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化血,白鶴前輩
路政蕉下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化血,白鶴前輩,我靠避凶天賦苟道長生,路政蕉下客,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24章化血,白鶴前輩第12頁 …… 瓦罐神魂從感知到不對勁,再到驟然醒悟,想要用儘手段逃離。 可惜遇到了陸清,瓦罐這個不知名的老魔頭走得無風無波。 一丁點的殘魂哪怕一丁點的氣息,也被一道從天而降的靈力劍刃穿透。 最後再來一波狂風掃地,把這塊地方清理的乾乾淨淨。 陸清雙眼仿佛看到了什麼,那是一種意外之喜。 人生修行路上一大快樂之事是,冤家路窄遇魔頭,魔頭隻餘一絲血。 這個人頭,陸清不拿都說不過去。 魔道老魔頭,甭管是哪種老魔頭,能夠在這個時候撿便宜,也是陸清修為到了。 不然陸清肯定是遠遠就避開。 他目光掃向一個玉簡。 上麵有一層禁製,瓦罐被毀滅之後就掉落下來。 估計這個瓦罐老魔頭不知道是自信還是其他原因,這個禁製設置得十分簡陋。 陸清破開後,裡麵也不是什麼魔功大法。 而是一篇生平自述。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這裡的人都有留下來生平玉簡的愛好,但也方便了陸清知道,這個瓦罐神魂裡麵的魔頭是什麼來曆。 能夠布置下來這個閹割版的化血大陣,對方生前修為必然也是不俗的。 “吾是陰魔子,傳承上古魔門一脈……” “原來是水州逃出來的老魔頭。” 陸清恍然大悟,他就說,是誰把這個生前金丹的老魔頭打成這副殘得不能再殘的樣子。 不過饒是如此,誰能料到,魔道裡麵殺出來的魔修各個雖說見利忘義,可逃生本能確實不凡。 對方還留下來後手,雖然這個後手現在陸清滅殺十分輕易,可要是假以時日,對方真瞞天過海…… 陸清又覺得,幸好是自己運氣足夠好,把這個老魔頭一劍送走。 他身影飄飄然踏入飛舟,在知道這裡有魔修氣息第一時間,當然是先布下陣法。 不管是困敵,還是阻他人到來,或者是打一個措手不及,都有非常大的效果。 他目光清掃這片山區。 同時靈力化作手掌,裡麵山體裡麵數十個洞府裡頭的東西,一應出現在眼底裡麵。 “這一波,豐收之喜。” 陸清露出一股笑容,難怪說殺人放火金腰帶,這種積累資源的速度比安分守己修行的確要來得快上很多。 不過陸清是個正經修士,當然不會做出自毀前路的事。 “這裡的事要稟報上去。” 這裡有個山河大陣,那個老魔頭陸清不好說,他為什麼要藏在幽州這裡來實施他的複生計劃。 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殺魔修當然是有獎勵。 他捏了捏手裡令牌,簡略上報這塊地方的異常。 其他的倒還好說,陸清一手從外麵扭轉了陣眼,可這個化血大陣本身還沒有完全銷毀。 陸清是借了這座大陣本身來對付裡麵的魔修。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124章化血,白鶴前輩第22頁 魔修暫且彆提,這座化血大陣,陸清也是從書上看過來,真要做到完全銷毀,他也沒有十分把握,自然是交給上頭處理, 畢竟,久久失傳的大陣再度出現,對於不少修行者來說肯定是誘惑十足,哪怕是鋌而走險,隻要隱秘一點…… 陸清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遲疑了一下,萬一這裡不止一個大陣? 改命啊,哪怕是殘缺版的,誰能保證不動心。陸清不會高估修行者的道心,他默念一聲清心訣,把一絲波動清掃殆儘。 從道理上來說,這座大陣本身比那些魔修還要來得重要。 “弟子於幽州禹城三十裡外,發現一處……” 陸清一掐法訣,直接用上了出門在外的高級彆回複。 幾個呼吸的功夫。 令牌微光一閃。 他發出去的那條消息已經有人飛快留下回複。 “已知,稍等。” 陸清看向落款那處,宋文。 居然是宋文長老? 四個字前麵陸清倒是懂了,後麵稍等,是? 他正有些困惑。 下一瞬,他猛然心中一驚。 哢嚓哢嚓—— 天空中陡然壓下來一股裂縫,裂縫裡麵擠出來一隻碩大的白鶴。 不是陸清熟悉的白鶴童子,是一尊雪光翎羽閃耀著白光,身軀龐大的白鶴。 陸清聽到那處裂縫仿佛傳來哢嚓哢嚓,不斷擴大的聲音。 一時之間,既有震驚,也有一份說不清的古怪。 要是換一個人這樣做,陸清可能隻會心裡震撼這股跨空過來的偉力。 直到那道裂縫終於化作一扇大門的寬度後,那頭白鶴終於從裡麵飛了出來。 陸清沒有第一時間跑路,是因為對方已經在這個時候出聲。 “陸清是吧?” “弟子見過前輩。” 陸清拱手道。 “宋文讓我過來,你說的大陣是這個?” “是的,前輩。” 一聽對方熟稔口吻,便知道這位白鶴前輩和宋文長老關係想必斐然。 “好,你走遠一些。” 陸清下一秒立馬飛身避開這裡。 白鶴前輩展翅,張嘴。 一股無形乾坤之力陡然出現,陸清都不由產生一絲顛倒的恍惚感。 再看過去,那座山峰連帶著這附近十裡山脈全部消失不見。 化作了茫茫平野。 仿佛都被吞入到了白鶴腹中。 沒過一呼吸時間,白鶴前輩又再度展翅,陸清眼睛微微一縮,看到原來平日裡的山體山脈再度轟隆隆出現。 眨眼時間裡,這裡已經恢複如初,和陸清在一刻鐘之前經過這裡沒有什麼區彆。 這樣的力量,這樣的修為,恐怕都已經到了顛倒乾坤,隨意造化的程度吧? 除去沒有大陣之外,其他的一應沒有變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