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子開局被流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章 狼煙驟起!恪衛護糧赴邊關,大唐躺平王,大唐皇子開局被流放,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兩儀殿內,八百裡加急的軍報壓在君臣心頭。

李世民麵沉如水,指節無意識地敲擊著禦案。

“陛下!”長孫無忌聲音沉重,“突厥頡利可汗,二十萬控弦之士!

朔州危殆,雲州、代州亦岌岌可危!

然……去歲蝗災方歇,國庫空虛,倉廩幾近見底!

此時與突厥硬撼,勝負難料,恐動搖國本!”

他環視幾位麵有憂色的同僚,續道:

“臣以為,當效前朝之法,和親、納歲幣,先穩住頡利。

待我朝恢複元氣,再圖後計。此乃老成謀國之道!”

“荒謬!”尉遲恭聲如炸雷,須發戟張,

“突厥貪得無厭,視我大唐如圈中肥羊!

今日割城,明日讓地,何時是個儘頭?

和親納幣,隻會助長頡利氣焰!必戰!

打掉他的獠牙,方得太平!臣尉遲恭,請戰!”

“臣附議!”李靖的聲音沉穩如磐石,

“頡利看似勢大,內部卻各懷異心。

勞師遠征,其糧草轉運艱難,必求速勝。

我軍隻需固守堅城,斷其糧道,伺機反擊,未必不能勝!

此時求和,無異抱薪救火,後患無窮!”

兩派爭論不休。

李世民端坐龍椅,目光深不可測。

國庫空虛、糧道艱難,這兩座大山,是冰冷的現實。

就在僵持之際,殿尾傳來清朗之聲:

“父皇!兒臣有奏!”

眾人目光齊刷刷投向出列的蜀王李恪。

李恪鄭重躬身:“國難當頭,兒臣願儘綿薄之力!

恪記商行在北地略有產業,尚存些許周轉糧秣。

聞邊關糧道艱難,兒臣願以恪記之力,調遣數百熟諳北道的護衛,

押運十萬石糧草,日夜兼程,解送朔州!”

殿內頓時響起一片低低的驚疑之聲。

“十萬石?”

“恪記竟有如此存糧?”

連李世民眼中也掠過一絲訝異。

十萬石?這小子,從何而來?他口中的“糧秣”……

李恪從容解釋:“此批糧草,多為恪記工坊新製‘蝗蟲蛋白餅’,耐儲頂饑,最宜軍需。

另含新收‘土芋’(土豆),既可充作軍糧,亦可在北地補種為種。

輔以少量粟米、藥材。

不敢言解大軍之困,但求救急,並保恪記北地商道產業不被戰火焚毀。

懇請父皇恩準!”

理由冠冕堂皇,“護糧”與“保產業”捆得嚴絲合縫。

主和派一時語塞——蜀王自掏腰包(至少表麵如此)向前線送糧,何錯之有?

主戰派則精神一振,管它蟲餅土芋,能填飽將士肚子便是好糧!

李世民銳利的目光如刀鋒般刮過李恪。

這小子,分明是想借機將他那支精銳的“恪衛”送上戰場!

此意昭然。

李世民心下了然,卻也有一絲複雜。

眼下糧道確是死結,恪記商隊熟悉路途,那“蟲餅”也確能頂餓。

至於那支私兵……置於李靖麾下,總比留在長安更讓他安心。

略作權衡,李世民沉聲決斷:“準!

蜀王李恪,心係社稷,忠勇可嘉!

著恪記護糧隊,押糧十萬石,即刻啟程,北上朔州!

歸朔州道行軍總管、代國公李靖節製!

糧草務必安全送達,不得有誤!”

“兒臣領旨!”李恪心中大石落地。

歸李靖節製?意料之中。

隻要能上前線,便有轉機!

“臣李靖,謝陛下!謝蜀王殿下!”

李靖出列領命,看向李恪的目光帶著審視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期許。

長安城外,渭水碼頭。

旌旗獵獵,人喊馬嘶。

六百名恪衛精銳肅然列隊。

統一的特製輕便皮甲(要害處嵌鐵片),腰懸恪記工坊精鍛橫刀,

背負滿匣連弩,馬鞍旁掛著圓盾,新式馬具令騎乘更為穩固。

整支隊伍宛如一柄淬火的利刃,肅殺精悍之氣彌漫,引得遠處長安百姓紛紛側目。

秦紅梅一身女式輕甲,立於隊首,身形矯健,

目光如鷹隼般掃過隊伍和後方數百輛覆著厚油布的大車。

車上滿載著蝗蟲蛋白餅、精選土豆種塊(兼作糧)、少量粟米及成箱的止血藥材。

李恪行至秦紅梅馬前,低聲叮囑:“紅梅,此去凶險。

恪衛是根本,這六百人更是心血。

糧草要緊,但人最緊要!

未至李靖帥帳前,保全自身為第一要務!

連弩……該用則用,不必留情!”

秦紅梅用力頷首,聲音低沉而堅定:“殿下放心!

人在糧在!這六百兄弟,紅梅定全數帶至大帥帳下!”

正言語間,一陣急促的車輪聲和喧嘩傳來。

一支打著長孫家及幾家大族商號旗幡的車隊,倉惶趕到,停在恪衛車隊旁側。

長孫無忌的心腹管家,滿臉堆笑又難掩焦急地小跑至李恪跟前,深揖道:

“蜀王殿下!我家國公爺……及幾位老大人,感佩殿下高義護糧北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唐躺平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唐躺平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