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經殘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天津失守,民國宗師,丹經殘文,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聽說了麼,張德成大師兄率咱“天下第一團”進津,與聶士成將軍同攻聯軍的租界,俘虜了不少洋毛子,而曹福田大師兄則與馬玉昆的武衛左軍聯合,連續幾次攻進老龍口車站,又打死打傷幾百洋毛子……”

連續不斷的捷報傳進紅樓,楊猛的臉色卻愈發難看起來,“雖然現在看打得還算不錯,可心裡為啥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呢?”

經過半個月的修養,楊猛如今已經能下地行動了,雖然對自己的恢複能力也有些竊喜,但仍不敢冒險亂動。

“怎麼辦?劉叔也早跟著拳團出戰了,如今紅樓裡的男人隻剩我一個,一旦八國聯軍打進了城,如何才能帶這些花燈照的姊妹們逃出去?”

儘管這些天楊猛有意識地收集著麻藥和石灰,可當戰爭的陰影越來越重時,他不由感覺到個人的力量,在這戰爭中是多麼蒼白無力。

“要不,去找雲祥師兄?!”

半個多月的悉心照料,讓楊猛對紅樓中的姊妹們,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雖然這些煙花女子有時會顯得有些市儈和虛榮,但對於楊猛這個重傷臥床的半大孩子,女人們的母性令她們整日閃爍著耀眼的光輝。

“傻二,去給菊姐買些胭脂和瓜子,剩下的錢自己買件衣裳……”

“嘻嘻幫豔姐買把剪子,原來那把用著有些不爽利,剩下錢給你自己買點好吃的補補……”

說是讓楊猛幫忙買東西,實際就是變著法的給楊猛錢花,這些聰明的女子,對這個任勞任怨的傻弟弟,總是有股子說不出的心疼,用樓裡大姐青衣的話說:“這孩子身上總是有股子說不出的憂傷,與那傻樣形成了濃烈的反差,偏偏又讓人覺得十分自然……”

“其他姐姐還有沒有要捎的東西,傻二一起買了……”

努力調整著眼神不住發散,楊猛拿出了後世聞名的弱智笑,在鶯鶯燕燕之中憨呼呼地走了一圈,直到女人們開始心疼他傷勢沒有痊愈,怕是拿不動這許多東西時,這才撓著頭皮磨磨蹭蹭地出了紅樓。

孤零零又瘦削的小身板,在夕陽的照射下,卻顯得好像走進金光裡的童子,讓幾個心軟的女人說不出為啥就流出了憐惜的眼淚,就連從來都隱藏在頂樓裡的那雙美目,都不覺流露出一絲溫柔。

沒辦法,雖然這具身體也曾學了不少基礎武技,可在這戰爭之中想逃生,還得指望那些收集到的小道具,借著出去采買的機會,楊猛儘可能將剩下的錢都用在一些雜物店裡,其中,就連浸過麻油的細麻線,都已經買了好幾捆……

“小二兒啊,這些日子身子恢複得咋樣了?”

幸運的是,終日在戰場上殺敵的單刀李,並沒有忘記這個戰場拜師的傻徒弟,每當有時間的時候,就會來看看氣色漸漸好轉起來的楊猛,雖說一時來不及教他什麼高深的武藝,可防身的東西卻也沒少拿回來。

“這是洋毛子軍官才能用的短火槍呢師傅,怕是費了不少勁吧?”

寵溺地摸了摸楊猛的額頭,李存義笑著說:“費什麼勁,陳家溝一戰,殺了五百老毛子,這家夥一看就是條大魚,你雲祥師兄趁亂一記鐵腳踢在檔裡,輕鬆繳獲了這東西,這不讓老夫帶給你個小師弟,說要給你平日裡留個念想呢……”

楊猛:“師傅和師兄們終日在戰場上廝殺,不如拿著這火槍防身……”

“胡說,師傅練武之人,哪裡會用外物侵擾心誌,這些徒弟裡就你年紀最小,又沒時間正經傳你武藝,這才拿過來給你,雖說自朝廷懸賞‘殺一洋毛賞五十兩’後從拳團者眾多,可在巨炮連日轟擊下,這天津城也不知還能堅持多久……”

看著徒弟一臉擔心,老人不禁老懷大慰,將半尺多長的火槍硬塞進楊猛腰裡,這才正色的問道:“你那三體式練得如何了?雖然傷勢還沒痊愈,但這樁法最善於活動氣血,基礎的拳架雖然暫時練不出力氣,但那手反手摘桃還是能防得了一時的……”

楊猛憨笑地點了點頭,雙腿卻不由自主的夾了一夾。

雖然沒辦法係統地學習形意拳,可老人這幾次來,也把北派形意最擅長的五行拳教了下來,同時考慮到楊猛人小力薄,又刻意從猴形拳中摘出幾招挖眼撕耳、踢襠摘桃的實戰打法,著實讓楊猛練習時,偶爾都有點菊花一緊的感覺……

拋開楊猛這邊先不說,在八國聯軍巨大的攻勢之下,以慈禧太後為代表的投降派如今已漸漸坐不住了,就在七月十二日曹福田、張德成率拳民攻打租界的聯軍時,一道突如其來的懿旨自清廷傳下,巨大的風暴即將席卷神州。

“上諭,茲有直隸拳匪橫行法外,野性難馴,擾亂鄉裡及津門秩序,霍亂軍隊,著令幫辦北洋軍務大臣宋慶,緝拿拳匪首領曹福田、張德成、林黑兒、景庭賓等,全力鎮壓亂民……”

七月十三日,宋慶以上諭的名義臨陣下了馬玉昆的兵權,儘管守天津一事上,他乃堅決奉行老佛爺的投降派,但在把槍口轉向了義和團之後,他卻是一副屠夫的嘴臉,尤其是當這個屠夫手拿洋槍,在義和拳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臨陣倒戈直接開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民國宗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民國宗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