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經殘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洪門雙花紅棍,民國宗師,丹經殘文,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洪門。
明末清初的秘密民間組織,對外通稱天地會,後來演變成多個的社團或會黨,隨著華僑移民南洋而遠播東南亞,主要有會黨和教門兩大係統。
天地會分支有洪門,青幫,白門三大支派,所以有洪門蓮花,青幫綠葉,白門白蓮藕之說,並以‘桃園’義氣、‘瓦崗’威風為號召,提倡‘兄不大弟不小’互相平等的說法。
在清末時期,天地會也是分作區域的,好比青幫主要在上海發展,洪門則在江浙與東南亞甚至美國傳教,而在閩、粵地區,因廣東以北江、西江及東江流域三江彙聚,所以又被稱作‘三合會’。
之所以要介紹洪門,因為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在1903年末,經叔父鐘水養的介紹,拜入了美國檀香山洪門致公堂,開立了含括內地各個山頭的‘大陸山’,並擔任總山主,同時也做了洪門洪棍(元帥)的職務。
實際上,由於天地會本是明末遺老或反清誌士成立,所以自清初以來便一直受到嚴重的剿殺與鎮壓,致使很多洪門弟子在流傳到港澳南洋之後,仍不忘不斷出錢出力,資助各種反抗清廷的民間組織,等到清朝末年的時候,更是為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無論是什麼樣的團體,一旦與政黨及某種政治綱領掛上了關係後,高層之間的更迭即新人上位的時候,自然便會考慮關於未來居於廟堂之上該如何自處的高度。
所以,儘管清末洪門下麵的諸多香堂供奉得仍是五祖五宗,可在對於新五義、小五傑以及三英二師等總門的高層,基本漸漸都是由當時最堅定的革命黨人,也就是後來的同盟會員擔當的。
這樣一來,洪門就有了助朱元璋奪取江山的明教色彩。
孫中山做了洪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舉行洪門總注冊,並代致公堂擬定了全新的管理章程,將反清複明的範圍無限擴大,同時也將整個洪門巨大的人力財力,悄然地綁在了反清革命的戰車上。
1903-1904年間,單單孫中山一人在美洲華僑中收到的捐贈,就足有二十一萬元美金之巨,其中甚至有致公堂以總部大樓做抵押換來的貸款,也全部都成了反清革命的基金,從而大大地支持了國內革命之急需,所以後來稱華僑抑或洪門,為中國革命之母。
事實上,就在1905年八個黨派合並成立的同盟會,在當時也是被視為洪門分支的。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嘴從日本回來的同盟會領袖黃興。
這個時代的文人多奇葩,而黃興則算得上是奇葩中的奇葩。
用一句後世老套的電影台詞來形容他的話,那他生來就是要拯救中國民眾,維護宇宙世界和平的天才。
據楊猛與他在湖南的日子裡統計,此人每日嘴上不離革命,日必高喊革命五百遍,立誌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好吧,我承認我隻是對偉人極度敬仰,又不太會像當官的,將拍馬屁這門從政神技練至出神入化的境界。)
按理說黃興是從香港偷渡回廣西桂林,策動郭人漳、蔡鍔反正,進行武裝革命起義的,隻是因為這時清廷對地方的監控尚算有力,其在民間正統的威望還沒有被地主階級否定,所以這次起義基本也是沒有怎麼開始,便很快地再次失敗。
起義失敗,黃興雖說有些無奈,但卻也早準備好再次逃亡上海,轉而偷渡新加坡的計劃,協助威望日隆的孫中山,在南洋各地的華人圈中,建立同盟會分會。
黃興一路到了上海,忽然聽說杭州出了一個武當劍仙,而武當劍仙身邊的弟子裡,還以跟自己同生共死過的瘋猴楊猛為尊,他便興衝衝的又折道返回杭州,一來準備與楊猛這個兄弟好好敘敘舊,二來,順便從這個貌似小土鱉的身上搞點捐款,拉他一起加入前途一片光明的同盟會。
這個時代,雖說民間關於君主立憲甚至革命學說林立,但真正有勇氣三番五次地實踐武裝革命這一條路的,其實還真隻有黃興一人。
與黃興比較起來,後世號稱民國國父的孫中山,和民主政治製度專家宋教仁等一乾活躍於海外的同盟會高層,其個人的安全係數,大多都是在革命同誌的承受範圍之內的。
黃興並不傻,能夠成為民國開國元勳,其頭腦心智無是不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
隻是他在擁有智慧的同時,還擁有著一種後世宅男們根本體會不到的勇氣和精神,那是一種大無畏的信念……
有了前麵這麼長的鋪墊,加上黃興之大無畏的信念,本就對他有些崇敬的楊猛想不加入同盟會,顯然是不可能的,當然,對於這個內心還是有點宅的家夥來說,不用跑到日本就能加入同盟會,還是一件非常有麵子也有前途的事情,即便日後做不成什麼開國元老,政黨高層,但在洪門中的輩分,起碼會比日後的蔣哥或者再低點的杜月笙要高吧?
若說楊猛之前也曾有過奮發救國的想法,但當他真正與這個時代的精英們走到一起後,這才沮喪的發現原來自己跟人家比起來,仍然是個真正的**.絲,這個無關於智慧或勇氣,而是對於時代的認同感,以及對這個國家與民族的那種責任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民國宗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民國宗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