該當……” 朱雄英掃了一眼,發現有個空位,問道:“鬱部堂為何沒來?” 戶部侍郎夏元吉說道:“陛下,鬱部堂為晉王大軍籌備糧草軍械,操勞數月,身體乏力,已經臥病床榻,如今戶部大小事務皆是臣在代行!” 又病倒一個重臣,傅友文就是累死的,哎…… 戰爭一開,戶部,工部,兵部這三個衙門是最忙的。 “戶部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回頭朕親自去看看鬱卿!” 對於夏元吉的能力,朱雄英還是很放心的! “安南之事,迫在眉睫,都說說該當如何?” 工部侍郎陳瑛率先說道:“陛下,如今黎賊覆滅,安南平定,陳氏又遭屠戮,已無人可繼,臣奏言,當收回天朝,重歸王化!” 禮部侍郎郭任拿出一份奏本,說道:“陛下,安南臣民莫邃等一千二百餘府縣耆老,大儒,世家名門聯合署名,請陛下複古郡縣,設立三司,讓安南重回天朝疆土,讓安南百姓早日沐浴皇恩!” 朱雄英卻是一副為難的樣子,說道:“朕出兵安南之時,吊民伐罪,誅滅無道,複立陳氏,如今卻出爾反爾,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朕言而無信啊!” 有些話,朱雄英可以說,但天朝聖君不能說,朱雄英個人可能不在乎什麼見麵,但皇帝代表的是整個大明,所以大明朝不能丟了麵子。 “陛下,事出有因,天下人也是能理解的!” 詹徽趁機說道:“安南黎賊篡權奪位,屠戮陳氏,實屬大逆不道,想那陳天平千裡來京求援,讓我大明天朝出兵平叛……” “太上皇曾有祖訓,天朝不插手宗藩屬國內事,臣在說句實在話,隻要他們年年納貢,歲歲來朝,臣服大明,那誰當這個君王,對我大明來說,又有何乾啊!” “但陛下仁善,念及陳氏多年進貢之情,出動了三十萬大軍,還把燕王從北平調往安南幫他們平叛……” “打了一年的仗,我們天朝從來沒向陳氏要過一袋糧草,一文錢的軍費,都是我們大明自己貼錢幫他們陳氏打仗……”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269章收回改名第22頁 “難道這樣還不夠嗎,若非陛下乃千古聖君,誰能做到如此仁至義儘……” “平定黎氏後,陛下立馬派人尋找陳氏後人,賜金賜銀,蟒袍玉帶,冊立為王,該做的陛下都做了,豈能是言而無信!” 吏部尚書張衴跟著說道:“陛下,安南本就是我中原王朝之領土,如今王室後繼無人,正是收回的絕佳時機!” 陳瑛繼續說道:“陛下,安南臣民翹首以盼,回歸天朝之地,請陛下垂憐啊!” “陛下若是不收於天朝,安南又該何去何從啊!” “若立旁姓為王,恐安南臣民不服,再起波瀾啊!” “豈不是傷了安南臣民的心!” “是啊,陛下!” 在場的臣子紛紛起身,拱手齊聲道:“請陛下收複安南,以安天下!” 朱雄英見狀,長歎一口氣,說道:“也罷,也罷,既然如此,那就收回來吧!” 永興皇帝還是拗不過臣子們,最後勉為其難的答應來下。 “陛下!” 詹徽繼續說道:“既然安南重歸天朝,若是再用舊名,實在不妥啊!” 朱雄英立馬點頭道:“確實不妥,眾愛卿以為安南改為何名妥當!” 淩漢開口說道:“陛下,安南古稱交趾,不如恢複漢唐之名,改為大明交趾布政使!” 朱雄英對這個名字有些不滿意,說道:“安南也好,交趾也罷,後世提起,始終擺脫不掉這些名號,既然一切更始,那就當為新名!” “高麗改為漢北,倭國為漢東,皆是我漢人的疆土,那就將安南改成漢南吧!” 叫什麼已經無所謂了,隻要安南收回來就行,紛紛拱手道:“漢南已定,恭賀陛下!” 楊士奇趁機恭維道:“我大明東滅倭國,北降高麗,如今又複安南,陛下之功績足以與媲美漢武唐宗,我大明治隆唐宋,遠邁漢唐啊!” 朱雄英大笑起來,說道:“說的好啊,深的朕心!” 此時,這些老家夥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樣了,這樣的話也是你能先開口說的嗎? 自從董倫病故後,楊士奇一改常態,做事十分積極,總是有意無意的表現自己。 武英殿內,君臣之間唱了好大一出戲,這出戲的名字叫,大明群臣勸主收安南,永興皇帝被迫改漢南! “陛下!” 夏元吉臉上看不出任何高興,反而憂心忡忡,說道:“若是建立行省,該當如何治理,漢南如此龐大的人口,朝廷必然倒貼,如今西北大戰,國庫早已入不敷出了!” 夏元吉的話猶如一盆冷水,狠狠的澆在了整個武英殿。 這就是戰爭的代價和弊端,不打就無法開疆拓土,打了就要麵臨各種治理問題,說白了,就要貼錢,貼人,貼糧食。 “漢南剛剛建立,想要倒貼,目前來說不可能!” 朱雄英慢條斯理的說道:“讓漢南反哺朝廷,同樣不可能,黎氏父子謀朝篡位,百姓讓他折騰的夠嗆……” “所以,朕能做的隻有寬厚善政,撫慰漢南……” “先免去整個漢南三年的賦稅吧,至於後麵的事情,那就再說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