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經殘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四三章 洗骨葬,民國宗師,丹經殘文,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細川道館內部,設有家庭佛堂,自然將喪事設在佛堂裡。
佛堂外的房簷下,也懸掛了兩盞白燈籠,上麵寫著‘忌中’的字樣。
庭院裡麵,幾名當地的僧侶跌迦而坐,身上穿著月白色的僧袍,口中正在吟誦著《般若心經》。
佛堂內,還有幾個細川家的親人在輪流守夜,在佛堂上麵上麵供奉著‘香典(現金用白紙包裹)‘枕飯’、清水和鹽堆。
中山博道的到來,讓細川小灣原本的衣冠葬,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葬禮。
在武術界的人看來,亡者生前隨身佩戴的寶劍,是可以視作自身的一部分,當做骨骼血肉來下葬的,如此一來,墓地的安排自然也就不能按衣冠塚來做了。
當然,這畢竟不是真正的血肉,為了能讓這斷刃更好的承接亡者的靈魂,僧侶們在商量過後,決定要按照衝繩當地的‘洗骨葬’習俗來下葬……
如此一來,原本看似有些突兀的斷刃,在經過僧侶們通過獨特的儀式和法事,來進行清洗、誦經及開光等二次元儀式,便可以徹底視為亡者之血肉和骨骼。
中山博道全程參與了儀式,等到僧侶們忙活了半天後,這才終於做完,在進行了告彆式後,送葬的隊列便開始正式啟程。
最前麵,是由手持錫杖的僧侶引路,後麵的遺族持牌位跟隨,中間人力抬運棺木,最後則是進入寺廟的家族墓地入藏。
整個儀式雖然充滿悲傷,但中山博道卻從幾名年輕人的臉上,看到了鬆了一口氣的神色,想來也是細川家族的繼承人吧。
一直忙碌到了半夜,眾人這才回到道館,因為明日開始就是新年,今晚周圍的寺廟也會按照原本的習俗,從午夜時開始敲響除夜鐘……
日本的除夜鐘,因為地域和環境的各不相同,各地的寺廟儀式也略有不同,但總體都還是以敲響銅鐘108次為主,象征著驅除人間的108種煩惱,而剛剛做完喪事的細川家,恰恰也是最為重視這個儀式。
三が日的淩晨,中山博道早早就起來洗漱,對細川義昌進行了初詣,也就是所謂的新年參拜,並隨他再次前往寺廟祈福,等到吃過了禦節料理後,終於得到首肯,正式的拜入了細川義昌的門下,跟隨他的身邊努力學習居合之道。
海峽的對麵,則對今年的這個元旦更為重視,視其為一元初始,萬象更新的大日子。
因為這是1913年的元旦,也是民國立國後的第一個西曆的新年,其所代表的重大意義,於公於私自然都是不言而喻的。
民間的老百姓,並不在意西曆,不僅僅依然保持著過春節的傳統,平日裡也同樣按照華夏農曆的曆法,來春種秋收夏長冬藏。
幾千年來的農耕社會,讓二十四節氣和老黃曆的曆法,已經烙印在每一個中國人的骨子裡,哪怕如今國門被西方列強打破,可國人的心裡卻不可能屈服。
當然,從各地官方機構的角度來說,這一天卻是非常重要的,起碼要與列強的領事館或相熟的機構,彼此進行新年的慰問與擺放。
在這個時空,除了楊猛因為前世的記憶,一直對袁世凱保持著深度的戒備,在大多數民國人的眼中,這位袁大總統自上台以後,不僅穩定了政權,手上的兵力也強極一時,不說是文成武德,起碼在表麵上,要比腐朽的滿清朝廷強出了許多。
在這種情況之下,楊猛的心裡也很清楚,原本就參差不齊的南方革命黨,恐怕又會有不少牆頭草,或多或少的生出些彆樣的心思。
不過,如今的上海灘,在楊猛的提點之下,又經曆了陳其美兩次徹頭徹尾的清洗,經營得密不透風,經過兩次大清洗的各方勢力,無論心裡是怎麼想的,起碼在麵子上,都還是要過得去的。
昨天晚上,楊猛並沒有回到女子學堂,因為怕讓若離和青衣擔心,便隨著王亞樵等人回到了中情局。
昨日先與無間彌陀對戰幾次,又追殺至日本領事館,雖然意外的不殺而勝,令平岡浩太郎玉碎高牆,但卻也差點毀了木棉袈裟這件至寶。
幸運的是,在回到駐地後,楊猛發現這件木棉袈裟隨便被斬得破破爛爛,但裡麵的精神力場卻完好無損。
如此,隻需按照百衲衣的樣式,加以縫縫補補,也算是可以修複。
頭疼的是,為了一覽平岡浩太郎的廿式連突刺的精髓,楊猛不僅心外真空遭受侵襲,就連左肩連帶半隻左臂,都遭受了劍傷與罡勁的破壞。
若非楊猛的肉身已是金剛不壞,皮膜筋骨乃至血肉都極難刺穿,恐怕他的心臟都會被廿式的劍芒直接穿透……
饒是如此,那劍芒對楊猛身體的傷害,也遠遠超出了暗刃劍聖當初在他胸前留下的一字並肩劍痕。
除此之外,還有半隻左臂上一道道猙獰的劍傷,若非平岡當時已是強弩之末,恐怕這些劍傷就不僅僅隻是切透皮膜,在血肉中留下一厘多的傷口。
更讓楊猛頭疼的是,每一道傷口中的虛空劍意,竟然也都完全不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民國宗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民國宗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