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經殘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六三章 丹會:心物一元,民國宗師,丹經殘文,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13年1月15日,喧囂武門的紅樓丹會,終於在千呼萬喚之中,於上海紅樓中悄然拉開了帷幕。

上海紅樓今日也前所未有的的封樓閉館。

因為今天來的人物,無論是實力還是威望,都足以在各自的領域稱上一句大師。

這麼多武門宗師齊聚一堂,若是不封樓,未免太過於張揚,紅樓雖是上海乃至國內最頂尖的銷金窟,也是武門江湖最大的名利場,但那都是指還未成名,指望著在紅樓‘打通關’爭名聲的新人而言……

這等富麗堂皇之所,絲竹勞神之地,對於一些老輩的迭宿來說,在這裡被外人看到,難保顯得有些不夠尊重。

江湖人,做江湖事,自然也要有江湖的規矩和風格。

紅樓雖是暗八門的扛把子,在江湖中名聲極大,但也得按照江湖的規矩做事。

楊猛因為青衣的關係,將這次丹會論道的地址選在了紅樓,等若是將偌大的名聲送給紅樓,讓紅樓的威望能因此再上一層樓,青衣自然要把細節做好、做透。

南北武林,幾十家知名武林門派,近百名抱丹宗師皆雲集於此,此次丹會論道之名,足以銘記武林史冊。

北方出席的門外,以形意門、太極門、八卦門、八極門、翻子拳、查拳、劈掛掌、通背拳和梅花拳等習練者眾多……

南方則以洪拳、鐵線拳、詠春拳、蔡李佛拳、白眉拳、太祖拳、羅漢拳、工字伏虎拳和白鶴拳等標誌性拳種更為突出。

當然,自十虎下江南和南拳北上後,如今的中華國術館中的丹境宗師,除了看家拳術外,還有融合了自家拳術特點的刀劍槍棒功夫。

前文曾經提過,國內的武術界,大致可以用南拳北腿、東槍西棍來概括。

如此多的門派,如此多的丹境宗師,楊猛若是一一去交流論道,便是論上一年的時間,恐怕也屬正常。

故而,楊猛便決定拋磚引玉,將自己打破虛空時的種種心得,還有打破虛空之後的修行感悟一一道來,先由各家宗師悉心體悟,若有不解之處自然可以當眾發問,通過眾人的討論獲得啟發。

如此一來,自然就少了幾分預想中的刀光劍影,反而是眾多宗師之間和風細雨的談拳論理,往往看似簡單的一問一答,就蘊含著一個流派和幾代人的拳術理論與哲思。

作為楊猛的師傅,形意一派的掌門,李存義自從來了上海以後,與楊猛交流良多,早已明確自己的前行之路,心中自然沒有什麼疑惑。

不過,他沒疑惑,卻不代表其他人沒有,尤其是名聲不弱於他的頂尖大師。

“小猴子,你這套理論,確實發人深省,不過我與那位‘戒’先生交流過後,也算成就了丹道的百日築基,隻是關於心內虛空的想法,頗有些不解……”

李書文先是輕咳了一聲,從身下的紅木太師椅上站了起來,就這麼站在大堂的中央,看似瘦弱矮小的身軀,卻彷佛鐵塔一般,散發出強大雄厚的氣勢,隻是微微動了動腳,地上的青磚頓時嗡嗡作響……

“書文!”

李書文這一站,雖然看似不動如山,實則卻已將他一身的丹道至理展示得淋漓儘致,然而他的師傅卻微微皺眉,覺得他露出的這一手,對楊猛未免有些不敬,連忙低呼了一聲。

李書文的師傅,乃八極門第四代大宗師黃四海,老人家今年已經八十三歲,可無論是身子骨還是精神頭,都明顯仍保持得極好。

黃四海是繼李大忠、張克明之後的八極拳大宗師,曾在張之洞門下多年,其‘羅疃八極’拳、槍的功夫,曾戰勝過不少武舉人和武門高手,江湖人稱八極大槍黃四海。

隻是,黃四海雖強,這些年卻仍然沒有找到關竅,闖過虛空之後這一關,氣血筋骨都漸漸開始衰敗,故而他對丹會自然極為上心,而對楊猛剛剛說的那般虛空論和心學,隻讓他覺得字字珠璣,眼見李書文如此無禮,老人家自然有些不悅。

“師傅,弟子有點忘形了,您老莫怪!”

李書文對旁人向來都是鼻孔朝天,哪怕是被尊稱為武道天王的楊猛,在他的眼中仍然是自己的子侄,無論功夫練到什麼程度,該說的話還是要說的,隻是麵對自己的老恩師,他卻極為孝敬,連說話都變得低聲細語。

“武者之道,既在於身,亦在於心,隻是小猴子你剛剛說的都是心術上的修行,可在實戰中,卻又如何靈身合一,增強肉身戰力?”

“李師叔所言,也是我曾百思不得其解之事……”

楊猛年輕的時候,曾跟李書文學會八極拳,爺倆對彼此的脾性自然十分熟悉,聯想到當年神農丹派一脈的丹論,他自然也明白李書文大概不會有如此困惑。

這位八極大宗師,從來都不擔心自己無法打破虛空,自楊猛和六大道君突破之後,他便已經明確了自己前行的方向,隻是他今天這番話,恐怕是替他師傅黃四海所問……

“我曾認為,武道練至丹境之後,便已無路,人體肉身終究會有極限,難以突破隱藏在基因內的枷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民國宗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民國宗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