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經殘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醉八仙,民國宗師,丹經殘文,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好,你們比我想象的要出色,能夠獨立做到這一點,無論美醜,你們都算是有了一點演員的自我修養……”
無視著十八偽娘幽怨的眼神,楊猛轉身麵對門口的方向鼓起掌來,“現在,請大家掌聲歡迎,京城第一名旦吳菱仙先生,接下來的這段日子裡,會由吳先生來教大家,如何模仿女子的體態動作,以及女子日常發聲的竅門……記住,此項考核不合格者,直接從潛伏培訓班淘汰,去高級武鬥學員班接受景廷林的操練……”
眾人隻覺身上偽胸一顫,眉目間的表情頓時變得自然甚至‘嫵媚’了許多,儘管在楊猛的手底下,總會被他變著法地折騰,可到底是真學到了許多神乎其技的偽裝和潛伏的手法,且各項待遇,也是整個同盟會中最為優厚的……
聽過在那個景閻王的手下,倒是不用變著法的折騰,卻是一門功夫使勁地折騰到底,每天不折騰得那幫‘武科班’的學員幾近虛脫,據說壓根彆想好好地休息……
一個眉目清秀,四方小臉的中年男子,在眾人忽地變得極為熱烈的掌聲中,麵帶微笑著拱手走進了教室,儘管眾人對他的盛名早已如雷貫耳,但如現在這般近的距離麵對麵,卻是第一次。
或許是見慣了戲迷那種狂熱的眼神,吳菱仙的表情顯得十分自然,看著一個個好似解脫般的學員,忽地有些不太忍心地笑了起來:“見慣了北方的空曠冷峻的四季,來到上海方知道,原來這生活竟可過得如此精致玲瓏,今日有緣與各位在此相見,本是一樁幸事,奈何瘋猴先生早有吩咐,所以菱仙今日怕是也要做一回惡人了……
隨著吳菱仙的話說完,身後又走出三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在眾人有些不解的目光中,輕輕地拍了拍肉呼呼的小手。
啪啪啪……
一個個烏黑錚亮的酒壇和陶碗,被擺在每一個學員的麵前,就在眾人臉上露出一絲竊喜的時候,忽地又聽吳菱仙說了一句:“咱時家班彆的不好,專好這杯中之物,且又有瘋猴的盛情囑咐,所以今日菱仙便給你們上第一課‘先乾為敬’……”
瞅著吳菱仙端起手上人頭大小的酒壇,仰脖就咚咚咚地喝了起來,眾人臉上的喜色頓時一變,漸漸化作了滿眉眼的畏懼,而原本提出這個建議的楊猛,剛剛還帶著笑容的臉上,不覺也隱隱地抽搐了起來……
“這是要喝死人的節奏啊……”
提起京劇,必然要提到“同光(治)十三絕”,因為這十三絕是徽班進京後,由徽調、昆腔衍變為京劇的十三位奠基人,同時,他們也都是當時各懷絕技的梨園藝術大家。
其中有位時小福,被南北梨園共尊為‘天下第一青衣’。
青衣屬於旦角,而旦角又是京劇的主要行當之一,也是女角色的統稱,按扮演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點,有著十分詳細的分工,其中有正旦、青衣、花旦、閨門旦等以說唱為主的旦角,也有如玩笑旦、潑蕩旦、花衫、刀馬旦、武旦、老旦等以動作表演為主的角色。
按照楊猛與若離的分析,及後來對吳菱仙的囑托,這位京城第一名旦重點傳授給這些間諜學員們的,正是花衫、潑蕩旦、武旦、刀馬旦及老旦等以動作為主的角色,用來快速掌握女子的各種動作、神態乃至眼神。
模擬一個女人或任何身份的人物,重點都不在於語言,而在於肢體語言能否表達出目標人物的特征或感情。
對於這一點,即便是在練拳中,也可以體會出來。
尤其是太極拳。
換做是熱血與狂野的外家拳,這種滋味便難以很容易的體會到,但在太極拳平日幾近慢動作的熬練拳架中,每一記行拳或動腿,都有兩種練法。
一種便是楊猛如今為了追求先天化勁的法門,將拳腳發力與自身體機能單純的條件反射融合起來,以純粹自然而然的方式,在血氣賁張發勁中綻放雷音。
另外一種,則是化勁之後更為注重的,武道至理。
即在日常的生活中,將感情與意念自然而然的融入動作之中,即道門或禪宗所說的混若天成,拳到則意至,招未發而念先出!
這種方式體現最為明顯的,又要首數太極雲手。
雲手,在武當太極十三母式也是重中之重,對整個太極拳的拳理乃至拳意的凝練,都可謂是承上啟下的技法。
這武藝一道,能被稱為國術,不單是因為其能提高人拳腳爭鬥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將人生或自然天道的哲理融入其中。
所謂文事武功,正是說明這國術對神意的要求,是第一位的。
所以隻有用神意統領周身,按自然的法則隨心運轉,才會出現“周身無處不太極”的先天狀態。
既然雲手是太極拳的“母式”,那麼雲手的神意,就是太極拳練法乃至打法上真正的神意。
正常情況下,神意的關注又分內外之彆。
在內為內勁的隨機調節,在外為眼神的適時觀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民國宗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民國宗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