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歌斐木先生,身處絕望之人如何能給世界帶來秩序?
日更八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章 歌斐木先生,身處絕望之人如何能給世界帶來秩序?,星穹鐵道:我在匹諾康尼龍場悟道,日更八千,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縱覽了歌斐木在匹諾康尼的經曆後,星期一稍微對這位夢主的性格有了更為全麵的認知。
這會兒,從星期一的觀感上來說,他覺得歌斐木的性格與長兄星期日很像,本質上都是一位高尚、善良的人。
但也正是因為歌斐木的高尚品德,在他的一生中,他所經曆的苦難對他的精神所造成的傷害也會變得愈發明顯。
此刻,星期一開始嘗試著根據歌斐木的經曆推導他的思維邏輯。
考慮到歌斐木本來就是一位聰穎之人,在經曆過種種苦難之後,他必然會進行反思,而對於二代移民的叛亂,歌斐木在反思過後,恐怕會認為他所經曆的所有苦難都是因為他對於弱者還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所造成的。
因為倘若歌斐木從一開始便不賜予移民們追逐自由的權利,而是將他們統一置於家族的管控之下,移民們的勢力不可能發展壯大。
而若是移民們的勢力始終都維持著可控的狀態,未曾發展壯大的話,那麼,即使是他們心中有著罪惡的欲望,他們也沒有機會在現實世界之中爆發出來,也便不會發生兩次大規模的移民叛亂事件。
故而,在經過認真的反思後,歌斐木選擇徹底放棄對於弱者的期待,以絕對的強權給弱者帶來秩序,如此一來,所有的矛盾都將集於強權者一身,而在強權者之下,所有人都將自由平等的接受管理。
如果單純從思維邏輯的角度來說,這樣的秩序觀點聽起來還算合理,無非是最傳統的秩序觀點,即創造一個理想國,尋找一位“哲人王”來進行統治,之後由“哲人王”根據每個人的天賦分配各自的職業。
然而,正如星期一此前曾在專著中批評的那樣,這套邏輯在現實中的行不通的。
首先這套理論需要解決的問題便是、現實世界中不會存在著一位能夠承載起一切因果關係的“哲人王”,或許曾經的【秩序星神】太一勉強能算是一個,但是伴隨著宇宙的逐漸多元化,在【繁育星神】誕生後,就連【秩序星神】太一也無法承載紛繁的因果,最終隕落於世。
其次,即使存在著這樣的一位“哲人王”,在他登上王位、總攬一切的時候,他也會被繁重的工作所消耗,最終要不了多久,這份工作便透支他的一切精力和心力,讓他成為失去理智的怪物。
而這所謂的王位地傳承就像是隻存在於小說與遊戲中的“傳火儀式”一樣,任何富有“哲人王”資質的人都會在“傳火儀式”後迅速地被燒成殘渣,若能夠找到下一位“哲人王”,則秩序體係還能勉強繼續維持,但一旦後繼無人,則就會使得整個秩序體係瞬間崩塌。
若是從深層次地角度解析“哲人王”體係創造者的內心想法的話,那麼創造者的內心便充斥著對眾生不信任的【疑心病】、對他人命運掌控時的【掌控欲】,以及內心深處希望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深沉善良。
上述種種內心想法若要進行抽象概括的話,恐怕用【絕望】兩個字來形容是最為恰當的。因為對眾生絕望,所以不再信任眾生。因為在對眾生絕望後依舊希望眾生能夠幸福,所以需要掌控一切、支配一切。這是多麼絕望的理念呀。
所以總結來說,星期一認為,這套【秩序】的理論框架、無疑是絕望之人所構建的充滿絕望要素的一種酷刑。
無論這個酷刑的外衣包裝的多麼有奉獻精神和多麼的高尚無私,其實質內核都是殺人和吃人。
因為整體來看,這套體係不利於任何人,在這套體係中,“哲人王”是孤獨而又痛苦的,因為他必須代替眾生而思考。而“眾生”卻是快樂但麻木的,因為他們不允許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失去“哲人王”這位中樞神經,恐怕體係內的“眾生”便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陷入混亂、動蕩,直至死亡。
舉例來說,一個溫室裡的花朵,在溫室中被溫養了一輩子,倘若溫室突然間被拆除了,恐怕僅僅是外界的寒冷便會讓這束花朵枯萎死亡、更不必提大自然無情的風雨洗禮以及病蟲害侵蝕了。
因此,即使是在理解了歌斐木後,星期一依舊不打算改變他對於秩序命途的看法,即一個由【絕望的基底】所打造的【絕望元素刑具】,絕對不可能代表【秩序】。
但即使是如此,這裡依舊有一個問題需要探討,而這個問題依舊是自由意誌。
因為,歌斐木真的是發自內心地認為,“哲人王”模式是實現匹諾康尼長治久安的理想模型麼?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星期一猜測,結論可能是“yes and no。”
之所以是這樣一個含糊不清的答案,是因為星期一猜測,歌斐木本人或許會認為,“哲人王”模式是他自身意誌選擇的結果。但當星期一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的話,他會認為,歌斐木在選擇這件事情時,歌斐木的意誌並不自由。
而若要是認真分析這個問題,又需要專門寫一本專著來進行批判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星穹鐵道:我在匹諾康尼龍場悟道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星穹鐵道:我在匹諾康尼龍場悟道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